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爱家乡山和水》案例分析

2017-02-15

名师在线 2017年7期
关键词:爱家乡城门方言

丁 雯

(江苏南京市将军山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我爱家乡山和水》是品德苏教版二年级新教材,我有幸在2017年12月8日承担了这篇课文的试讲任务。这篇课文分“我的家乡”“家乡的山水”和“家乡的故事”三个环节。我把“我的家乡”和“家乡的山水”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家乡的故事”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活动:我的家乡真美

试教教案片段:老师最喜欢家乡的一座山——将军山(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家乡的什么风景?把你课前画的画、拍的照片在小组里分享下吧。生1:这是牛首山,我去过这里。这里的树木特别多,空气清新。特别是牛首山上的塔,它非常高,你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生2:这是百家湖,这里有个凤凰台,上面有三只凤凰。下面的广场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来玩。生3:这是我家门前的小池塘,我觉得它很美。师提问:家乡的美景让人喜爱,你的家乡还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呢?

修改教案片段:老师最喜欢家乡的一座山——将军山(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家乡的什么风景?把你课前画的画、拍的照片在小组里分享下吧。生1:这是牛首山,我去过这里。这里的树木特别多,空气清新。特别是牛首山上的塔,它非常高,你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师:看来你对牛首山的塔印象深刻,能不能简单介绍下。生1:这座塔有九层,很高。我爬上去花了20分钟。师:听了他的介绍,小朋友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2:听了他的介绍我了解到牛首山的塔又高又大。生3:我虽然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但是听了这个同学的介绍,下次我去牛首山的时候一定要爬上去看看。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下我们家乡的牛首山塔。生4:牛首山的塔真雄伟!

简析: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环境美。由于所教学生是二年级,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谈“景点”,泛泛而谈,最后对什么都留不下印象。这个环节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他们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教师借助学生说的资源进行“深挖”:通过他的介绍,你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在认真听、仔细看,互动交流后才能对家乡的“美”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感受。

二、活动:家乡的歌

试教教案片段:(过渡)家乡的故事如此吸引人,我们的家乡还有动听的歌呢!

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用方言读)。师带领学生先用方言齐读,读后让一小组上台玩“城门、城门几丈高”的小游戏,其他学生继续用方言齐读。

江苏名歌《茉莉花》。播放《茉莉花》,生欣赏。

修改教案片段:(过渡)家乡的故事如此吸引人,我们的家乡还有动听的歌呢!

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用方言读)。

师带领学生先用方言齐读,读后让一小组上台玩“城门、城门几丈高”的小游戏,其他学生继续用方言齐读。

游戏后,师问:你们为什么笑得这样开心?生1:因为这个“城门、城门几丈高”的儿歌的内容好玩,游戏更好玩。我之前都没有玩过这样的游戏。生2:我妈妈以前跟我说过这个游戏。我妈妈小时候不像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电子产品,她们有空就会和院子里的小伙伴玩,玩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游戏。生3:我爸爸也跟我说过这个儿歌和游戏,这可是我爸爸小时候珍贵的回忆呢!师:南京的童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它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珍贵回忆呢!而且这个回忆还会延续,你看,今天你们也很喜欢它,不是吗?

江苏民歌《茉莉花》。播放《茉莉花》,生欣赏。

师:茉莉花你们见过吗?生1:见过,我家就养了一盆。它的花朵是白色的,香气很浓。生2:茉莉花的气味非常好闻,我家就有茉莉花茶。妈妈非常喜欢喝。师:茉莉花在我们江苏非常常见。看来,茉莉花不但小朋友们喜欢,大人们也喜欢。那这首歌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喜爱,你们知道原因吗?生3:我猜大家一唱这首歌就想到了茉莉花的美和香,所以就很喜欢。生4:这首歌唱歌的演员声音好听,听着这么动听的歌就像闻到了茉莉花香味。师:你们说得真好,想象着美丽的茉莉花才能唱出它的美好。《茉莉花》这首民歌唱出了江苏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简析:学生在说一说、唱一唱、听一听后不可能立刻对家乡独有的文化有深刻的感受,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品德课的教学环节应多一些对资料内容深层次的感悟、探究,让教学资料用得更有价值。

三、案例反思

1.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追求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是起点也是基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精加工,充分挖掘品德教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在设计“家乡的山和水”这个环节,考虑到二年级孩子对名胜古迹的了解有限,老师就应引导孩子介绍身边的山山水水,哪怕是小区里的小桥、小池塘都可以介绍。为了达到“喜爱家乡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这一目标,教学中老师对孩子的介绍加以“挖掘”,突出小桥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小池塘里留下了小伙伴的欢声笑语;在家乡的高山上看到了家乡的全貌等等。感受到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是那么可爱,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这样就完成了上述教学目标。

2.充分了解学情,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这一资源,使它成为活教材。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后,根据本班学生整体学习能力,选择可利用的校园教学素材进行教学。如教学“家乡的故事”这一环节,大多数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了大段大段的故事,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其他孩子也听得毫无兴趣。小组交流时,我发现了这一情况,果断让学生把资料收起来,让学生或简单介绍或找身边的有故事的小景点介绍。有个孩子就找到了学校的“翠微亭”,因为我们学校的校名是“将军山小学”,学校修建了一座与岳飞将军有关的小亭子。这个孩子就说出了这个亭子的小故事。挖掘出这个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后,我立即肯定并引导,孩子们找到了身边好多小景点的小故事。

3.教学过程中抓住生成资源并充分利用

品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若能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产点并加以充分利用,便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如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我问孩子:“我们这么爱家乡,我们能为家乡做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现在的我们太小了,长大再为家乡做贡献吧!”他的回答出乎了我的预料,但很明显他说出了一部分孩子的想法。面对这个生成的资源,我让孩子们采用“辩论”的方式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辩论中孩子们觉得很多事情等到“长大才去做”也许就什么也做不了,不如现在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爱家乡的小事,如捡捡垃圾、不踩草坪等。抓住生成资源,捕捉这不期而遇的精彩!

[1]李敏.积聚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2(08):84-87.

猜你喜欢

爱家乡城门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我爱家乡秋色美
我爱家乡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爱家乡
城门城门几丈高
虞山城门
城门苦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