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工晶状体中清洗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残留

2017-02-16陈靖云张莉王安燕虞崇庆王敏珠李德升

化学分析计量 2017年1期
关键词:辛酯清洗剂琥珀酸

陈靖云,张莉,王安燕,虞崇庆,王敏珠,李德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杭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杭州 310009)

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工晶状体中清洗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残留

陈靖云,张莉,王安燕,虞崇庆,王敏珠,李德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杭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杭州 310009)

建立分光光度法分析眼科植入物人工晶体中清洗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残留的方法。磺基琥珀酸二辛酯在酸性水溶液介质中与亚甲基蓝形成离子对,用三氯甲烷提取并在651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的质量浓度在1.0~5.0 μg/mL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0 1,检出限为0.4 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1%(n=6),日间重复性为2.06%(n=6);加标回收率为90%~97%。该方法检出限低,再现性好,适用于人工晶状体中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残留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法;人工晶状体;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络合物

1949年英国的Harold Ridley[1]首次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IOL)植入人的眼球,揭开了白内障病人恢复视力的最有效方法;Epstein于1976年将首枚软性晶体植入人眼[2]。然而人工晶体的材料、类型、加工过程及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诸多方面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例如人工晶状体材料中对人体有害的小分子或低聚物等是否会在体液中溶出、析出,这是对人体构成危害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会影响IOL植入手术是否成功,因此需要建立可靠方法检测有害物质,以便控制人工晶状体的质量。YY 0290.5–2008《 眼科光学人工晶状体》第5部分明确提出对眼科植入物人工晶体产品中滤离物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要求。标准中对滤离物进行说明,如加工可能产生的杂质、残留单体或添加剂以及其它的溶出成分。人工晶状体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清洗这一程序,这样就会引入清洗剂残留,该残留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性,应明确其在各类人工晶体中的残留量。因此建立一种科学、精确、有效、可行的残留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

目前人工晶体使用最多的清洗剂是易溶于水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及十二烷基苯磺酸,有研究报道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入人体后,会出现肝脏损害、脾脏缩小、体重增加等慢性症状,甚至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3–8]。关于十二烷基苯磺酸残留的测定方法较多[9–14],而关于人工晶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残留的分析未见报道。在进行眼科植入物人工晶体残留分析时,往往先采用某种合适的浸提液对成品进行萃取,再对萃取液中所有滤离物进行分析。当测定基体复杂的低浓度残留物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时,样品中的杂质峰会干扰其准确定量,因此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对该类样品进行检测。基于磺基琥珀酸二辛酯在酸性水溶液介质中与亚甲基蓝形成离子对的原理,笔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络合物的存在,以此建立了眼科植入物人工晶状体中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残留量的方法,该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50型,日本岛津公司;

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

旋转蒸发仪:R–502型,上海科兴仪器有限公司;

索氏提取器:X0134–125型,杭州旷维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对照品:美国Sigma–Aldrich公司

三氯甲烷:色谱纯;

无水硫酸钠、亚甲基蓝、浓硫酸:分析纯;

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2 溶液配制

亚甲基蓝溶液:精密称取约0.5 g亚甲基蓝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

酸性洗涤液:精密加入120 mL 1 mol/L的硫酸至500 mL水中,然后稀释至1 L。

酸性亚甲基蓝溶液:加入120 mL的1 mol/L的硫酸至500 mL水中,加入50 g的无水硫酸钠和6 mL的亚甲基蓝溶液,用水稀释至1 L。

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标准储备溶液:25.0 µg/mL,称取约62.5 mg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至250.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标线,使用时进一步稀释至25 µg/mL。

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标准溶液:3 µg/mL,移取3.0 mL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标准储备液至25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1.3 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的提取方法

1.3.1 索氏提取器准备

使用前需要彻底清洗并烘干索氏提取器、玻璃器皿、沸腾石以及样品小瓶(使用20%的Micro-90去污剂在50~75℃下超声清洗10~30 min,然后用大量的超纯水冲洗后,再用相应萃取剂冲洗),并将所有的玻璃器皿在(120±10)℃下干燥至恒重,备用。

将编号1到6的索氏提取器组装起来,将冷却装置设定为5℃,分为两组,各加入相应萃取剂,然后让每个索氏提取器运行1~2 h以调整仪器状态。最终调整为以4~6次/h的萃取速率冲刷套管,然后让仪器自然冷却,并丢弃萃取剂。

1.3.2 提取方法

称取200 mg经灭菌的人工晶状体成品两份,用超纯水100 mL(约占索氏提取器接收瓶的70%体积)萃取6 h,同时进行只有溶剂的空白对照试验。然后分别取1 mL样品溶液、标准样品溶液和纯水至不同的试管中(以水作为空白)。

1.4 检测方法

在上述1 mL试样溶液中分别加入1.0 mL的酸性亚甲基蓝溶液混合后,分别加入3.0 mL三氯甲烷混合15 min,反应完全后重复分离(加入8 mL 1.1中的酸性洗涤液剧烈混合10 min,离心分离去除上层水相)直至无水相出现。取出三氯甲烷层,以空白液为参比在651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三氯甲烷的用量

相比是影响萃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水相不变,即在酸性亚甲基蓝溶液和酸性溶液含量不变的前提下,逐渐改变三氯甲烷的用量,测定651 nm处的吸光度,结果见表1。根据表1数据确定三氯甲烷的最佳用量为3 mL。

表1 不同氯仿用量对应的吸光度

2.2 提取混合时间

在试液中加入3 mL三氯甲烷后充分震荡混合,选择混合时间分别为5,10,15,20,30 min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当混合时间为15 min时,提取比较完全,因此实验选择提取混合时间为15 min。

表2 不同混合时间对应的吸光度

2.3 干扰试验

在人工晶体生产加工中往往使用多种清洗剂,最常见的是十二烷基苯磺酸与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同时清洗,按照美国爱尔康公司丙烯酸酯人工晶体生产工艺中加入的清洗剂配方,配制含两种比例(清洗液中含十二烷基苯磺酸0.5%、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0.5%;含十二烷基苯磺酸0.7%、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0.3%)的清洗剂溶液对人工晶体进行清洗后,按1.2方法提取两种清洗剂残留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51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均与空白值相当,清洗剂十二烷基苯磺酸不影响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的残留测定,因此该方法具有专属性。

2.4 标准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以纯水为参比,移取不同量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标准储备溶液,分别用水稀释定容,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 µg/mL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按1.3方法分别测定吸光度,以溶液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0.102 5X–0.064 1,r2=0.990 1,线性范围为1.0~5.0 µg/mL。

移取3份1.0 µg/mL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标准工作溶液,按1.3方法进行测定,以3倍基线噪声比(S/N=3)计算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的检出限为0.4 µg/mL。

2.5 精密度试验

配制3 µg/mL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标准溶液试样,平行测定6次,测定结果见表3。用同样的试样进行日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见表4。

表3 精密度试验结果

表4 日间重复性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由表4可知,日间重复性为2.06%。

2.6 回收试验

向同一处理好的样品中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标准溶液,按1.3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及回收率计算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的加标回收率为90%~97%,表明该法测量准确度较高。

表5 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3 结语

通过分析眼科植入物人工晶体中的清洗剂,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工晶状体中清洗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灵敏度、精密度、专属性和重现性均良好,可以作为人工晶状体质量安全控制的方法之一。

[1] 谢立信,董晓光.人工晶状体植入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Gerlache M, Kauffmann J M, Quarin G, et al. Elect rochemical analysis of surfactant: an overview[J]. Talanta, 1996,43(4): 507–519.

[3] 禾治宇,冯彩英.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态学及毒性评估[J].日用化学工业,2000,30(4): 22–24.

[4] 汤琳,衰峻峰,陈德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于几种藻类的毒性试验[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29(2): 70–73.

[5] 刘红玉,周朴华,杨仁斌,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对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5): 341–344.

[6] 陈加平,徐立红,吴振斌. 家用洗涤剂对鱼生物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3): 245–251.

[7] 郭伟,李培军.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环境行为与环境效应[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 ,4(6): 37–42.

[8] 曹洪玉,郭相金,唐乾,等. 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色素C的作用及光诱导还原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6,28(3): 287–293.

[9] 张威,杨胜科.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测定[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6(2): 38–40.

[10] 秦宗会,谭蓉,杨超. 阻抑褪色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J].分析实验室,2006,25(8): 91–94.

[11] Park H S,Ryu H R,Rhee C K.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of nine surfactants of various types by HPLC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J]. Talanta,2006,70(3): 481–484.

[12] 何涛,张莉,贾晓航,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间接测定人工晶状体中清洗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残留量[J].光谱实验室,2012,36(4): 29–31.

[13] 孙琪娟,尚华,梁博. 溴甲酚紫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J].化学研究,2013,24(6): 616–618.

[14] 郭少为,田湾湾,单仲平.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52(6): 660–663.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 of Surfactant–Sodium Dioctyl Sulfosuccinate in Intraocular Lens by Spectrophotometry

Cheng Jingyun, Zhang Li, Wang Anyan, Yu Chongqinq, Wang Minzhu, Li Desheng
(Medical Device Supervising and Testing Center of Hangzhou,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09, Chin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determining residue of sodium dioctyl sulfosuccinate in the detergent of artifcial lens. Sodium dioctyl sulfosuccinate reacted with methylene blue to form ion pair in the acidic solution. The ion pair was extracted by organic solvent chloroform and determined at 651 nm.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dioctyl sulfosuccinate was linear with absorbance in the range of 1.0–5.0 μg/mL,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cient (r2) was 0.990 1,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4 μg/mL.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was 1.21%(n=6),and the daytime repeatability of experiment was 2.06%(n=6). The addition recovery rate ranged from 90% to 97%. This method has low detection limit and good reproducibility,it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dium dioctyl sulfosuccinate residue in artifcial lens.

spectrophotometry; intraocular lens; sodium dioctyl sulfosuccinate; complex

O657.3

:A

:1008–6145(2017)01–0082–03

10.3969/j.issn.1008–6145.2017.01.021

联系人:陈靖云;E-mail: 15906622672@139.com

2016–10–12

猜你喜欢

辛酯清洗剂琥珀酸
60%乙·嗪·滴辛酯乳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大肠杆菌合成琥珀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一种耐寒橡胶增塑剂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耐寒硅橡胶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15%唑啉草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可分散油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磺基琥珀酸酯表面活性剂市场2023年将达4.46亿美元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及其在清洗剂中的应用
强效浸泡型消毒除臭清洗剂的研究与开发
金属清洗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