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导入技巧 让课堂“活”起来

2017-02-15黄正芳

名师在线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注意力信息技术

黄正芳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江苏张家港 215632)

引 言

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导入起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教学艺术的起点。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展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虽然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不能以此说明一堂课的优劣,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而应把它贯通到整个课堂来进行判断。有的导入构思设计得非常精致,在课堂上创造新的风格,但往往效果不是很好,甚至有些起到了相反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它不是一节课教学整体的一部分,而是课堂教学外的粘贴物。只有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重要作用的导入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作用甚微可以考虑重新设计或去除。而那些能配合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顺利进行,有助于实施教学的导入,即使设计很简单,哪怕只是一个字,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导入。那如何优化导入技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学生兴趣导向

信息技术教学有个问题,就是学生对“操作技能”无兴趣,所以,课堂学习气氛并不浓郁。这时,我们就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导入来应对。一个优秀的导入,能瞬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开启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

教师设计的导入,要贴近学生的内在需要。孩子们一开始做一件事情,大部分是出自娱乐的需要,此时他们活动的动力就是娱乐,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从而充满兴趣。到了下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就可能减少或者不会以游戏娱乐的方式出现,这时,这就变成了学生较为理性的追求或者爱好。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你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能使学生期待着在你的课堂上有所创造,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应当引以为荣。”

二、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因素,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状态。动机来源于需要,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学习的需要。需要是人内在欲望的一种体现,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学生学信息技术,到底要干什么?学生在初始时往往不一定完全明白,或者认识不够,在早些时候人们只是为了满足认识计算机的好奇心,其学习动机不是很显著。而现在有不少人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服务于其工作和学习,其学习动机相当明确。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适当地矫正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导入,可以从生活现实着手,引导学生生活中应用的需要,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新动机。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把学习和生活以及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有效提升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例如在讲授《初识机器人》一课时,我给同学们观看了让人心情截然相反的两段视频。观看视频后我的导语是:“在观看天津港大爆炸和灭火机器人的两段视频时,你在想什么?当老师看完第一个视频的时候,心里非常难过,难过的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和被困的人们奋不顾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战士们的意志如钢,再想想自己现在幸福的生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而第二段救火机器人的视频让我坚定了努力学习,开拓创新的信念,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可爱的战士做一点贡献!”本课以视频导入,设问激活思维,再以自己的观看感受,让学生思考今天的幸福与可爱的战士们的关系,产生崇敬和自强的情感,并由此产生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动机。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有的放矢,要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灵。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动机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导入。优秀的课堂导入,更多的是讲究它的艺术性,有艺术性的导入才更容易让人接受和感染。

三、强化学生学习注意力

学习跟做任何事情一样,不仅需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还需要对所做事情的高度关注和集中。认真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在上面,从而大大提高成功率。这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有效,而且对人的健康品格的形成也十分有益,对人的事业成功也有很大帮助。注意是对某个对象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是我们认识和发现世界的前提。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精神上极度亢奋,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智力能得到最大可能发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艺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兴奋感,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对象上,让思想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上Scratch《红外感应器的应用》这课时,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在同学们进教室前我在门口设置了红外感应装备,当学生进机房的时候,红外线感应到后会发出“欢迎来到机房”的提示音,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亲身体验,学生就会在上课的时候,对老师的讲解内容格外注意。这种注意力也会比较持久。注意力持久了,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印象,这样在自己尝试制作的时候就不会没有方向,不知所措。

四、注重学生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某个知识点或技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后继学习产生影响。根据影响,学习迁移分为多种形式:正负迁移、顺向逆向迁移、特殊与一般迁移等。就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功能而言,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产生正迁移、顺向迁移以及特殊迁移,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正迁移和顺向迁移都是指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等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特殊迁移是指学生学习类似材料时具有适用性。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知识或经验,使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加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上PPT的《插入图片》导入是这样设计的:我准备了三张图片,不是一上来就介绍如何在PPT中插入这些图片,而是请一位同学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插入到我准备好的Word文档的适当位置,然后利用PPT和Word的共通之处进行讲解。

教学实践证明,只注重知识点与技能的教学,看似节省时间,往往效果不是很好。教学如果只是知识的传递、记忆、复制、反馈,可能无法有效地组织成功的教学过程。学生是有感情、有思想、很复杂的行为个体,而不是收录播的机器,他们是不是能跟上教师的节奏,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取决于许多因素。就跟人际交往一样,多数人喜欢比较委婉的、有铺垫过程的、有适宜情境的交往,这样的过程往往对交往是否成功起重要作用。

结 语

教学导入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课堂的起始点,也是阐述课堂中心内容的重要一环,是一个完整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教学导入、新授、评价、总结等方面相互影响,紧密相连,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l984:61-62.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4-135.

[3]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注意力信息技术
让注意力“飞”回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