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困境和对策
2017-02-16赵娜英
赵娜英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00)
引 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提高”的表述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培养思维的使命,毫无疑问,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目标。即将颁发的课程标准将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把人的思维分为六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在这六个思维层次图中,前三者称为低阶思维,后三者为高阶思维。低阶思维指的是关于事实性认知;高阶思维则需要学生从思维的逻辑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出发,是较高层次的心智模式。低阶思维经过发展,走向高阶思维。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激发儿童的思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思维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步培养和形成。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和初中较长时间的学习,心智模式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具有较强的认知水平,为高阶思维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在非母语环境下很难利用或激发高阶思维进行思考和分析,用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不明显。
一、培养高中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具体困境
1.过度依赖记忆
毫无疑问,英语是字母文,而学生的母语是象形文,因此,对于将英语作为目标语的高中生来说,两种语言的转换是一大难题。学生在非母语环境下的英语思维力常让位于英语符号记忆,因此,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只要花大力气去记忆单词就可以得高分,结果却适得其反,词汇记不住,思维也没发展。双重代码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系统有两个平行的处理结构,一个用来处理符号语言的代码信息,另外一个用来处理语言的深层意象,两种结构共同组成人的信息处理平台。因此,学生在记忆单词、词组和句型时,不能把它当作一堆符号的填充和信息的堆积。当下高中生过于关注语言系统信息中的语言代码信息,而对语言外壳下的意义、功用和思想重视不够,无法透过语言现象看清信息本质,机械且孤立地理解文本,造成语言输入的“硬着陆”和语言输出的“词不达意”并存现象。
2.缺乏深度思考
很多学生在学习词汇、文本时,没有整体观和意合观,采用线性的思维处理方式,对语言信息处理流于浅表,没有从整体性、多元化角度来思考和建构文本含义。学生常采用点对点、非此即彼式的理解方式,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模式,很少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很少有自己深入思考后的积极建构。因此,对文本也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只记住了一些碎片化信息,这不利于高中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
3.思维方式单一
高阶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三种思维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多元化去审视文本内在的思想素养,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浅表处。但学生的思维方式较单一。贝尔纳认为,妨碍人们创新思维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求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正因为学生习惯性地从常识性和固有思维出发,才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单一和偏差。高中学生的思维定式多种多样,其中,用汉语思维模式处理英语文本尤为突出。一方面,学生的母语能力远远大于英语能力,因此,汉语思维往往先入为主地先行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业已形成的英语思维又被学生过度迁移,造成前后认知的冲突,这些都或多或少地阻碍了学生高阶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有效发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对策
1.以话题为平台,搭建学生思维碰撞的舞台
新课程理念认为,好的教学是“教师用教材教会学生会”,教材是学材,它不仅是学生手头的教科书,更包括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话题,教师要以话题为单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进行“话题”式整合,从而让学生基于话题进行交流和对话。克林伯格指出,教学原本就是围绕话题展开的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对话。话题客观上也为学生间的对话提供了现实中介,学生围绕话题,发表看法、表明观点,并相互交流,在思维碰撞中生成、协商,从而将话题的内涵引向深入。所以,围绕话题开展有思维的对话是锻炼思维的良方,教师要围绕话题设置锻炼思维的问题,并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和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话题交流和碰撞中形成新认知。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7 Unit 4讲的是Public transport。教师可以头脑风暴方式为学生的思维引爆导火线,然后再发迁移性话题巩固关联知识,继而以辩论性话题激起学生的思辨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24个课题,是高中学生开展对话、进行思维交锋的绝好舞台,教师要基于话题,结合文本和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2.以问题为牵引,打造学生发展思维的方向盘
“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有问题的地方就有思维参与,一切有价值有思维的教学都有问题的存在,教师要采取激疑、生疑、释疑等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让思维放得开、收得拢,学生在求解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走向文本的深度学习。当然,问题要具有质量,要有生成性和发散性。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在“设疑”和“释疑”中设置高阶思维问题,从而推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Module 6 Unit 2 Reading部分的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教师以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幸福的价值,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Sang Lan’life? How did Sang Lan feel during the accident? How did she feel after the accident? 然后再拓展延伸,以一些参阅性问题让学生逐步抵达对幸福的理解,如How did the disabled achieve success?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difficulty in study? 这些问题由低层向高层递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
问题教学是以解决问题和培养思维为价值取向,这呼应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诉求。只有让学生在英语语境中用英语去思维,“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才能真正发展英语思维能力。
3.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在变化中发展思维力
创新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用不同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属性,或者以信息的某种转换方式来重新显示本质。英语语言既是形式的集合体,更是意义的复合体。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透过现象认清语言本质,并摆脱对单词、词组和句型的机械记忆,转为对语言进行观察、体悟、联想等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结构和文本内容的深度建构和多维度解读。
结 语
高中英语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话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人民日报,2010-07-30(1).
[2]刘雁.思辨的力量——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与批评性思维的培养[J].基础英语教学,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