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素营养稳定剂“施可丰”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2-15胡春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水稻产量

胡春艳

摘 要:该文在磷、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应用不同组合方法研究了水稻施用“施可丰”氮素营养稳定剂(以下简称施可丰)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该试验肥力条件下,氮肥仍是水稻生长最关键的营养因子,施可丰的作用主要是平衡协调水稻各生育期营养,使水稻后期不早衰,提高分蘖率,促进水稻增产增效。施可丰用量240kg/hm2且基肥与分蘖肥6∶4分次施用在水稻上应用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氮素营养稳定剂;水稻;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32-02

施可丰是山东临沂市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一种新型肥料。该肥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加入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1]。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分别对尿素转化的某一特定过程产生作用,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生物化学方法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最为有效和常见的方法[2]。脲酶抑制剂减缓水稻分蘖期尿素水解和氮素損失,提高孕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3]。硝化抑制剂能够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来降低氮素损失,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4]。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份之一,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20万hm2左右,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40%和50%[5]。水稻的全生育期一般在100~180d不等,需肥周期较长,肥料科学运筹非常必要,探索施可丰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对经济合理的施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于2015年在安徽省沿江江南的芜湖市开展了施可丰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田间试验,为更好地推广此类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两优6326。供试肥料:施可丰,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提供,为普通尿素中加入脲酶抑制剂氢醌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复配制成,氢醌和双氰胺配比1∶2;普通氮肥为尿素,含氮量为46%;磷肥为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2%;钾肥为氯化钾,K2O含量为60%。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东八村张玉保农户承包田中。本区域海拔12.4m,位于东经118°35′,北纬31°06′,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油菜,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物发育形成的潴育型水稻土砂泥田,土壤肥力中等。

1.3 试验区气候特点 试验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 000h左右,年降雨量1 200mm,无霜期达219~240d,当地习惯种植制度为水稻-油菜两熟制。

1.4 试验设计与方法 本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无N对照;处理2:农民习惯施氮240kg/hm2,分2次6∶4基蘖肥施用;处理3:施可丰240kg/hm2,一次性基施;处理4:施可丰240kg/hm2分2次6∶4基蘖肥施用;处理5:85%施可丰204kg/hm2一次性基施;处理6:70%施可丰168kg/hm2一次性基施。各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P2O560kg/hm2、K2O120kg/hm2均作基肥一次性施入。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占地面积约为25m2(7.50m×3.33m)。小区间筑埂,四周设保护行1.5m,水稻成熟后,按小区单收单晒,单独称重计算产量。

1.5 栽培管理

1.5.1 田间管理 采用育苗移栽方式。2015年5月2日播种,6月2日各小区基肥混匀撒施耙匀,6月4日移栽,密度为27.45万穴/hm2,移栽后5d返青活棵,30d断水晒田7d。生长阶段晒田前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晒田复水后干湿交替,收获前7d断水。

1.5.2 病虫草防治 2015年6月11日选用野老颗粒剂进行全面化除,7月5日选用阿维菌素主治二化螟,7月14—26日、8月5日分别用蚜虱净、阿维菌素、一扫光、博悦安诺信、噻呋酶胺等主防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预防纹枯病、稻曲病。8月20日、9月7日用红太阳烯啶虫脒、飞击啶虫脒主治稻飞虱。9月8日对已发生稻飞虱用飞击啶虫脒补喷一次,使稻飞虱得到有效控制。

1.5.3 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特殊气象对试验的影响 试验实施中,全生育期内气候状况正常无特殊灾害性气候影响,适宜单季稻生长。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水稻生育期调查比较 由表1可见,施氮各处理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与对照差异显著,均比对照迟4~8d不等,以处理4最迟;施氮各处理之间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差异虽不显著,但也有差异,相差2~3d不等,按由迟到早的顺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和处理5>处理6>处理2。说明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因子,施可丰在平稳协调水稻各生育期的营养,延长肥效期,使水稻后期不早衰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尤其是施可丰分2次6∶4基蘖肥施用的处理4作用最明显。

2.2 不同处理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等氮处理分蘖率比对照显著提高,其中最高的是处理4,比对照高出57.54%,比处理2高出2.6%;其次是处理2,比对照高出53.58%;处理3居第3位,比对照高出48.8%。85%施可丰的处理5和70%施可丰的处理6,分蘖率分别比对照高40.27%、36.38%,但不及农民习惯施氮处理2。施氮处理虽然每穗实粒数没对照多、千粒重没对照重,但等氮处理有效穗比对照翻番,即使85%施可丰的处理5和70%施可丰的处理6的有效穗也比对照分别高103.95万/hm2、102.9万/hm2。说明氮肥用量对水稻单位面积的分蘖率和有效穗数的影响效果明显,施可丰对提高分蘖率和有效穗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施可丰施用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各处理水稻产量表现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5>处理6>处理1。处理4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与处理3无显著差异,比对照增产76.4%。等氮施可丰处理3、处理4比农民习惯施氮分别增产1.6%和7.4%,且分次施用达到显著性差异。85%施可丰的处理5和70%施可丰的处理6增产效果虽比对照显著,但不及农民习惯施氮。说明氮肥施用量是稳定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施可丰通过有效减少氮素损失,延长肥效,提高单位面积的分蘖率和有效穗来提高水稻产量,且等氮施用施可丰的效果优于农民习惯施氮。施可丰用量240kg/hm2且基肥与分蘖肥6∶4分次施用在水稻上应用效果最佳,一次性基施次之。

参考文献

[1]邵明升,巩俊花,卢晓东,等.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技推广,2013,29(10):39-40.

[2]隽英华,陈利军,武志杰,等.脲酶/硝化抑制剂在土壤N转化过程中的作用[J].土壤通报,2007,38(4):773-780.

[3]张文学,孙刚,何萍,等.双季稻田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氮肥的最高减量潜力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4):821-830.

[4]王斌,李玉娥,万运帆,等.控释肥和添加剂对双季稻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和减排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314-323.

[5]尹海鸥.安徽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商品与质量,2014(5):335-33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水稻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