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汉语学习现状调查

2017-02-15王圣炜

现代交际 2016年20期
关键词:汉语学习现状调查信息时代

王圣炜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汉语已经成为国际大语种。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汉语的学习既是技术学习,也是与教育的融合,更是解决新形势下汉语多元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汉语学习者基本信息化汉语学习条件,对信息化接受能力强,对在信息化基础上学习汉语的接受能力差。信息化时代汉语学习设计缺乏针对性,影响汉语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促进汉语学习者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学习汉语,为了汉语学习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成果重新设计汉语资源,构建高度可用的汉语资源。

[关键词]信息时代 汉语学习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26-02

随着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国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我国在针对国际友人的汉语教学也在不断完善中,但是由于汉语内容比较丰富,与英语的差异比较大,所以汉语学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信息化时代,汉语学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机械背诵和记忆严重影响大家学习汉语的兴趣,也影响汉语教学的质量。

一、汉语学习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想更多了解中国就要学习中国的母语,即汉语。据汉语推广领导小组主任介绍,到2013年中国已经在世界上113个国家创办了420所孔子学院、591个孔子学堂,孔子学院注册会员已经超过66万人。对汉语感兴趣、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使汉语教学也面临众多挑战。第一,汉语教师存在大量缺口,虽然中国在大量向国外输送志愿者,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汉语学习的需要,师资力量不足已严重影响汉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各地的汉语教学是各成一派,优秀的汉语教学资源不能共享,为了推进汉语教学进展,就导致汉语学习资源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最后,传统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汉语学习的要求。信息时代汉语学习是多元化个性化等多方面发展的,汉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入更多新鲜的元素,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发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教育变革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影响汉语学习。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信息化学习是信息在科技进步基础上与教育整合进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给传统的学习关系带来了改变,改变了学习内容、环境、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促进了学习目标和媒体资源整合。信息化时代,学习的主要场所不再是课堂,传授知识也不是只有教师能做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汉语多维度拓展学习,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汉语学习的信息化可以扩大学习规模,改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质量。课外的真实环境的汉语学习往往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和应用汉语。信息化把汉语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为新形势下打破汉语学习瓶颈提供新思路。

二、信息化时代汉语学习现状

(一)信息化时代汉语学习移动终端运用较普遍

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物质前提条件是网络应用,网络在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汉语环境的同时也开拓学习者的视野。以网络为媒介,汉语学习者可以打破空间限制,自主选择需要的汉语知识。经调查,科技发展带来的是学校内外网络无处不在,网络链接终端是一个重要设备,直接影响网络使用效果。随着新一代移动终端的发展,学生中有大概60%使用手机终端,36%使用电脑终端,学生基本已经普及终端设备的使用,基本具备了信息化汉语学习的条件。

(二)汉语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广泛

汉语学习者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态度直接影响汉语学习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喜欢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学习,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能帮助自己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和带来更多的交流空间是比较认同的,同时学生对在信息技术层面学习汉语是比较接受的。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汉语学习中比较希望使用的资源依次为配套软件、汉语水平测试工具、汉语学习网站、网络教材等。

三、汉语学习中资源设计的局限性

信息时代汉语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習资料,是学生开展信息化学习的关键。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汉语资源数字化还是比较接受的,只是实际利用率低。随着汉语学习多元化要求的增加,现有的数字资源已不能满足学习要求,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学习资源设计不利于检索

数字化汉语资源的页面设计、页面功能和使用对象等都直接影响资源使用情况,标注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查找效率。调查显示,50%左右的汉语学习者认为汉语学习数字资源说明信息不够明确,标注不清晰导致检索不方便,影响使用。

(二)汉语学习资源内容设计没有实用性

汉语学习资源的实用性设计对汉语学习起到积极作用。调查显示,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资源的认同次序依次是趣味性、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说明目前汉语资源内容设计的实用性针对性是不够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影响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三)汉语学习资源界面设计不突出

汉语学习资源的界面设计是学习者和机器交流的基础,好看的界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查显示,学习者有25%左右认为学习资源界面没有多种语言可以选择,标注也不够清晰,更有界面语言生硬、不友善的情况存在。同时资源的共享性不高,优质的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和开放,影响了学生使用资源的积极性。

(四)学生应用汉语资源能力不高

调查显示,在一周之内没有使用过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学生占25%左右;每周使用,使用时间在5小时以内的占35%左右。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首先是学习者没有利用汉语资源进行学习的意识。调查中显示学生在学习中对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汉语资源是认同的,但是在学习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汉语学习的意识却比较淡薄,利用数字化资源也不充分。其次是学习者对于信息技术知识不够熟悉。信息技术知识包括技术和信息技术素养,如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等。调查显示,有39%左右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查阅相关资料,27%左右从未使用过汉语学习论坛进行学习,这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最表面,汉语学习中并没有发挥信息化带来的优势。

四、信息化时代汉语学习策略

(一)以信息化成果促进汉语教育均衡发展

新的形势下,信息技术能够向汉语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个性化需求。信息化在发展的同时推动教育发展,也推动了汉语的变革,它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教育机会,也为全世界汉语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调查显示,由于科技发展,带动网络普及,使上网方式和终端多样化,学生基本具备进行信息化汉语学习的条件。但是还有少数学生由于网络链接不方便,导致获取信息化汉语学习资源难而影响汉语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汉语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在信息化时代,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促进汉语教育均衡发展是汉语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已经成为汉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注重点,这些技术具有规模大、高性能和弹性伸缩等特点,在给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根本性改变的同时,也在带动汉语学习发展。在自主、安全、可控的云计算平台上,云终端将成为汉语教育信息化的主流模式。因此,在对汉语教育发展不均衡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应加大信息技术在汉语教育中的普遍应用,新技术成果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作用于汉语教育,推动汉语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汉语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二)构建可用性汉语学习资源环境

信息化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现代人从传统的学习过程和情境中走出来,走进数字化资源学习形态中。数字化汉语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时代汉语学习的关键,利用数字化汉语学习资源,可以为不同水平和不同要求的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料。同时数字化汉语学习资源能创建一个真实的汉语学习环境,并进行汉语知识获得的同步训练,实现汉语自由交流的目的。随着时代发展,汉语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也在增加,此时数字化资源建构显得尤其重要。汉语学习资源环境的建构是以支持海量信息资源的优化和多终端共享为前提的,使资源实现可重组、可存取、可重用。构建可用性数字化资源对信息化汉语学习有重大影响的意义。调查显示汉语数字化资源建设存在各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开发多粒度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数字资源影响汉语学习效果,粒度是对资源特征的描述,粗粒度的资源信息量大,可重复利用率高,但针对性差,不利于信息共享;细粒度资源信息量小,可重复利用率低,但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利于共享。各国汉语学习者的水平、动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数字化资源的层次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信息资源内容只有呈现多粒度才能满足和适应更多学生的汉语学习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2.合理设计资源,提高资源可重用性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可重用性和持续性是构建可用性数字化汉语学习资源的关键。资源合理设计能够最大化实现资源生态共享及重用。汉语资源设计主要包括导航设计、支持设计、互动设计和评价设计四个方面:导航设计可以引导用户在少量信息中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导航设计要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需求,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支持设计主要是为资源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辅导学习者在利用资源时遇到的问题,包括电子词典、电子图书馆等;互动设计是以资源与学习者互动形式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在线论坛、电子邮件、虚拟空间等,通过这些形式突破空间限制满足学习者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学习要求;评价设计主要是记录学习者使用资源的情况,收集对资源的评价,为资源改进作参考。

(三)提高学生的中文信息素养

信息化汉语学习中,学生是最活跃的要素,同时也对学习情况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汉语学习者个体的个性也越来越突出,国籍、年龄、汉语水平、学习动机等都存在差异。信息化汉语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汉语教育中师资缺乏的问题,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学生的中文信息素养要宽泛,以便更好地掌握信息知识,运用知识促进汉语学习能力。调查显示,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检索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不高,因此提高学生的中文素养是进行信息化汉语学习的关键。

总之,随着汉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信息发展,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要担负起汉语教育的责任,要建立可高度利用的数字化汉语学习资源,以促进汉语学习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的研究与应用[M].语文出版社,2006.

[2]黄荣怀,陈庚,张进宝等.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及其数字资源形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6):68-73.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现状调查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渤海大学留学生汉语综合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能力
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焦虑问题及对策
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