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个关键词 形成三条知识线
——《文化生活》的复习方法
2017-02-16江苏沈从举
江苏 沈从举
抓住三个关键词 形成三条知识线
——《文化生活》的复习方法
江苏 沈从举
不少学生在复习《文化生活》时的感觉是“剪不断,理还乱”,认为它没有《生活与哲学》的体系那么明晰。其实,同学们在复习《文化生活》时,围绕三个关键词“作用”“发展”“建设”去理顺相关知识点,形成三条知识线,就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作用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归纳文化的作用: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共性)、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个性)。
一、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中华文化的作用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发展
我们可以把文化的发展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和个别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一、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1.横向: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的发展
(1)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③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立场——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封闭主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纵向: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前提
(1)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等(重要的影响因素)。
3.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纵向)。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横向)。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和群众实践相结合,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要求: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二、个别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1.中华文化的发展
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就是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建设
我们要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去把握文化建设。
一、国家角度
1.建设文化强国
(1)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2)目标与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内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满足人民大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1)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培育“四有”公民。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二、个人角度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2.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4.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4)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学生能够围绕“作用”“发展”“建设”这三个关键词去构建知识体系,那么复习的效果将会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