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7-02-16李细红
李细红
摘 要:微课是随着近些年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出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可以帮助老师在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微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给学生设疑和解疑;创设情境进行新知导入;创设交流讨论环境等等作用。所以老师应该采用微课进行教学辅导,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愿意自觉的去探索语文知识。愿意靠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学到知识。所以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更好地把微课教学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到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语文;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87-010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它以简短视频、音效以及各种微课分类在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乏味性,把各种录音机和播放机等等都融合到微课中,操作既简单又有明显效果,可以实现微课教学各种方法的自由切换,把难懂的语文难点转化成简单有趣的微课。使学生无论学习课文、文言文、诗词歌赋等等都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轻松掌握住。使微课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发挥得恰到好处,提高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和效率。
一、有利于运用微课引入高中语文新知的作用
高中语文的学习已经达到深层次的语文学习,可能文章中含的字、词、段落等等都有深层次的含义,不在像小学或者初中阶段简单易懂,所以这更要求学生都有扎实的学习能力。所以在上课前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首先让学生对学习课文有大概了解。比如在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文章内容主要是对建筑特征的描述,还有对建筑描写的风格手法。那么学生对于这些如果单纯去读文章去看文章的图画,学生可能就是敷衍的读一下,并没有真正用心去理解文章中的词语或者段落。所以老师可以运用微课的ppt录屏视频功能,用简短的几分钟时间,声行并茂的把建筑的特征、风格手法播放出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产生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有效的新知导入,不但使课堂氛围充满学习的气息,更让学生认真的研究了文章的难点、重点以及描述手法。为其他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运用微课有解决疑难点的作用
一些文章的疑难点,老师用语言表达学生不好进行理解,这样便导致了课堂教学中无法展开的现象,这时可以用微课来解决疑难点。比如在学习《荷花淀》一文时,这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但是非常不好理解。对于文中的:“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但是大门还是关着,丈夫还是没有回来。”这一段描述便是文章的难点,作用有好几层,是对文章重点的铺垫。所以可以利用微课阐明三点作用。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由此展现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第三,给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作了铺垫。这样学生们便能够准确地理解全文的时间线和情节,不再像传统的老师讲课,避免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的现象。有利于在学习文章之后,对重要情节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只要老师恰当的运用微课,便会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强。
三、利用微课有对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的作用
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其实只要掌握学习方法和知识规律,语文学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学习。所以高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这样既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同类文章,比如都是抗张主题的文章,进行比较,对每篇文章的全文关键句和铺垫是哪句,然后对关键句和铺垫阐述的概念、位置和作用进行总结,是如何统筹全文的;那么对于爱国情怀类的文章,要找出感情递增的线路图,这样方便以后学习同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快速进行理解。还有就是文章中的感情线、时间线、叙事方式等等都可以进行知识规律的学习方法的总结。当然当学生已经总结完之后,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在对学生总结的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行总体的总结。这时可以利用微课强大的图片功能,对各类文章进行总体的图片和文字阐述,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到自己没有想到的点。让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充满乐趣和挑战。所以老师要有技巧的运用微课,但是不可滥用,这样便会起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真正地达到对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
总结
根据上文所述,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随着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微课的教学方式。那么我们作为高中语文老师,便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微课的运用以及各种作用,进而帮助高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科目,对语文产生浓厚的情感,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的递进中,使语文学习能力也随之递进,成为国家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怡.“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2015(01).
[2]张桂芬.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