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
2017-02-15刘旖旎
刘旖旎
[摘要]近年来,国内电视节目呈现出急速发展的趋势,丰富化特点十分明显。而电视属于传播媒介中的一种,与广播媒介及报纸相比,优势十分明显。但是,现阶段,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文章将针对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展开相关阐述与研究,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电视节目同质化问题,进而积极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节目 同质化现象 分析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72-02
根据当前国内电视行业的发展特点,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特点十分明显,也是该行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电视节目的同质化能够为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短期利益,但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同质化也必然会制约国内电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为此,应当重点研究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
一、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影响
电视节目出现同质化的现实基础就是能够帮助研发能力、资金能力薄弱且发展速度缓慢的电视媒体合理地节省成本并降低风险,同时可以与资金甚至是人力资源都十分丰富的电视媒体距离缩小,更好地参与到媒体市场竞争当中。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在短时间内,不同层面电视媒体都能够拓展出一定的市场空间,并且为其未来的生存营造相应的经济增长点,丰富观众选择的机会。与此同时,在电视节目同质化的背景下,使得电视节目产品也呈现出丰富的特点,并向着饱和市场环境方向发展。在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成功者需要实现自我提升,同样使得后来者在获得了经营甜头后产生一定的后顾之忧,所以,一定要在内在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相对于观众来讲,电视节目同质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就是频道资源在不断增加。而在电视节目类似的情况下,也会逐渐失去观看的兴趣,在诸多节目中难以选择。相对于电视节目制作者来讲,要想保持收视率,在不断复制与模仿以后,也会失去相应的创造能力,最终无法满足观众的新鲜感与活力需求。
现阶段,绝大多数电视节目的制作方法都是复制,所以,水准与要求也随之降低,导致内容真实性下降,对情感以及思考的重要性严重忽视,节目文化品位丧失,始终处于盲目跟风制作的状态。这样一来,电视节目就成为了图像与文化的垃圾,仅仅具有表面的繁荣,而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功能。
二、有关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原因的分析
(一)行業特征影响
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领域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而电视媒体行业也一样。对于电视行业而言,实际的收视率与社会的关注程度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因为社会关注度与收视率对于电视台获取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同样对电视台在行业中的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根据收视率来评价电视节目,也同样是电视行业中最残酷的竞争。所谓的电视节目同质化,具体反映出来的就是在电视节目领域当中,其中某一档节目获得成功,且受到群体关注与认可,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或电视台效仿制作相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既然节目成功,就代表这一档电视节目与大众审美需求是相吻合的,所以,不管是在内容的设置方面还是节目风格的定位方面,都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节目与社会潮流相适应。在这种形势之下,所有的电视台都想要获得关注,就会集中精力制作相同类型的节目,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受众审美需求相吻合,并且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而短时间内提高传播效果,最佳的方式就是制作出相同类型、风格以及目标定位的电视节目。在这种跟风的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更加明显。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电视台为了在短期内获取经济效益,需要制作相同类型电视节目,以获取观众的认可。站在行业的特性角度分析,因为节目类型与观众的需求相吻合,而且一旦对首档节目定性,而在选择类型方面,其他电视台与制作公司并不存在可以发挥的余地,为此,只能够跟风地制作相同类型电视节目。各电视台在制作同类型节目的时候,即便是节目的内容和环节存在差异,但是,节目主题的构架仍然是相同的。而在既已设定类型的构架之下,必然不会制作出不同类型的节目,而这正是行业特性所决定的。
以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为例,在播出后反响良好,备受观众认可。由此可见,社会大众在电视节目需求方面更倾向于观看并接受这种类型的节目。所以,制作这一类型的节目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观看。然而,这种备受欢迎的节目创意早已被设定,所以,其他类型的相亲节目也仅仅是被归纳在这种类型节目同质化中。其中,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以及东方卫视等电视台都对相亲节目进行了不同的创新,然而,其定位就是服务类的相亲节目。所以,这些节目也必然会被规划在相亲类的电视节目同质化行列当中,而这也正是受电视节目制作行业本身特性决定的。由此可见,只要是一种类型化的节目,在对其进行定位后,后期同一种类的节目,不管创新程度如何,都难以摆脱该类型的定位,所以,也就是所谓的同质化电视节目。
(二)制作成本不高且产生经济效益速度快
导致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明显的主要原因就是节目模式的复制性明显,可以节省节目制作与研发成本,并尽快产生经济效益。一旦电视节目开发成功,并受到观众认可,那么,在传播中进行更新与探索形成的节目制作模式便具有系统性的流程以及制作规划。但是,要想实现节目的成功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并实现全面更新的。为此,如果节目具备完整模式,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运作与制作。之所以会出现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节目成功以后,很多电视台都会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其制作的模式,以使得节目制作的前期筹备与创作等多个环节时间缩短,可以直接进入节目制作环节当中,节省了大部分的研发与制作费用。这种方式在二、三流电视台中比较常见,对其来讲属于有效的途径。而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电视台的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薄弱,在研发并制作节目方面的难度较大,而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其尽快获取经济效益。这样一来,电视节目跟风现象就十分普遍,同质化问题出现。
其中,国内引进的电视节目就是这种运作模式的代表。以《奔跑吧,兄弟》为例,是对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的引进。韩国《Running man》在电视行业研发与更新制作过程中,逐渐成为优秀电视节目,备受关注,并形成了完整的运作模式。同样,该节目也具有稳定的收视群体及社会关注度。所以,《奔跑吧,兄弟》将该节目模式直接引进,还把韩国节目制作团队的班底直接引进,这就属于直接借助成型的一种模式,同样引进了成型班底与受众群体。这种类型节目在传播方面,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所借鉴节目的保障,为此,并不需要承担节目制作研发不成功的影响。这样一来,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理想的传播效果,进而提高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正是因为节目开发的成功性,所以,可以表示这种类型的节目是受到人们关注与认可的,同样在内容设计方面备受关注。为此,对这一模式照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使观众能够接受,使得电视台投入的制作成本在短时间内实现回笼。由此可见,对优秀电视节目制作的模式进行直接引进,可以节省很多节目制作的费用,并且确保收视率,进而提升电视台自身的经济效益。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直接引进与借鉴的节目制作方式,也使得节目同质化的现象更加普遍。
三、应对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具体对策
(一)规范电视行业发展机制
解决电视节目的同质化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站在行业整体角度,建立并健全规范机制,进而有效地规范并约束电视行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广电总局始终在积极探索,特别是出台了“限娱令”和“明星不允许参与真人秀节目”等政策和规定。然而,现阶段,要想改善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发展现状仍然任重道远,所以,一定要结合国内电视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创建相关机制,进一步推动这一行业的良性竞争。如果某一档节目开发是成功的,那么其他的电视台可以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尽量制作全新的优质性的電视节目,而不是盲目跟风来制作相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开展擂台式的竞争。在出台了“一剧两星”这一政策以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电视剧行业,同样促进了电视剧创新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之下,缓解了电视剧行业同质化的现象,而且积极地推动了电视剧行业良性竞争。由此可见,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一定要健全该行业内部的规范机制,进一步构建电视节目制作的竞争体制。
(二)积极鼓励电视节目的创新
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最明显的体现是电视节目模式复制,最终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严重制约了电视行业与电视节目的创新。因此,若要实现电视行业与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并解决电视节目同质化的问题,就一定要对节目类型进行开发与创新,以免单纯复制已经成型节目的发展模式来获取短期效益,应当以行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开发并探索节目。而在开发与探索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实现节目类型的多元化开发,同时呈现出发散性的特点,规避成功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节目类型,进而寻找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空白点,并予以填补。
以《非诚勿扰》为例,在这一节目成功以后,有效地填补了电视行业中的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空白,所以,若一味制作相同类型的节目,不管做出怎样的创新,也同样属于这种类型的节目,也必然会成为电视节目同质化的代表。为此,若要缓解同质化的现状,一定要重视节目类型开发的多元化特点与丰富化特点,使得电视行业节目类型更加丰富。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浙江卫视原创的真人秀《我不是明星》和湖南卫视中的《一年级》。这些节目虽然都属于真人秀节目中的一种类型,然而,对于节目内容与类型的设计却是独树一帜的,属于全新的电视节目,也填补了电视行业中节目制作领域的某一部分空白。由此可见,积极鼓励电视节目实现创新发展,使得节目类型更加丰富与多元化,才是解决电视节目同质化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一定要给予重视,并且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解决,进而在法律层面不断完善电视节目产权,强化节目制作的监管力度。在当前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电视媒介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很大,所以,一定要在发展过程中梳理思路、创新发展理念,以解决电视节目的同质化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飞.电视栏目同质化现象探析[J].青年记者,2013(4Z):
64-64.
[2]蔡莉.电视节目同质化问题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4(15):4-5.
[3]张艳军.浅析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及解决措施[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42-42.
[4]谢阜康.电视节目同质化及其对策探讨[J].新闻世界,2011(05):66-67.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