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阅读文本解读 提升英语阅读教学

2017-02-15管海峰

名师在线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篇损失词汇

管海峰

(江苏常熟外国语学校,江苏苏州 215500)

引 言

文本解读是作者、读者与文本三者之间视界相融的过程,而阅读教学则相应地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赋予静态的已有知识以动态的激发,为新知识增长做准备,是其面对新问题,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产生情感和思维共鸣的过程。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的角度和深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为此,本文尝试通过以解读2016年江苏英语高考阅读理解C篇,即从理清结构获取文本清晰脉络、梳理细节获取人际情感意义、评价文本鉴赏语篇表达内涵三个维度来深化阅读文本解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英语阅读教学。

下面就2016年江苏英语高考阅读理解C篇(下文简称例C)为例,从三个方面阐释深化阅读文本解读。

一、理清结构获取文本清晰脉络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透视作者谋篇布局的要领,是辨识文本主旨发展脉络的重要依据。大量研究表明,引导学生对文本结构的阅读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意图的把握,提升阅读的有效性,从而更易于从宏观上理解文本,而不是一些孤立的细节描述或观点的堆砌。

[例C]文本前三段作者介绍了厄尔尼诺现象的由来和特征,总陈厄尔尼诺有利有害,并分别例证;第四段承上启下,再陈述降低风险的预防性资金使用甚少;末段直陈预防性工作可以减少损失,继而得出应该未雨绸缪减少损失的论点。

教师在深化文本解读时,引导学生理清结构脉络,获取文本意图:敦促我们为可能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未雨绸缪,从而对于考生正答率不高的第64题即可迎刃而解。通过对文本结构的分析,新信息与学生背景知识相互作用,再现作者的写作思路,避免了学生滞留于片段信息的陷阱里,呈现了文本真实意图,因而使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了然于胸,也明确文本的重要命题。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尽管遇到的文本不尽相同,但是文本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有层层递进型的,有一枝独秀型的,有从现象到解释型问题型的,等等。因此教师在阅读文本解读时,可以采用各种图形结构进行解读,使得英语阅读教学不只是一味地单词布阵,就可以获得理想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二、梳理细节获取人际情感意义

Clair曾说过“说话者总会表明他相对于受话者而采取的定位,表明他对所说话语的态度”。语言从来不是中性的,而是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的。阅读理解是复杂的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本作为信息思想的载体,传递着人际意义,表达着作者的态度,表达着作者与读者的角色关系。

[例C]Simpleimprovements to infrastructurecanreduce the spread of disease.Bettersewers make itlesslikelythat heavy rain is followed by an outbreak of the disease of bad stomach.Strongerbridges mean villages areless likelyto be left without food and medicine after floods.Thoughthe relationship may not be causal, helping divided communities to prepare for disasters would at leastreducethe risk that those disasters are followed by killing and wounding people.Sincethe poorest are least likely to make up for their losses from disasters linked to El Nino,reducing their losses needs to be the priority.

该段共有6句,前三句每句第一个词就是显性词汇,每一句中都包含模态词汇(加粗斜体表示),即基础设施的简单(Simple)升级改造可以(can)减少疾病的传播;更加完备(Better)的下水道保证了大雨过后不可能(less likely)再有肠胃疾病的发生;更加坚固(Stronger)的桥梁确保在洪灾过后不再发生(less likely)缺食少药的情况。三句话很明显地向读者传递了信息:对于减少厄尔尼诺引发疾病带来损失的期盼。文章最后一部分又是通过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与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来亮明观点即减少相关损失是头等大事,应未雨绸缪这一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该段reduce(用下划线表示)这个主旨词出现了三次,也说明了作者对于减少损失为抓手的态度与期盼。

在阅读教学课梳理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表达作者感受、态度观念、价值取向的词汇,细嚼慢咽,去体悟和参透作者的写作态度与取向,进而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共赢,丰富自己的经验与理解。

三、评价文本鉴赏语篇表达内涵

理解语篇意义,领会语篇深层内涵,赏析有效表达意义所借助的语言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用英语有效地交流。就此文本而言,可以向学生解读在阅读科普说明文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人际意义时,因其表达形式丰富多样,鉴赏资源在结论部分相对密集,可以围绕词汇系统鉴赏,进而体会作者表达方式与意义,洞察内涵。

[例C]作者融入社会方面价值的思考与判断,为了向目标人群(普通读者或者是政府官员)说明未雨绸缪,减少损失的重要性,在文本中前三句句子主语使用一个can,两个less likely辅之于动词变化构成文本,提出了做好平时预防性工作即可收效的理念,而不是通常使用表强硬语气的should等情态动词词汇。措辞与普通文本在推荐理念很明显的强烈色彩不同,和谐又合理地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可谓柔中带刚,字字有声。所以行文至末,应未雨绸缪,减少损失为首要任务的观点也就水到渠成。这样的表现形式在英语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借鉴:文本因目标读者不同,构建文本时应注意妥帖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以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在设计学生倡议绿色环保的Project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写出了这样的三个句子:(1)Simple improvements to the facilities can reduce the impact the poisonous gases release has had on the community.(2)Better recyclable devices make it likely that the discarded plastic wastes when burned are threatening our health.(3)Better awareness mean our environment are less likely to be destroyed by our human beings.

如此,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时学习文本中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找出信息和观念方面的典范,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理念与新观念结合起来,提高综合素养,因而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结 语

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应发掘、加工、组织、深刻挖掘文本信息,深化阅读文本解读,才能提升阅读教学,才能使阅读教学变得有厚度、有深度、有温度,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1]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5(16):7.

[2]韩炳华.对话·合作·共享[J].江苏教育,2016(3):72.

[3]Halliday, M.A.K. &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猜你喜欢

语篇损失词汇
少问一句,损失千金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