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小学低年段学生计算失误的实践研究

2017-02-15

名师在线 2017年23期
关键词:竖式笔算口算

董 云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棠城学校,江苏南京 211500)

引言

在计算的练习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呈现偏弱的情况。据分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概念不理解、口算能力欠缺、算法算理不理解。针对以上现状,减少学生计算失误,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把握复习与创设情境的关系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前对前一课知识的复习巩固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前一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同时能够起到把先前的知识与后面知识相联系的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课。在学习新课之前,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营造一种轻松活泼、气氛愉悦的学习氛围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去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呢?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意义,无论是现实情境还是虚拟情境,都是为了让学生调动自己原先的学习经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创设情境不仅适用于教授新课,复习已经学习的知识也极为受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教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如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加减法算式?学生举例说出了:12-8=4,4+3=7,8+3=11。教师在学生列举的式子中需要重点强调“4+3=7”的算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紧接着,教师出示例题情境图,“大巴车有40座,中巴车有30座,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前面的问题找出规律尝试解决。这一做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计算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中的“形”和“数”有着千丝万缕、难以言说的微妙关系,如何能够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与体会其中的奥妙呢?那就不得不提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最为常用的学习活动——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活动具体主观、形象生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有趣,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它是目前计算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重难点的时候也使用得极为频繁,轻松地做到化难为简。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十几减9》时,举例:13-9,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教师首先提问:“13-9我们该如何做呢?”之后教师请同学借助道具小棒来帮忙。这时可以放手先让学生摆一摆,再展开交流。而不是直接告诉大家先拿出10个小圆片,整齐地放成一排,旁边再放3个。最后从10个中拿掉9个,看看还剩几个。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自己“教”的权利放手给学生,转换为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就是以自主学习代替教师的示范讲解。让学生在这种自我能动性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要在课堂上展现自我意识,课后还要进行反思,将课堂实践的过程与反思结果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发散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成为课堂“小教师”。

三、注重算理研究,优化算法

算法的多样化,不仅加深学生对于算式本身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例如,教学一年级《9加几》时,对于算式“9+5”,学生在仔细观察后总结规律,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用数数法,从9往后一个一个地数,数5个,就是14;有的用凑十法,9+1=10,再加4就等于14;有的用推理法,想10+5得15,9加5得14……这些不同的算法,需要教师及时地统一引导与归纳。如果没有积极地引导与归纳,仍是让学生用自己一贯的方式、方法去计算,就会给以后的多位数加法学习设置障碍。

算法的多样性是指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思考方法,自主地去讨论并发现算理的一个过程。当然算法的多样性并不是一味地尊重学生的计算个性,每一题都在提问是否还有别的计算方法,这样就会走入另一个极端,让学生盲目地跟从,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忘记去对计算方法进行一个系统的比较与归纳,梳理与鉴别。而这样最终还是导致学生回到了原点,大部分学生仍会按最初最熟悉的计算方法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得不偿失。

四、注重口算训练,勿出现笔算式口算

学生学习数学,计算能力是基本的数学素养。口算是能够正确计算的保证,也是笔算的前提。加强口算技能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减少失误的重要途径。其实在教学中,都会碰到类似的现象,当要求学生用口算的方式解答时,学生会采用笔算的计算方法,即,从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56-27=?”时,学生想:先用6-7,不够减,向十位借1,16-7=9;十位上的5借走后变成4,4减2等于2,合起来就是29(这是笔算的方法)。口算的算法是:把56拆成36和20,把36储存在脑中,27拆成20后,还剩7,再调取储存的36减7。即:56-20=36,36-7=29,所以口算56-27=29。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笔算只是呆板、机械地按照程序执行竖式计算的过程,而缺少内部的心智活动。而口算不仅要用眼睛仔细地看,还要动动小脑筋,这样的过程更多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操作程序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口算是放在心里的计算,第一要考虑的是计算的策略,紧接着根据需求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大脑在整个过程中都在进行快速运转,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因此,教师应加强算理与视算,让口算成为学生生活运用的好助手,并在口算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重视算理,沟通算法

算理是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只要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会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

例如,教学二年级《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时,“45+23=?”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处理算理与算法:首先利用情境引出“45+23=?”算式后,在教师启发学生还有什么不同的计算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呈现出摆小棒、拨计算器、口算分拆组合和列竖式四种计算方法。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感悟的能力,无论是拨、摆还是算,所采用的原则都是“相同数位相加”,这是学生理解竖式的书写形式的关键。当学生理解了这个道理,他们也就掌握了竖式计算方法,也更乐于接受竖式这种抽象的计算表达形式了。

结语

开展计算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形成基本计算技能,而要切实重视对计算原理的理解、计算方法的解释和计算结果的反思。

[1] 华丽芳.从典型错例看计算教学中的缺失[J].小学数学教育,2017,(06):43.

猜你喜欢

竖式笔算口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竖式填数
口算 笔算 估算
调换数字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