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精细化合作研究

2017-02-15

名师在线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成员小学生

王 甜

(江苏宿迁沭阳南洋学校,江苏宿迁 223600)

引 言

2011年教育部编制并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的标准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趋势、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媒介的不断更新给语言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转变的背景下,对人类语言运用和文化选择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针对语文教育的发展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改的深入,对小学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目标。

所以,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成为广大课堂上被教师采用的教学行为。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方法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的学习,规则以偏概全不够科学详细,对于调动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够民主化,忽略学生内心要求。对此,以学生为本、科学合理的精细化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则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兴起的教学策略,其能够改善课堂气氛,以互助的形式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可促成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小组合作学习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可以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交流的课堂学习气氛,通过小组合作的推动作用,调动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小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思维的创新和跳跃,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作用不高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整堂语文课堂的讲授者,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授课时,其引导作用并没有完全被取代,在进行小组合作时要确保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在课堂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时,关注时间和内容的控制,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变化,有些学生讨论过于激烈意见不合容易产生争吵,而有的学生完全不参与到讨论中。

目前在很多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其引导者的地位,将课程任务下发之后,让学生自主讨论,静观其变,导致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毫无头绪,看似围在一起进行分析,实际仍在独立思考,最后在公布讨论成果时,展现的并不是集体商议的成果而是部分成绩优异者个人的见解。其过程中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很被动,成为被大家忽略的组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最为活跃,致使小组成员差异越来越大。

2.没有完整贯穿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中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自我拥有独立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合作的形成,所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也要关注形成合作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课堂教授单元板块中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始终的,教师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后,对于小组学习的全过程都要参与到位,课前的布置任务详细结合授课内容让学生做到课前的充分准备和扩展。课中在小组公布合作学习成果时,教师要给予评价和激励。课后在作业布置后,小组成员相互监督、互相帮助完成课业任务时教师也要定期考核评价,在一个科学的时间让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目前许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注重了某个阶段,没有及时地评价和考核,未做到整体和个体结合,评价了小组没有提及个人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落差,降低其学习的自主性,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养成。

三、开展小学小组精细化合作学习的策略

1.科学合理安排合作小组

我国的班级人数普遍居多,一个班级有50人左右,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小组成员分布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群体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小组成员分布之中,班级男女生性别比例、家庭状况等因素也不可缺失。只有公平合理才可以构成小组之间成员公平竞争,实现共赢的基础。例如:根据心理学对小学生发展的分析,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成员的最佳人数是4-6人,成员分布上优势互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缩短差距。

2.落实考核激励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通常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组成,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小组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努力过程之中良好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之间竞争。例如:考核可以通过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评价来实现。透过他人的角度看待自身的不足,可以帮助个人不断反省,提高自己的能力。小组间的互评也有利于组员树立团队荣誉感,增强集体责任意识。教师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运用激励机制定期对表现良好者和小组进行奖励,增强了小组成员保持成绩并不断努力进步的劲头,也营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极佳气氛,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3.注重民主,培养团结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师也应注重学生为主的课堂,更多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关注学生的民主培养。目前许多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假民主、不民主、少民主”的现象。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从小培养正确的民主意识极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在一个团队中进行,有意无意中小组全员努力的过程中可以灌输团——队责任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从小全面发展。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中有这样一节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描写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在北海泛舟的场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在学习完整篇课文之后,老师带领大家学唱歌曲,讲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余时间组织班级看《祖国的花朵》少儿电影,陶冶小学生的爱国情操,或者出游划船,让大家在划船的乐趣中切身体会团结的力量。

结 语

在国家新课改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采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将小组合作学习贯彻课程学习始终,及时发现在课堂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不断改善、改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扩展小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小学生语文学科的成绩,树立民主合作和团队意识,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尹仲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5(12):112.

[2]刘嬿.享受幸福的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黑河教育,2016(01):76-77.

[3]刘金平.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精细化合作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03):66.

[4]赵希芳.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学苑教育,2013(14):36.

[5]万大康.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青春岁月,2016(11):148.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成员小学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