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管理学原理》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7-02-16耿冬梅

价值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就业能力角色

摘要: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应当以终为始,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在授课的同时注意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学习目标,对他们的角色意识、职业习惯和职场基本规则方面加以训练。本文分享了一些教学实例以抛砖引玉,希望对同行们的工作有所启发。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cours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nd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mployability. Therefore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helping students correctly position learning goals, and train their role consciousness, occupation habits and workplace basic rules while in th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some teaching examples have been shared, so as to inspire colleagues.

關键词: 职业素养;习惯;就业能力;角色

Key words: professional quality;habits;employment ability;rol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248-02

0 引言

《管理学原理》,作为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通常开在大学一年级。以终为始,从学生与管理学专业课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就让其感受和意识到社会对他们的职业素养要求,可以帮助学生争取四年的职业适应期和过渡期,对其毕业后顺利转变为“职业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笔者教学实例总结一二,供大家参考。

1 学习定位和角色意识

1.1 学管理首先学到的是如何管理自己

学习前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学习时的心态和对学习后收益的期待。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经常纠结:毕业不可能马上就做管理者,那么这个专业有什么用?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是教师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笔者经常跟学生分享李开复的一段话:“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在大学期间,“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因而笔者为《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确定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通过学习对企业管理行之有效的理念、工具和方法,首先来用于管理自己生活当中的现实问题,反思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

1.2 把老师当“老板”,学习当好“下属”

四年的管理专业,学生们一直在试图学习管理者如何管理下属,但是,却对于如何在职场生存、如何跟老板打交道却一无所知,尤其欠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场礼仪。笔者在课上要求学生们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老板,以对待老板的方式跟老师打交道,在跟老师接触的点滴中训练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礼仪。比如,如何提交方案,如何撰写邮件,如何提高执行力,等等。准确理解管理者的意图,体会管理者的指令对于被管理者的影响。

1.3 准确进行角色转换,培养角色意识

角色定位是一种能力,训练学生们学会角色转换,培养角色意识,将帮助他们有更强的适应性。比如,在与老师打交道时要把自己当下属;但是,在分析问题和学习理论的时候,又必须与管理者,尤其是高管层站在同样的视角上。不同的立场和视角,最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讨论某知名制造公司员工“十三连跳”的问题时,很多同学认为该公司管理太过残酷,笔者则引导大家分别站在企业高管、工会、大众、媒体的角度去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们领悟到立场对于观点的影响。后来学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学习管理可以利用“情景设定和角色代入”的方法。

2 职业习惯

2.1 时间观念

学生往往对于上课迟到不当一回事,久而久之就会漠视对时间的要求。笔者通常会在课上对于时间提出较高要求,训练学生的时间观念。比如上课迟到时学生需要站到教室最前面,面对所有同学鞠躬并大声说:“对不起,我迟到了。”再比如,强调学生提交作业邮件的deadline,甚至精确到秒,要求学生们为按时交作业而打好提前量,以防遇到突发事件。

2.2 主动学习

笔者通过课上展示学生在作业中的自学成果,在竞争中激励大家主动学习。比如,讲解PDCA(计划-实施-反思-改进)循环后要求学生每堂课后写心得体会,至少一条,下次课上给予点评:在内容方面,有的同学自主研究了课上给出的线索、甚至有所拓展;在字数方面,有的写了不到50个字,但是最多的写到1500字——由此引导学生反思:字数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思考的成果,如果每一次课后别人思考的都比你多一点点,那么四年后差距将会多大?

2.3 客户意识与目标导向

一个小小的邮件,映射很了很多职业习惯与意识。比如,针对学生发作业邮件时出现的问题,笔者启发学生要学会客户导向:“老板”收到邮件后需要存档,如果不正确书写邮件主题、不使用附件、不写姓名、班级和学号,分别会给“老板”带来什么影响?学习完科学管理的动作研究以后,再让学生去计算一下,出现以上问题时,每个学生会增加“老板”多少个动作?两个班、将近100个学生又会增加多少?让学生领会,一个小小的举动,会给“客户”带来多少麻烦;让学生意识到,每个行为和决策背后都应该有所思考。

2.4 责任意识

当讲到法约尔的观点“领导人应有坚定性并作为好的榜样”时,笔者顺势向学生强调:管理者不是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拿了更多工资,而是承担更多的责任、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曾经有一位学生帮其他同学发送作业,由于系统问题,没有收到邮箱的自动回复,为了确保在deadline以前把作业发送到笔者邮箱,几个小时里连续发送了9封邮件。笔者在课堂上公开赞扬了她高度负责和敬业的精神,并聘请其作为教师助理,这是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责任意识及时进行正向强化。

3 职场基本规则

3.1 工作汇报

新一代学生大多成长在民主的家庭氛围当中,对于职场的等级制比较陌生。在讲解法约尔的“等级链”时,笔者提示学生工作时要注意信息逐级汇报和逐级传递,如果向上级汇报时越级,就会打破这个基本秩序,影响领导对自己的印象。但是,“法约尔桥”也提供了一个原则,即可以跨部门沟通,但是沟通后必须及时向直接领导汇报。

3.2 权威

当讲到韦伯提出的“权威”的来源时,启发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通常在一个部门里,那些年龄大、资历深的人会有较高的权威,而作为职场菜鸟刚刚进入一个单位时,又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建立自己的权威?

3.3 执行力

笔者要求学生发作业时,WORD文件统一命名为“班级+学号+姓名”。大部分学生做到了这项要求,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不仅文件名是如此,连邮件主题也是如此。笔者由此启发学生什么叫“执行力”?老板说“一”,只能做到“一”的员工,不叫有执行力;当老板说“一”,能够做到“三”的员工,才叫有执行力。激发学生理解老板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意图,真正理解其要求。

4 小结

大学是学生转向职场的关键过渡期,如果利用好这一阶段,学生将顺利转变为“职业人”。正确定位课程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预期;训练学生职业习惯,会让他们在刚入职场时缩短职业适应期;帮助学生了解职场规则,可以减少其犯低级错误的可能性。管理学课程,应该以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导向,帮助学生尽快成长为“职业人”。

参考文献:

[1]耿冬梅,谭巍,汪晓凡.高等中医药院校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调查研究[J].中医教育,2009(11).

[2]胡丽君.从企业需求谈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才智,2015(10).

[3]云绍辉.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项目管理》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4(8).

猜你喜欢

管理学原理就业能力角色
公安院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