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本解读途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2017-02-16黄丽珍
黄丽珍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中心小学)
探寻文本解读途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黄丽珍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中心小学)
学生不喜欢语文课,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方面出了问题。那么,文本解读可从哪些途径入手,更好、更快地揭示文本的奥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从文本的体裁特点进行解读
各类体裁的文本因特点不同,其教学、训练的重点也各不相同,解读的视角也不同。
以古诗解读为例: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意象高度凝练。这一特性决定它不能进行许多细节描写。如写春天,托尔斯泰在小说《复活》里写到了树、鸟、苍蝇,再写到人。作者通过对这许多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跟大自然的不同——大自然美好,生机勃勃,给人带来欢乐,人却在互相欺骗、折磨,精神丑恶。
而李白写春天——“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天美在雪花于梅花上融化,美在春天从柳条上归来。
1. 解读古诗可用“还原法”。精致还原出象与意之间的奥秘。《咏柳》一诗,诗人用“碧玉”“丝绦”来比喻柳树、柳条,用贵重的物品来寄托珍贵的感情。解读时运用还原法,还原出“真”与“假”的关系,真假互补,虚实相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不仅因为剪刀有诗意,且“剪”与上句的“裁”相对应,使言语之间有了联想。
后面两句的比喻不光精彩,还有它与前两句的关系。剪裁在古代属于女红,和妇女联系在一起。有了这个联想,第一句“碧玉妆成”的“妆”就有着落了。采用还原法,很轻松地就能解读出蕴藏在诗歌里的语言奥妙。
2.“辨析法”解读——敏锐辨析诗人五官感知的转换。如杜甫的《绝句》,首句从视觉入手,以“丽”字点染江山;次句由嗅觉入手,以“香”字对应花草,来表达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及因战后生活稳定的喜悦之情。这种变化存在于视觉与嗅觉感知精微的统一和变化之中。解读时,要学会从意象中分析出显性的感知和隐性的情感。只要紧紧抓住诗歌的文体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就能很好地带领学生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去探索、去欣赏诗歌中语言的奥妙与魅力所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文素养。
二、以作者的视角进行解读
要真正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首先要清楚作者的人生经历。任何一部有丰富而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特定人生及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这与他曾到山上寺庙修行两年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桃花心木》这篇散文的重点段——“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能量,努力生长。”很多老师认为“独立自主”是中心词,会引导学生要学会独立自主。而王崧舟在上这一课时,却紧紧抓住“不确定”一词,引导学生明白人生无常,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种种挫折、困境)时,应该勇敢面对,坦然接受,安心活于当下,很有佛家禅意。这对于现代社会孩子受挫力低是很有意义的。
王老师之所以能够把文本解读得如此深刻,正是从作者的视角去解读文本,进而发现文本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从文本的写作特色进行解读
一篇富于写作特色的文章,其写作特点无疑是解读的首要内容。通过对写作特色的解读,可以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构思及其表达的情感内涵,从而展现文本的写作魅力,增强阅读吸引力。
如《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引人入胜,设置了三次悬念。解读文本时可抓住其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明白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为下文做铺垫并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
又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可设置问题:为什么不直接像第12、13自然段那样讲一番道理?而要先讲一个落花生的故事?以此引导学生明白文章的写作特色:以物喻理,通俗易懂。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不仅能让学生从学会读一篇文章到学会读一类文章,还能让学生学会表达,用于写作。
四、以“对比”的视角进行解读
语文学习信息涵盖量大,各项内容交叉、反复,明线、暗线起伏,情感浓淡重叠,不好把握。此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解读。
如教学《一枚金币》一文时,从纵向对比阅读:感受“儿子”三次对“父亲”扔金币的不同反应,引导学生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父亲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却把金币扔进了火炉,这一矛盾的对比阅读,可见父亲教育儿子的良苦用心,读出一个智慧的父亲。从横向对比阅读:把教子无方、溺爱儿子的母亲与父亲进行对比,读出了父亲教育子女的智慧,让学生辨别出什么样的爱才是正确的。通过几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提升阅读能力。
不仅篇章、句子间的对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甚至是提示语的位置也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如《回自己的祖国去》中的——“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教学时,调换提示语的位置,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很容易能领悟出这个句子中提示语放在中间,是为了更好体现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激动心情,体现他的爱国之情。从上下文看,华罗庚此时是在回答妻子的话,上下文的语意联系紧密,应该先写回复的话再写提示语。
通过对比品读,学生不仅对文章内容体会更深了,而且学会了“通过读提示语来理解课文”这一阅读能力。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读写切入点,而且写好提示语也是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五、从品读关键词句进行解读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文章语言的揣摩和感悟。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词句的理解中。”文本的解读离不开对关键词的解读。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解读关键词可采用“换词法”。
如:《威尼斯的小艇》:
1.“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改成“仿佛小溪里的游鱼”。
一换词,原文比喻的轻快灵活显现无余。
2.“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改成“游客们感到目不暇接”。
虽然使用了成语,却比较抽象,不如原文生动形象。
3.“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把“抽出”改为“长出”。一换词,可见少了原文“抽出”那种不可阻挡的春天气息。
不管采取哪种解读方法,都必须符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只有符合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儿童才能理解,文本解读才有意义。虽然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个性化的阅读,但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阅读理解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解读应指出,不能放任学生过度解读,要有“多元有界”的解读观。
解读文本的途径很多,也是永无止境的工作。从眼前看,文本解读是为了上好课,从长远看,文本解读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多视角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精髓,上出更具“语文味”的语文课。
[1]黄波. 有效教育三部曲.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吴维山. 关于感悟教学的新思考.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9).
[3]曹晓梅. 做秀直的桃花心木. 学前课程研究,2007(1).
责任编辑:肖延斌
论微课程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逐渐朝着微时代方向发展,教育领域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教育资源的丰富化和全球化,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各种网络教学和虚拟课堂随之出现,而其中以创新、自主、个性、简便、实用为标签的“微课程”凭借着短小精练、内容丰富等优势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在我看来,微课程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年龄一般在10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活泼,拥有较强的感性以及直观思维,容易掌握比较形象的内容。而小学数学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大量的概念知识和学生形象思维规律存在冲突,所以,相当部分学生都不太喜欢学习数学。当时长为十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出现后,它可以具体地把课本中重点和难点知识分化出来,目标清晰、定位精准,并且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往课程是将课堂教学当作重点方式,将掌握系统知识当作核心任务,为了顾及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只能实施表层的思维训练。而微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拥有保存方便、随时学习的优势,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针对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地学习,既可以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能提升课堂听讲效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三、及时拓展,更新知识。由于信息时代,科学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必须要把新的知识融入课程当中,但是之前的课程无法及时地将新知识编入其中,这就导致课本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既然微课程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那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一、课前预习。微课程教学的产生改变了以往教学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预习新课。微课程内容是教师将在课堂上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制作而成。
二、课中学习。教师使用微课程进行教学,不仅能自主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还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质疑和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课后巩固。对于教材当中每个章节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教师可以提炼出来将其制作成微课程,上传到班级共享的网络平台,这样在上课过程中那些没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时间反复观看微课,进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
四、阶段性复习。阶段性复习能够起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催化作用。教师可以在每周周末、单元学习结束的时候制作微课程,将这一阶段学习的知识制作成微课程,给学生复习巩固提供一个渠道,帮助学生利用微课程自主整理本阶段所学知识。
(作者曲艺,选自《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