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策略

2017-02-16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言表达小学生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徐 芳

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策略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徐 芳

小学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初始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刻地影响着小学生日后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本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目前小学语言文字运用的现状和不足以及小学语文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意义,并对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策略进行深层次地探讨,希望通过研究切实能够培养与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小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运用;策略

所谓语文课程就是综合性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并能够很好地实践应用。综合性与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两大特性,也就是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及内容定义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而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部分。因此,需要老师在日常语文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加强理解,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文本中不断发掘切入点、激发点,使学生们及时领悟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还要善于让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多多尝试自主运用语言文字,从整体上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一、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概念及要素

对人类的社会而言,语言即是话语,可以看作思维和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思想的实现形式,而文字被看作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是语言的视觉表现形式。那么,“语言文字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被认为是利用文字语言的特点及使用规律来满足学习、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需要,自觉不自觉地证明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一种生命活动。

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要素通常指对文本中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运用以及听、说、读、写的实践综合运用。

二、目前小学语言文字运用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加强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锻炼提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满堂灌”的桎梏,小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小学语文相关知识,而缺乏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主体地位突出不明显,不利于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实践运用,导致小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掌握仍然有许多欠缺。比如,平时错别字泛滥,成语乱用,作文写作时语病多,标点符号乱用,修辞运用不合理,网络用语使用成风。造成这种情况和日常教学是分不开的,因为课堂教学是提高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意义

通过培养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以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提升,为学习好其他的课程建立良好的基础,为小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完善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革命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策略

1.加强积累与理解,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实践运用。增强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与欣赏,才能培养其语言的表达能力。通常把语言能力分为三个层次,感知的积累、揣摩去理解和表达的实践运用,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从认识、背诵到了解模仿与理解加以应用,理解了才能慢慢培养出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才能满足实践运用。积累与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语言的运用,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阶段,更需要不断地积累材料,同样,理解也很重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地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中的“融化”一词进行一系列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三个读音相同的词语:“溶化”、“融化”、“熔化”,然后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都有“化开”的意思,但化开的条件不同,每个词语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写法也有所不同。让学生自己设立情境实践运用一下,最后再返回文本中仔细体会作者使用语言词句的准确性。类似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将摄取、消化和运用融为一体,有效促进了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挖掘文本中的切入点和激发点,领悟语言表达方法

要培养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需要全面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有效实现课堂上高质量的教学。一是老师要认真读透教材,仔细解读文本,把重点把握住,挖掘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切入点与激发点。举个例子,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种误区: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理解课文的内容,但是这样往往是不足的,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破解语言艺术的密码,依据课文内容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领悟其中的表达方式,选出适合本班同学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仔细体会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

比如,在讲到《风筝》一文时,首先学生要自主阅读,把握文本内容,运用“垂头丧气”这个词语时,如对心情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同学调侃说:“你为什么这样垂头丧气呢,难道你的风筝也飞走了?”无论是这个同学还是其他同学,都会精神一振,觉得老师把刚学的词语和课文用在自己同学身上很新奇,还有不少同学也立刻能依样画葫芦,活学活用的效果就达到了。我还经常在不同的讲话场合利用很多好的词语和修辞,比如表扬他们的午唱很出色时说:“你们的歌声嘹亮,它们掀翻了屋顶,冲出教室,飞过对面的市场,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学生在做操时、写作业时等场合,都可以用优美的词句来表扬,甚至是批评、提醒。创设这样的语言环境,目的就是让学生受到熏陶,结合自身感受,逐渐地从易到难,从浅入深,最终达到锻炼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效果。

3.运用语言实践的多种方式,尝试语言运用

运用语言进行实践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听”、“读”、“说”、“写”等等。四个形式相辅相成,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本,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说”和“写”的实践操作。

(1)读。朗读是比较基本的实践方法,有了语音,才使得书面语言有了生命色彩。正确的朗读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如老师在课堂授课时,对童话等课文在朗读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自身的眼睛或者肢体语言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切身体会课文情境设定及角色内容等。有感情地朗读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搭好了桥梁,让听说读写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地一起增进。

(2)说。表达是对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运用。如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设计有关“说”的训练,激发学生能够从已掌握积累的材料里提取出相关素材,并能够尝试去大胆运用。有时候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能够以足够的热情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己的个性,抒发情感,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氛围。

(3)写。写是一个整理、总结材料,归纳知识点的过程,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消化吸收。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写的训练。如结合一篇文章的特色进行迁移性仿写或缩写、归纳提纲等多种方式的训练,使得学生运用语言素材能简洁流畅地表达清晰、完整的内容。

四、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文字

小学语文教学能让小学生学会独立使用语言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如果可以让学生多联系实际生活,创新独立自主地对语言进行运用,能将思维和语言表达相结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平时课下学生应多积累材料,比如身边的小事,亲身经历的感情,一些认识和对问题的思考,不断挖掘积累潜在的内涵。如果描写人物,学生可以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运用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抓住人的外貌或者语言等方面的特征,选取最有表现力的一两件事例,老师要及时给出合理评价,鼓励学生不断完善改进,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充分领悟语文课程的教学精神,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加强引导,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坚定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表达能力,让语文真正地回归本位。

[1]胡海蓉.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四个关键词[J].青海教育,2013(Z1).

[2]章静桦.把握语文课标新理念;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J].新课程(下),2014(03).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言表达小学生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我是小学生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