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中的设计实践
2017-02-15陈淑姣于凯
陈淑姣 于凯
[摘要]通过分析汉字、水与中华文明以及“水”字结构。将缺损的汉字挂片设计成装置艺术。表达保护水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采用图形会比意象组合,将与“水”相关的近二百汉字进行拆分组合的艺术设计。通过“水资源”装置艺术的强烈空间感、意境感和体验感。营造了水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的沉浸式感受,呼吁人们保护水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汉字;水资源;设计
水是万物之源,源远流长的水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2015“水&可持续亚洲”设计工作坊活动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之都创意研发中心举办。设计团队结合本国和地区的实际问题,围绕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进行艺术作品创作。
一、“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设计定位
水,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社会与发展,资源与能源,生活与生命,环境与生态,都离不开水的贡献。水孕育着文明,滋润着万物,养育着地球。没有水就没有中华文明。
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史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性是汉字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汉字强调自然的形态与模式,如水的甲骨文,像是蜿蜒的山脉中的溪流、河流奔腾而下、不时碰击河边的岩壁水花乱溅的样子,代表从山川上面流下的山泉(图1)。
古人不仅创造了象形“水”字,还利用形声、会意造字方法,创造了许多与水相关的文字。如一条船停在水岸边即为“泊”,江边落乌为“鸿”,眼睛流水为“泪”,水边徒步为“涉”等。形声造字法,是一种以类化的方式进行汉字创造的方法。古人利用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形声造字法创造了成千上万的新字,如“江、河、湖、海、溪、涧、泽、浇、灌、泣、沼、洼、洋、泥、泞、波、涛、汹、涌”等。
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而水结构则是文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水”没有了,那么许多字就不成字,正如如果没有了水,文明也将支离破碎。因此,设计团队将设计方案定位于“文明破碎”篇,用掉落的“水”旁文字,隐喻大地干涸,文明衰落,警醒人们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图2)。
二、“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设计策略
(一)设计思维
1.汉字构字思维的启示
中国汉字源于象形,长于状物,博大精深,具有完美的构造和审美价值。汉字不仅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取“人物之形、山川之形、草木之形、鸟兽之形”的实物象形直观构字思维,还有意象组合的图形会比造字思维。李丛芹博士在《汉字与中国设计》中指出:“汉字的会意字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不同象形字组成,会产生新的意象组合。会意字的意象组合是一种图形会比的方法。”在中国汉字构造中,象形字多是独体的,而会意字多是合体的。如会意字“采”,手摘花木,表示“采”;“湖”由“氵”、“古”、“月”三个独立象形字组合而成。可以看出,会意字主要是由具有独立意义的象形字组合而成,整体是一个字拆开后仍然是独立的汉字,具有既整“合”又可拆“分”的特征。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汉字是一种特定的意象设计符号,其会意合体字图形会比以及既整“合”又可拆“分”的构字思维给了设计团队极大的启示。
2.逆向设计思维的启示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反向思维,是对习以为常的事反过来思考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反其道而思之”。传统逆向思维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成功利用逆向思维而出奇制胜。设计团队在得到设计主题“水与可持续发展”时,考虑了很多方案,如,“设计制作巨大的水滴,给人们以警示”、“关上水龙头,保护水资源”等,这些方案均不能体现出强烈的设计效果。最后,设计团队提出“缺失了水,地球将会怎样”的逆向思考,顺着逆向思路探讨出“文明破碎篇”的新颖设计方案。
(二)注入观念
水资源保护关系着社会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创作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实现观众与作品的交流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设计团队选择立体化装置艺术表达。
装置艺术是以1910年马赛尔·杜尚展示的现成品艺术《泉》作为发端并不断发展的,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成品,运用直呈、挪用、拼置或错位等“陌生化”处理方式进行聚集、集合、装配的实物艺术形态,是当今西方的主流性艺术形式之一。装置艺术不仅用以传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观念,同时可以与社会问题相结合,从生态角度出发,体现环保概念。因此,利用装置艺术的观念性将装置艺术作为设计作品的样式,承载着水资源持续发展的观念主题。在充满意境感的现场,超强的视觉震撼、听觉触动将“水与持续发展”理念涌入人心,使物与人的交流变成全方位的交流。
(三)作品呈现
设计团队选择与水相关、富有寓意的成语有:饮水思源、上善若水、山穷水尽、大浪淘沙等;与水资源相关的诗词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藍。同时,利用汉字会意字的构字思维特征,将这些成语字词进行拆分组合。
根据场地大小和字体材料、视觉效果,进行了3D模拟制作,经过多次试验分析,确定200个汉字,制作成黑卡纸字模,每个字模高25厘米,宽25厘米,分别悬挂成3米高的条幅,48个条幅从四个层次悬挂下来,形成了泱泱文字流,完成了最终实物制作(图3、4)。
三、“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设计特点
(一)平面设计与装置艺术的融合
汉字作为平面设计造型元素的载体和主体,有许多应用的典范。如,在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中,设计师选用汉字“世”字为创意原形,表达了一家三口合臂相拥、同乐起舞的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中,设计师以汉字“京”为创意原形,创造了一个运动员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形。
王受之教授指出:“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础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符合视觉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品,达到准确的视觉传达功能目的,同时给观众以设计需要达到的视觉心理满足。”
由此可见,平面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纬度中。
装置艺术是“场地+材料+情感+技术”的综合展示艺术,在当今艺术潮流中正在蓬勃崛起,它的新异形态、实物视觉、空间意境及强烈的综合性张力都是平面设计所缺乏的。但与装置艺术相比,平面设计较少受空间环境的制约,而且与空间环境有着极大的兼容性。因此,将平面艺术与装置进行优化整合,促使它们优势互补,开发新的艺术生命力。
“水与可持续发展”的汉字挂片装置艺术设计中,设计者以“文明破碎篇”的平面设计为基础,把缺损的汉字平面图形作为主体媒材做成装置,利用多样汉字对空间进行分割、布局、重组,光影投射、图像叠加,使平面的汉字图形设计全方位立体展现,同时,使艺术空间变得更为完美、生动、有趣,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汉字文化内涵。
随着人们的审美诉求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应用,平面视觉形象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寻找跨领域的表现形式和工具。“水与可持续发展”汉字挂片装置艺术体现了传统信息媒体的平面设计和现代艺术中的装置艺术,在遵循共同的发展规律的同时,相互借鉴、兼收并蓄,成为新的多维视觉效果的图形图像,为平面视觉设计开启了新的想象大门。
(二)拆分与意象组合的表达
意象组合是一种图形会比的方法,在甲骨文中,这种图形会比意象特征很明显,如人手持戈自然联想为动“武”;“明”字由日和月两个字组成,有日有月当然明亮。对于不太容易表达的抽象观念,用图形会比方法的意象表达能使人们很快接受和理解,体现了其联想、暗示的功能。在运用汉字进行设计中需要采用与设计内容有某种意义上联系的图形或符号,借用会意字的图形会比的意象组合,达到从意义的合成到意义的转换,使人们很快接受和理解一些抽象观念。
装置艺术利用影响人的不同心理的视觉元素如色彩、光源、材质、空间等,使用分割、拆解、组合、并置等手法,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新的面貌与意义,通过物化作品来传达自己的观念、精神和信念。
“水与可持续发展”的汉字挂片装置中,基本元素是“字”,“字”赋予“平面”,“平面”构成三维空间的“体”。设计者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文字的图形符号“水”旁拆分,将众多的不同大小文字进行重叠、并置以及光影投射,在一个大的立体空间里形成一个新的文明缺失的意象组合,具体形象和抽象内涵融为一体,表达了人与环境的矛盾,需要人们审慎思考人类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进而充分表达了水与汉字、人类文明与自然意象之间的关联,当观者驻足时,无法不对那巨大的缺损的汉字流产生深刻的意象联想,对环境、自然、个体、社会与秩序等现象产生思考。
(三)光影与意境的体现
光影效果是设计师必须始终把握的关键。设计者利用定点光源的照射,透过汉字流呈现出长、宽、深三维空间效果,将汉字图形从单一平面的视觉形象中解放出来,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感染力。各个字体及其投影有着图形的叠加和覆盖、明暗色调的渐变和混合,形成了视觉上的律动美感。这种新奇空间的营造,强调与主题融为一体的随性表达,体现了感知实体本身的亲切感,必将引起观者自身产生新视觉、新知觉感悟,并借助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强化经验,在主观上进行景观再构造。
“水与可持续发展”的汉字挂片装置艺术设计通过空间塑造呈现出的汉字流注的意境感受,镂空、下垂、光影投射等设置,使得整个空间有着强烈的黑白、虚实对比,既传统而又现代的空间对比更好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同時,“水与可持续发展”的汉字挂片装置艺术设计带给人们三维空间的体验,近平真实触摸,动感的音乐,加强了艺术本身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通过投影、掉落的水滴来强调水与文明的关系,让人们直接体悟了水与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利害关系。
结语
“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应用实践中将汉字和水文明贯穿在装置艺术中,突破了单一平面的束缚,以装置艺术空间形象而显示出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诠释了水与可持续发展更深远的内涵,展现强烈的人文情怀,表达沉浸式的体验感。当然,在这种相互融合的设计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材料、工艺生产等问题,而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用汉字来探讨水资源相关问题,以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加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