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
2017-02-15厚强敏
厚强敏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小学,甘肃白银 730900)
一、开放式教学法
1.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帮助小学生融入教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开放式教学法通过多样化问题、导语等内容的应用,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会发生相应提升。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并不具备这种作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提供不同的可能,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目的。
2.开放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
从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开放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学数学知识难度方面。与小学教育中的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知识的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该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紧张、不愿意学习等问题。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2)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性要求方面。就一道数学题而言,改变已知条件、增加条件等措施的应用都会使得该题目的答案或解题思路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小学数学学科的这种创新性要求。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开放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开放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提问的开放
提问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检验学生听讲情况的重要方法。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分配在课堂提问设计准备中的时间较少。因此,提问环节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完成开放式问题的设定。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体积》这节课之前,让学生观察老师用三个同样大的粉笔盒横着排放与竖着排放的过程,尝试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汇报并说明:横着一字排放长变了、宽和高没有变,体积变了或是宽变了、长和高没有变,体积变了;竖着叠放,长和宽不变,高和体积变了。这样,学生在不经意的活动中明确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为学习新知打下牢固的基础。相对于传统提问方式而言,这种问题设计方式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会发生显著提升。
2.评价的开放
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遇到挫折。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因此小学生通常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当他们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通常无法摆脱这种困境,因此其后续数学学习活动质量会受到相应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将开放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环节中。例如,当学生在20分钟后仍然没有得出某道数学问题的答案时,教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解答思路概括出来。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快速地将学生学习思路无法解决问题的原因分析出来。当学生描述完之后,教师应该利用开放式的激励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的思路正是这道题目的正确解决思路。这道题目本身的数字较大,所以这个思路需要的计算量比较大。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现在你愿不愿意为这道题目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开放式评价语言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丧失。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相对于封闭式、直接性的评价语言而言,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评价方法。因此,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会为学生在中学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练习的开放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项系统性的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环节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他们习得各类数学知识,而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课余环节的辅导练习实现应用目的。从我国目前小学生的数学课后练习过程来看,某些教师对练习题目设置的重视程度不足,这种现象间接对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将开放式教学法贯彻在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环节中,使得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完美融为一体。
(1)条件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进行如下练习:六年级二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的三分之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五十,男生有多少人?请选择合适的条件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再如: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后,可提供一些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让学生自主选择所需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的开放性。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编题练习。从编的题可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种反馈。再如: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分数、百分数问题。学生就可以提出如: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全班的百分之几?等问题进行练习,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3)思路的开放性。学生不能被禁锢在课堂上,应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练习,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整理各种所需求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例如,教学第十二册《比例尺》的知识后,我让学生每人带来一幅地图,通过阅读地图的比例尺,让学生说说地图中比例尺的含义;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两地的图上距离去求实际距离。通过一系列的开放性、随机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所学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如学习了“包装的学问”后,让学生为我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①有 4本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②若有8本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忽略不计) 让学生通过回家亲手实践、分析,写一个最佳设计方案并说出理由等。这些练习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解决。
结 语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开放式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拓展。
[1]林雅嵘.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6):163.
[2]吴晓凤.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J].赤子,2014(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