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构”策略让品德教学驶上快车道

2017-02-16施海燕

名师在线 2017年14期
关键词:品德师生关系新课程

施海燕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四构”策略让品德教学驶上快车道

施海燕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导致品德教学低效,抑制了学生品德素养的有效发展。新课程呼唤教师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品德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四构”策略让品德教学驶上快车道。

品德教学;平等共享;学导交融;四构策略;多元艺术

引 言

思想家章炳麟曾说过:“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良好道德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公民道德状况决定了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公民道德。公民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从小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的关键阶段。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小学教师,应当担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任,为学生构筑健康稳固的道德长城。品德教学的质效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素养,传统的品德课堂中师生关系缺乏民主,教师以说教方式向学生灌输,落后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导致教学低效,抑制了学生品德素养的有效发展。新课程呼唤教师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品德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致力于有效品德教学研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摸索出一套“四构”策略,让品德教学驶上快车道。

一、构建平等共享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等观念取代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最大的改变是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师生关系是对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挥巨大作用,影响着学生学习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状态。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教师是具有权威的统治者,掌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没有思想自由与行动自主。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隔阂,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与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学习毫无快乐感可言,学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有着心理和精神上的情感需求,他们渴望自由与快乐,希望得到尊重和关爱,期盼拥有主体权利。新课程呼唤平等共享的师生关系,只有构建平等共享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有机会享受属于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学习主权,他们才有可能享受学习的乐趣,欢快高效地自主探究学习。平等共享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降低姿态与学生和平共处,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课堂中和学生合作互学,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可是许多学生都不愿意主动介绍。于是,笔者就主动介绍自己小时候的学习情况:“老师刚开始上学时成绩也不好,是个调皮贪玩的学生,上课也总是想着怎么玩,但是后来,老师虽然下课和同学疯玩,可是上课听讲专心,成绩就慢慢变好了。”我不怕学生笑话,抛砖引玉地讲述自己的学习,一下子给学生一种亲近感,让他们觉得老师仿佛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于是渐渐打开话匣子,踊跃交流学习心得,共享成功的喜悦。平等共享换来师生的和谐融洽,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爱学乐学。

二、构架学导交融的教学路径

新课程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教应基于学,教为学服务。由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唤醒和鼓舞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路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先学后教”“有效预学”“先试后教”等,这些教学模式均以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但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价值。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不能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丢失,任何事情不能走极端主义,要辩证对待教与学的关系,合理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效。笔者在品德教学中构架了一条新型教学路径,做到教学并重、学导交融。学导交融的教学路径是:先独立预学,再以导促学,在交流分享中完善提升。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先围绕预学单展开独立自学。在学生充分预学后,笔者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在地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介绍家乡的特色,引领学生在找家乡、说家乡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体会到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构筑体验感悟的活动舞台

情感是品德课堂的纽带,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是靠传授所能形成的,而需要在活动中孕育,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滋长蔓延出来。以往那种纸上谈兵式的空洞说教已经过时,而今的品德教学离不开体验活动,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经历中获得道德认识,激扬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养成良好品行。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演绎的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中绽放精彩。笔者在品德教学中为学生构筑丰富的活动舞台,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尽情体验感悟,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小品表演、课堂辩论、角色置换、实践操作等是品德课堂中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小品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人物情感,让学生在欢笑中感悟人生真谛,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尊重、宽容;课堂辩论给学生提供了思维交锋的舞台,让他们在唇枪舌剑中交流情感,碰撞思维,交融思想;角色置换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懂得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在换位体验中促进自己思想觉悟的提升;实践操作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体验感悟的广阔天地,他们在亲自实践中探究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快乐,在亲手操作中变废为宝,体验环保的乐趣,感悟环保的价值。例如《我们的合作》一课旨在让学生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为了有效实现该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几组合作小游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会合作的方法,体验成功合作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的思想意识。

四、构缔多元艺术的评价方式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需要教师巧妙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学生参与探究,催发学生踊跃思考,热情互动交流。教学评价是一种激励的手段,睿智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上进。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效,在评价中推升教学质效。

教师想用评价点化学生思想,升华学生的情感,必须发挥教学智慧,做到科学高效的评价。笔者品德课堂教学中,减少空泛低效评价,构缔多元艺术的评价方式。例如,在教学《媒体连着你和我》一课中,笔者在组织学生交流看电视的利与弊时,多数学生没能充分认识看电视的弊端,都说看电视的好处。当学生甲说到“看电视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近视眼”时,笔者及时予以评价说:“你很坦诚,勇敢地说出看电视的害处,老师为你点赞!”赞赏性评价给回答者满足感与自信心,给其他学生以示范引领,激励他们辩证地对待看电视问题。

结 语

让我们立足品德与社会课堂,构建平等共享的师生关系,构架学导兼容的教学路径,构筑体验感悟的活动平台,构缔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在高效教学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1]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01).

施海燕,1982生,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研究,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品德师生关系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