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阅读“支点”出示的适切性
2017-02-16于效胜
阿基米德曾讲:“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一个个“支点”,我们就可以“赢”得这节课。王荣生教授也曾说过:适切的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什么是适切性呢?
适,合适、合宜;切,切合、切中的意思。所谓适切性,主要指教学中教师有明确的语文意识,教学内容正确,深浅把握适度,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抓得准,不偏离,有效地实现教师原本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及学生所学的内容相一致,且这些内容切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切的,才是有实效的。
笔者将运用部分课堂教学实例,谈谈阅读“支点”出示的适切性。
一、背景资料出示的适切性
文学作品创作的背景,不仅指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心理,也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倾向等。生活是作品创作的唯一源头,一切作品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学生只有披文入境,认识、了解作品中反映的生活,才能领会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倘若学生在理解作品时出现障碍,呼之欲出而又不得时,教师若能适时展示背景资料,予以背景“支点”,就可能促使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文本,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请看《孔乙己》的一个教学片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时,有一位学生把手高高举起,教师走过去,低语。)
师:(学生差不多都读完了)同学们,刚才有个同学问老师,这篇文章有些地方难以理解,你在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难以接受的地方?
(不少学生嘴里喊着“有、有!”)
师:好,现在,咱们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好不好?
生1:孔乙己仅仅是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怎么至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生2:孔乙己的眼神在恳求掌柜不要再提了,他是用手走来、走去的,为什么掌柜的和旁人还能笑得出来?
生3:掌柜的怎么如此冷漠,只记得钱?
生4:为什么文中的孩童“我”也那样不待见孔己乙?
生5:短衣帮和孔乙己差不多的身份,为何那样取笑孔乙己?
生6:“窃”和“偷”有什么区别,孔乙己还那样狡辩?
生7:孔乙己也真是的,也不算老,自食其力不行吗?
……
学生初读课文产生的这些疑惑是正常的,这是确立本文学习目标的基础,教师需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审度,其中有的问题直指文章主题,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得出答案。教师适时地出示写作背景资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说明你们用心读课文了。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指向一个人——孔乙己。我们首先来探讨:孔乙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分析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得出的结论是:孔乙己是一个既懒惰又善良,既迂腐又清高,死要面子,想清白又偷窃的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孔乙己?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教师只需要出示一把小钥匙,这篇文章主旨的探讨便可水到渠成了。
【投影: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在1919年《新青年》杂志上,这时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当然,如果我们不把这篇小说局限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来解释,它就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我认为,这样理解这篇小说反映的问题也是可以赞同的,不过,对于鲁迅这一特殊时代的人物来讲就有点小而化之,轻而简之。
这一背景材料的展示,巧妙化开了学生初读小说以及分析人物形象后的迷雾,对于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揭示文章主旨均是适切的。
二、拓展材料出示的适切性
课堂上出示拓展材料,不是为了展示语文教师个人才情,而是为了引领学生更有深度和广度地领悟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请看《春酒》的教学设计(片段):
为了启发学生了解琦君的“家”在哪里,笔者想引领学生理解琦君的“家”在心里,心中有个根,这个根就是“家园”。我这样引导学生思考:
同学们,琦君在无数的作品中一直探寻着归乡之路,寻觅着心中的家园。同学们,你们感觉到了吧?琦君在《春酒》里要给我们讲述家园中有哪些人呢?【板书:琦君的家园】这家园中一个最主要的人物是谁呢?——生:是琦君的母亲。
接着展示琦君母亲的照相,然后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琦君一系列的作品里,母亲永远是主角,在书中占了很大份量,在她的几篇著名的散文中写的几乎都是母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让琦君如此反复描写,魂牵梦萦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具体体现了母亲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大家能找出来吗?是哪句呢?学生自读后,回答是第八段最后一句“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教师接着引导:这里的分寸指的是什么?母亲讲的“有分寸”,说明她为人处世怎样呢?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尺度,一个格。
最后教师投影拓展资料:
琦君母亲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北洋时期一个军官,是浙一师师长,是军阀、地主的身份。他们的婚事属亲上加亲一类。刚结婚时,过了一段快乐的新婚生活,后来由于琦君父亲长年在外,娶了一位姨太太,从此以后,琦君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显得尴尬无奈。一方面,她有被丈夫抛弃的委屈、痛苦;另一方面,在家乡做了一个好母亲,好太太,她也要在乡民面前树立起其家族的名望、形象。所以,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她做事情这么有分寸。这是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她的性格、她的善良、她的聪慧所决定的。
如果说酿春酒需要把握分寸,这是“小分寸”。而这一拓展材料,展示了母亲生活的那个特殊家庭、那个特定社会,她身为大太太,如何处理妻妾的关系,如何打点好这个家,怎样在乡亲面前不失身份,这都是她要分寸把握的,这是“大分寸”。这一材料的展示,使学生对母亲品性的理解更有了深度,也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作者对母亲的一份深情。
三、不同教材出示的适切性
同一作者的文章在被选入教材时,编者往往要对其适当的修改和删减,同一篇文章被选编入不同年级的教材,不同的编者往往会做不一样的删改。另外,同一篇文章,被选入不同年级的教材所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主要表现在单元提示和课后习题中。在阅读课上,向不同年级同篇教材找“支点”,就其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请看笔者教学《心声》时探究“心声”含义的一段教学设计: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刚才我们的语文课代表用自己的感情读出了李京京的心声,我们深受感染。那我们再回到上课前老师提出的那个问题:《万卡》与《心声》有什么联系呢?大家在自读学案中的“链接材料”时,可能已经发现,我从小学语文课本上复印下来的《万卡》和李京京朗读的《万卡》并不一样,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呢?
小学六年级下册《万卡》:“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心声》:他从地上捡起讲义,又挑了一段往下念:“亲爱的爷爷,老爷家里有挂着礼物的圣诞树的时候,替我摘下一颗金色的胡桃,收藏在我的丝匣子里头。问奥尔迦·伊格纳捷芙娜小姐要,就说是给万卡的。”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李京京朗读的《万卡》里面有一段文字,小学课文中没有选,是写奥尔迦的这一段。
这时候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万卡》原文较长,在编入小学語文教材时删掉了这一部分。可能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认为这一段对于表现人物并不太重要,所以删掉了。那么,作家黄蓓佳又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写入《心声》呢?这又有什么作用呢?经过学生讨论后,大家形成了共识:如果没有这一段文字,就不能写出李京京对友情的那种深深的渴望。
最后教师再问:你能说说李京京还有什么其他的渴望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主题。
这节课,笔者精心选取了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课文《万卡》作为“支点”,更有助于学生探讨理解“心声”的含义:京京渴望被同学老师接纳,渴望友情。
四、生活情境勾连的适切性
勾连学生生活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学生生活通过架设桥梁沟通起来,创设一定的情境,打开学生的生活库存,结合体验,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感悟。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
请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段:
师:(投影)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要诚实踏实。现在我们尝试自由写诗。老师起个题目: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请看老师的开头: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假如我欺骗了生活,生活都要重新开头……
你会续写吗?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呢?我们需要抒发一下对生活的感怀,现在请每位同学试着续写,写几句都行。(学生写诗)
生: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会更加珍惜眼前 不再肆意挥霍时间 不让自己长大时后悔莫及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会勇敢的面对一切 不在黑暗中迷失自己 不让自己长大时生活在胆小的阴影里
生: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会镇定自若 坚持自我 不再被他人左右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不再优柔寡断 时刻保持清醒 带上冷静与执着 努力拼搏 登上理想的彼岸
生: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一定劝爷爷 多吃多睡 多跑少醉 爱惜自己的胃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一定帮奶奶 洗碗洗菜 打扫庭院 让她的关节不再疼
……
这一部分,教师巧妙设计情境勾连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学完本文后有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教师又适时地给了他们一个深入表达的机会,实现了语文学以致用的实效性。从课堂上学生精彩纷呈的即时诗作中可以看出,该设计触碰到了学生的内心,适切地勾连了学生心灵深处最微妙最舒畅之处。
这是借助“生活情境勾连的适切性”进行阅读教学的成功范例。
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出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主点”与“支点”的关系。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是“主点”,“支点”要服务于“主点”,切不可用力过多,丢了西瓜捡到芝麻。
王荣生教授说:适切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适切的教学内容是由一个个“支点”组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有明确的文本文体意识,同时合理安排这些“支点”展示顺序,做到有序地导学,使教学环节合理合宜。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时刻以学生的学习为关注点,铺路搭桥,释疑解惑,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相对透彻。
注:此文是江苏省教研室第十期课题《初中文学作品教学内容适切性的案例研究》阶段成果,编号 2013JK10-L060。
(于效胜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