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7-02-16俞淑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丑小鸭初中语文生命

初中阶段是学生十分敏感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身边、社会以及媒体上的各类信息传播,都会对学生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繁杂的当今社会,学生接触到的负面信息较多多,在性格、观念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转变,甚至会出现厌学、逃避、暴躁、欺辱甚至厌世等问题,在这一阶段,各科目教师都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语文教师亦不例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边以及来自社会、网络的信息都非常敏感,接受速度也非常快,这一阶段学生接收到的信息越正面,其性格便会越积极,反之,学生接收到的负面信息越多,性格就会倾向消极,甚至会有过激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各科目的教师都应当注重在这段期间对学生性格的培养以及正面能量的输入,而语文科目的生命教育则正是为学生注入正面思想,转变学生思考方式的一种重要方法,下文将详细进行探讨。

一、当前国内初中语文课程生命教育问题所在

在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作为重要的课题,理应得到充分的渗透与应用,但就当前的教育情势来看,我国语文教学体系中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思考探究,并制定出最有效的教学改革计划,才能使生命教学的内涵真正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养成积极正面的思考习惯,能具备善良、坚韧、谦逊以及尊重等华夏子民应当具备的优秀特质,确保语文教学能够符合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

(一)教学目标功利化,导致生命教学无法得到重视

多年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国内各个院校的各科目教学都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教师不再注重于学生的能力提升与身心成长,而是只以分数为重点,这显然是对学生不利的教学方向,不但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受到教师影响,变为分数的奴隶,也导致关乎生命与心理等方面的课题在教学环节中被忽略,只追求分数,不在乎心理上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显然不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生命主题无法体现

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我国的语言文化,作为一门经历千百年发展历程的文化体系,更具有深刻的内涵,无法只用课本当中记录的少数知识点去体现,而且语文教学的内涵也绝不限于对知识的传输,而是对于学生知识体系与心理素养的双重培养。想要传达生命教学的主旨,让学生理解生命中蕴含的真理,教师就要先跳脱课本,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扩充,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学目的所在。但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都只是依照课本走,这无疑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不思考、只服从的学习习惯。

四、初中语文课程中生命教学的应用措施

(一)转变教学心态,为生命教学的渗透提供机会

师生教学目标偏移,只重分数,不重过程,这样的风气不但对于学生思想的培养毫无作用,对于成绩的提升亦无法起到正面影响,教师只有真正扭转自身的教学思维,以学生的领悟与成长为目标,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得到思想上的进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这才是作为教师应有的正确教学态度。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更多强调教学本质,告诉学生他们的成绩并不是决定一生前途的因素,核心因素是自身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理解及尊重,是要通过对生命重要性的领悟,提升思想的境界,最终养成良好的心态,正面思考的习惯以及正确积极的观念。这样的思维引导,首先就已经对学生产生了正面影响,让学生有了被尊重、被宽容以待的感觉,教师这样的正面引导,会让学生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才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涵体现。

(二)完善教学方式与内容,确保生命教学意义的渗透与体现

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完善,关乎生命教学主旨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以及其重要作用的体现,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是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尊重,这也是生命教学最重要的第一步,而且拓展课程内容,让教学跳脱教材,能够进一步让学生拓展眼界,表达自身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辩论会、新闻阅读探讨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去分析、讨论生命的意义,进而在知识体系建设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些拓展环节完成对精神体系的建设。例如在讲到《丑小鸭》这堂课时,教师便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对丑小鸭的遭遇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丑小鸭身边兄弟姐妹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他是否正确?你在身边是否见到过有人受到了与丑小鸭同样的待遇?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学生便会自然的展开联想与探讨,社会上像丑小鸭这样被歧视被欺凌的弱势群体不在少数。学生展开了联想,将心比心地去理解被这样对待的感受,自然会感受到由于非自身原因而遭遇欺凌的无助感,进而领悟出每个生命都应当被尊重的道理,这样要比无意义的说教更加有效,也是生命教育的精髓。

在当前知识经济发展形势下,教育领域注重素质教学,社会也更加重视人才的道德及为人,生命教育毫无疑问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方式,而且语文是一门育人的科目,其中不但包含对语文知识的传输,也包含了对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培育。知识体系与思想境界同时发展,才能让一个人真正成为睿智之人,后续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当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渗透是未来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苏春.浅议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中学语文,2011,(21).

[2]叶宗爱.让语文点亮生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学苑教育.2010,(02).

[3]鐵春燕.教育守护生命——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中学语文,2009,(7).

(俞淑兰 江西省婺源县秋口中学 333200)

猜你喜欢

丑小鸭初中语文生命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续编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