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
2017-02-16宋春华
宋春华
(江苏省常州市白云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
创设情境
——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
宋春华
(江苏省常州市白云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
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关系着学生人格的形成。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以灌输形式为主,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学效果不佳。而情境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需求。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
品德与社会;创设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引 言
情境创设,主要是教师依据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创设与学生相符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往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虽然也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实践中,但情境过于单一,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对教学的需求。为此,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课堂,让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真正融入到教学中。
一、以谜语促进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有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谜语,让学生竞猜。课前设计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相关的谜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入课堂学习。在设计谜语时,教师要抓住学习的重点,引出谜语后带入品德与社会学习,以优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网络连接你我他》这一课时,教师以谜语促进情境创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出示谜语:“方方正正两个盒,小老鼠在旁边卧。每天摸摸又点点,比尔·盖茨乐呵呵。”学生根据谜语进行竞猜。结合关键词“小老鼠”“比尔·盖茨”,学生很快猜出“电脑”。要想有效运用电脑,必须有网络,因此,教师很快引入网络的学习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以问题形式导入:网络就像一个聚宝盆,你认为它的好处在哪里?你运用网络干些什么?当前有很多人因网络而受骗,因网络而耽误学习等,你如何看待网络?由此,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浓厚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谜语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猜”的兴趣,并与教学相关。由此,教师能够顺利引进教学,并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以音乐促进情境创设,带动学生学习情绪
音乐具有抒情的作用,也有渲染氛围、带动情绪的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音乐促进情境创设,将学生的学习情绪带动起来。当学生具备高昂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会更佳。在选择音乐时,教师要注重其与教学的联系性,并在音乐停止时注意与教学的衔接,从而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春节和圣诞》这一课时,教师以音乐助力情境创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新年好》,让学生洋溢在欢快的春节氛围中。在歌曲结束后,教师继续播放圣诞歌曲Jingle Bell,让学生聆听不同的歌曲,感受不同的节日。在音乐的刺激下,学生的学习情绪被带动起来。此时,教师引出与之相关的问题:你喜欢中国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吗?人们是如何庆祝这两大节日的?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进入课堂学习。
三、以图画促进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动手创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都喜欢涂涂画画,喜欢用画笔展示自我,甚至于展示自我的内心世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以图画促进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动手创作,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自画像》这一课时,教师设计画图活动,促进情境创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概念,促进学生的人格建构,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为了达到激趣的目的,教师首先出示一幅自己的自画像,并问学生“像不像”,以活跃课堂氛围。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画一幅自画像,结合自己的特点,突出自我。学生很快融入到自画像的创作活动中。在学生画画结束后,教师再设计“分组猜猜乐”活动,即将学生的自画像作品集中起来,分别展示,让学生根据作品进行竞猜。由此可见,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情境创设,能够真正活跃课堂。在利用图画创设情境时,教师还要注重时间的把控,避免喧宾夺主。
四、以生活促进情境创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生活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一般而言,越是生活化的内容,越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生活问题,或者生活中的物品等,让情境更加直接。
在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塑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塑料用品,如塑料杯、牙刷、塑料球等,为学生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在生活情境的刺激下,学生立马联想到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塑料用品。此时,教师可以抛出生活化的问题:同学们,你还知道有哪些物品是塑料的?由此,学生纷纷举例,如我家的脸盆是塑料的,乒乓球也是塑料的,等等。为了引导学生思维深入,教师继续出示问题:为什么塑料在生活中得以广泛运用?它有哪些优点?学生开始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学生说塑料便宜;有学生说塑料色彩多样,可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有学生说塑料的重量轻,等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以生活物品创设情境,再引出生活化的问题,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善于利用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五、以活动促进情境创设,促进学生个性体验
以活动促进情境创设,即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或者进入情境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体验。在设计活动时,要让学生发挥自我特性,让学生享受到活动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一定的学习收获,实现“玩”与“学”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抄袭害了谁》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情境表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阶段,抄袭现象非常常见,但抄袭无论是对人、对己,还是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灌输抄袭的害处,学生可能很难接受。为此,在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将校园中的“抄袭”以表演形式展现,让学生通过演和看,认识到抄袭的危害性。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发挥潜能和个性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自己设计情境与对话,从而突出重点内容——抄袭。
通过活动方式创设的情境非常有效,学生既有发挥的平台,也能体验到不一样的学习方式,还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结 语
情境创设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与之对应的情境,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环节的情境创设,教师还需要把握时间,以优化教学效果。
[1] 孙平.引导参与,建构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6(36).
[2] 沙敏.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趣味元素的应用探讨[J].天天爱科学,2016(16).
[3] 乐荣俊.勤思考 多行动 善感悟——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
宋春华,1991年生,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