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人高手

2017-02-15

创意设计源 2016年5期
关键词:玉雕题材编辑部

游高轩的玉雕作品以人物题材见长,他注重题材的正统性和经典性,传播“真、善、美”,尤其是近年来开发的“儒释道”主题作品,引起业内和学术界的关注。游高轩在白玉制作的技艺处理上,引入寿山石雕的巧工神艺,作品构图完整,于圆润中见细节,大气中显精致,令人瞩目。近年来,其作品共获得过国家级专业大奖三十多项、国家外观专利两项,在玉雕业内享有“玉人高手”之美誉。我们有幸采访到游老师,得以管窥其人其玉其思。

成长所思

本刊编辑部:游老师,您好,很荣幸可以采访您,请问您何时开始玉雕工作?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进入这个行业?

游:福建是工艺美术大省,从事玉雕行业的人很多,我于1999年从学校毕业,跟着舅舅学习玉雕。在老家像我这样的是常态学业结束,跟着亲戚长辈学一门手艺。在福建,石雕多一点,寿山石就产在福州,相当大的群体在做寿山石雕,毕业后跟着舅舅去台湾人的厂子里做台湾玉雕,因其材质硬、难度大,相较石雕技法更加艰难,也算是一开始就接触到比较难的工艺,所以工艺基础较为扎实。

本刊编辑部:您从业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游:从事玉雕开初始会觉得很累,金刚砂磨头雕刻时与玉接触,会发热,无论冬夏都要将其浸在水中。作为学徒,也会被师父安排处理一些杂事。但是到了我自己学会并能熟练运用玉雕技法之后,慢慢地发现可以把自己的思路通过玉雕作品表达出来,看到那些顽石从一片空白被我雕刻出各种形状,能够将我内心的想法表达在玉雕作品上,赋予他们艺术生命,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本刊编辑部:能否为我们介绍在您雕刻生涯中的前辈或领路人?

游:能够走上玉雕创作的道路,首先要感谢我舅舅将我带入这个行业,教我使用一些基础的玉雕工具以及传授基础知识;其次是台湾的玉雕大师叶金龙,初做学徒,叶大师教会了我材料的切割、工具的使用以及玉雕的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教我做人的道理,这对我之后的成长启发很大;再次,我玉雕之路上一位指引者是张铁军珠宝集团的张铁军老师,2004-2006年,偶然的机会到他的公司做工艺师,里面的五个大师工作室皆由张老师直接管理,这也给了我与他直接交流的机会,使我对作品、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后来我开始创业,张老师也给我了很大的扶持;最后要讲的是我现在的师父陆华老师,陆老师曾在上海玉雕厂工作,现在许多的玉雕大师都是他的同学,陆老师近期在推动海派玉雕行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也为我们厘清了一些思路。

本刊编辑部:三年上海工艺美院的学习对您的玉雕创作有何影响?

游:之前跟舅舅学习的时候,只是手把手的学习,但是说不出所以然,只是模仿,但具体是什么意思不懂,所以只是单纯的继承。通过三年的再学习,学习了文化课、素描、工笔,这些对我们大有裨益,一方面拓宽了思路,另一方面增强了技法。

风格所思

本刊编辑部:您主要的创作题材是什么?

游:刚进入玉雕行业时,我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既有人物、动物,又有草虫、花鸟,还有山子等。随着我对玉文化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我逐渐感受到在创作人物时带给我的一种强烈的艺术创作灵感,能让我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思想,尽情地阐述我的人生感悟。这是我创作其他题材无法体会的,尽管我可以用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创作动物、花鸟题材,但人物题材带给我的无与伦比的创作动力和激情是其他题材无法企及的(图1、2)。

本刊编辑部:您主攻人物,擅长发挥传统题材,那这类玉雕创作的基础是什么?在把握人物件时哪些需要特别注意?

游:人物题材在作品的精神层面与人性层面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它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创作者希望传递的人文精神。人物题材的作品在神态、形态、心里表达上更为传神,同时人物件对玉料的选择和工艺制作方面的远高于其他类型题材。

做人物件的玉料的外形需要饱和正气,不能七扭八歪。玉料的纯度也必须要高,一般情况下做人物件的玉料不允许出现绺裂和杂质。假设雕刻一美女,美女的脸上出现玉花和黑点,那就是败笔,不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在制作工艺上,人物件的要求也很高,创作者需要对人体结构、身体比例有精准的掌握,对塑造的人物神态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在雕刻时达到传神的目的。人物题材制作的高标准和人文精神的传达两大特点让我感到极具挑战性,这也是我痴迷于人物题材创作的一大原因。

本刊编辑部:能否总结下您的雕刻风格以及您对创作中传承问题的认识?

游:目前来讲,我自己的作品,還没有自己的风格。到今天为止,我做玉雕十七年,对于玉雕来讲,还是很短的时间,刚开始师傅手把手的教,后来慢慢思想沉淀,也做出过一些堪称精彩的作品来。相较来说,我的技法已经相对成熟,但思考点还没有找到。一个人的风格在我看来不仅是刀法、题材以及叙事风格,更指其内涵和思想,就这一点而言,目前我尚未达到。《儒道禅心》是我近期所做的题材,只是我一段时间的风格。选择儒释道精神,因为它是我们的文化根基,玉石也是中国传承下来没有断掉的文化,所以我想找一些这两方面的深层次的结合。我现在也是在积累当中,一边学习儒释道的精髓,一边融入我的思考。

本刊编辑部:迄今您最满意的是哪件作品?他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游:还没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相对来讲最满意的是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奖作品《出人头地》,它在工艺上和意境的表达上有所创新。在工艺上,《出人头地》将圆雕、浮雕、西方雕塑元素融为一体注入玉雕,这种多种雕刻手法相组合的做法是我自己小小的创新。意境方面,整个作品以手把件的形式将两个人物向上攀爬的动作和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观赏者可以360°全角度观赏作品的灵动效果。传统上仅仅讲究画面精致、细腻的玉雕,在我的雕琢下显现了非同一般的动感。题材方面,我将过去创作的玉雕题材进行深入挖掘,将传统中还没有被玉雕挖掘的文化和精神,运用自己的理解与人文结合起来,在题材上有所创新(图3)。

本刊编辑部:您有独立风格的作品么?是如何确立自己的风格的?

游:应该说,目前我的作品只能代表我一个时期的风格,一个艺术家要最终确立自己的风格必须有大量的文化知识积淀和达到极致的专业技术来支撑,很多艺术家都是在艺术创作生涯后期才形成最终的风格。

我涉足玉雕行业已有十七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在上海研究玉雕。最初四年在家乡福建学习寿山石雕和台湾玉雕,从2003年起进入上海玉雕圈,见证了海派玉雕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寿山石雕对我现在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作品的艺术性,就体现在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中。2009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金奖的作品《无求》就是我个人人生观的表达,同时也是我想要追求的人生境界。2013年获得中国玉器百花奖的作品《悟》(图4),则表达了我希望做事、看事,多多思考、多多表现出个人的理解,也是在形式和内涵上一次突破性的尝试。风格,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从哲学意义上说,没有个性,就无所谓共性。一个玉雕人要真正完成从“工匠”到“大师”的飞跃和升华,一个玉雕作品要真正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而历久弥新,一定熔铸了创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旨趣,一定打上了创作者鲜明的个人印记,我们做玉雕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探索,使每一件作品都能融入自己的艺术灵魂,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独立风格。

传承所思

本刊编辑部:你认为玉雕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有哪些?

游:玉雕通过它有形的载体记录着当今时代的文明,成为了集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历史价值于一体的艺术品。从古至今,玉雕的记录作用卓然显现。例如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玉石相比其他石头拥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于是平,玉石上雕刻的圖案成为了历朝历代最具代表性的时代烙印。我们当代人可以从古代的玉雕中领略过去的历史与文化,我们的后代也将从所当代的玉雕中看到当代的文明与兴盛。

本刊编辑部:近年玉雕传承有何新的模式?

游:上海自“十二五”期间开始实施“首席技师培养选拔千人计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完善首席技师制度,发挥首席技师的引领带动作用。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对建立首席技师制度且有工作成效的企业,给予人均3至5万元的经费资助。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技能大师为带头人,开展攻关创新、带徒传技、交流推广等工作,符合条件的工作室可享受10万元经费资助。

本刊编辑部:请谈谈您以及您的工作室如何走好传承创新之路?

游:首先是注重人才培养,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我希望引进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知道服装、首饰、陶器其实是相通的,有些元素是可以被玉雕吸收的。以艺术史专业为例,比如弥勒佛题材,以前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理清了基本脉络,才能更好的将其涵义表达清楚。其次是提升综合能力,从传统角度来说,玉雕是小行业,多以手工艺人的作坊形式存在,拜师学艺是很漫长的过程。我之前基础就学习了五年,能独立设计制作至少需要10年。现在我也期待做这一方面的改革,打破传统玉雕行业的局限性,如培养人才慢、产能低、玉雕产品元素单一(题材、风格)等。这在另一方面也回到之前的问题上,现在想做的东西还没有完全做出来,风格还没有最终形成(图5、6)。

猜你喜欢

玉雕题材编辑部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