APP下载

浅谈郡国并行制

2017-02-17湖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2期
关键词:郡县制诸侯王汉武帝

湖北 刘 涛

浅谈郡国并行制

湖北 刘 涛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对于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教材讲的很简洁,很多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后,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观念:郡国并行制是汉高祖刘邦错误吸取了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之后实行的一项部分恢复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后由于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利用“推恩令”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因此,郡国并行制也在汉武帝时期最终结束。但是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郡国并行制度最终发展方向的描述,会发现其中并没有支持郡国并行制度结束于汉武帝时期的言论,那么,这一制度最终是如何废止的呢?

汉文帝时期,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导致了以“清君侧”为借口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封国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某种程度上看,汉景帝其实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

到了汉武帝时期,出于“大一统”的需要,接受主父偃等大臣的建议,采用推恩令、阿党附益法、酌金律等一系列措施打击封国利益,封国数量已经越来越少,郡的数量却已经由高祖时期的十五个增加到八十七个,这之后,“不予政事”的诸侯再也不能成为威胁皇权的割据势力。尽管如此,封国还是继续存在着,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就将自己的十个儿子都封为王,但是,这个时候的王侯只是个封号,所属的封国已经由中央派辅相操控,至汉中期以后,被封王侯甚至只能留在京师,每年坐享封地的赋税,再也不能成为一股影响国家统治的力量。

汉代以后,各朝代都存在着分封和郡县制的争议,唐代虽然主行郡县,但是仍有少量的分封,清朝也继续着分封,但是受封王侯和唐代一样都属于坐领赋税的“闲王”,终生不得走出京城,只有明朝情况特殊,像汉高祖刘邦一样,明太祖朱元璋也在总结历代朝廷兴亡教训后,决定封诸子为王,他之后的明朝皇帝也照葫芦画瓢,广封王侯,这些王侯位高权重,有的还有强大的军队,最终致使诸侯王骄纵反叛,互争王位,酿成大祸。

当然,总的看来,在汉武帝以后,郡县制已经成为主要的地方行政体制,分封虽然一直没有被废除,但是在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历史趋势下也只能沦为陪衬。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恩施高中)

猜你喜欢

郡县制诸侯王汉武帝
汉代诸侯王的地下世界
最早的名片
你想象不到语言有多么简陋
东方朔智答汉武帝
树为何名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关于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25题的疑问
古老的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