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某些专题史研究之审视

2017-02-15田可文留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乐史论文音乐

田可文留生

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某些专题史研究之审视

田可文留生

1980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均有突飞猛进的进展。研究者们在音乐史料的发掘与整理、音乐史实的考证与梳理上,都取得许多的成果。文章通过对音乐教育史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研究、声乐创作史研究、器乐历史研究等板块的研究现状的回顾与检视,以期更好地认识本学科的研究格局。本文认为近年来研究视域的融合和多元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创作史研究上有所停滞和不足。

20世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题史研究;审视

作为学科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上将其定格在1958-1961年“大跃进”的历史语境中,以1958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提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提纲(1840-1949)》编写计划并于当年底基本完成为一个“界标”。此后两三年时间里,全国凤毛麟角的近现代音乐史家们投入了紧张的梳理史料与撰写文案中,于此时机京、沪两地导演了一出“双城记”,先后以油印方式内部刊发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现代音乐史(1919-1949)》(1959)、中央音乐学院汪毓和编写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61)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李元庆、黄翔鹏统修成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讲稿(1840-1949)》(1961),此外还有资料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看资料》(15册,约340万字),正是上述成果形成了本学科的初创时期①周青青等:《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122页。。后来,经由1961年与1962年文化部召开的两次“音乐教材审议会议”,在1964年确定将汪毓和编写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作为中央音乐学院试用教材。尔后,中国大陆陷入十年浩劫的深渊中难以自拔。1978年5月至1979年3月,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由政治权利的交接者们发起了一次久违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复苏,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

自1980年代始,在文化部与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发起、组织下,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兴城召开了中国音乐史的座谈会或研讨会,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值得纪念的是,在1985年的南京会议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音乐史学会,“标志着此学科的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②戴嘉枋、张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在新时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26页。。细数起来,无论是一再修订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③汪毓和先生编著,自1984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此后于1994、2002、2009年三度修订再版。,还是在世纪末引发音乐学界思想震荡的《中国新音乐史论》④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于1998年由台北耀文出版公司发行,2009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发行增订版。,抑或是体例独具一格的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2009)和有着时代特征的居其宏《共和国音乐史(1949-2008)》(2010),近三十年来所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著述正是在思想解放中寻求突破。从学科初创时期的音乐家及其作品研究、革命音乐研究,进而广布及音乐教育史、中外音乐交流史、城市音乐史、作品风格史等方方面面,研究领域逐步扩展。某些以往被视为“禁区”、“边缘”的领域,也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譬如“文革”音乐史、海派流行音乐文化、沦陷区的音乐生活、外侨音乐家与中国音乐等议题。

一、音乐教育史的研究

20世纪初,学堂乐歌开始了我国主动接受西方音乐,也促成了中国近现代的普通音乐教育和后来的专业音乐教育。对音乐教育史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孙继南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2000)、《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2004)和伍雍谊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2010)。

零零散散的追忆和记述文章也比较常见,比如老辈音乐家对亲身经历学校的回顾⑤王震亚:《国立歌剧学校始末》,《歌剧艺术研究》1994年5、6期合刊,第82-84页。钱仁康:《国立音乐院和国立音专没有抛弃民族传统》,《音乐艺术》2007年第3期,第12-13页。陆华柏:《抗战后期的“福建音专”》,《音乐艺术》1990年第2期,第49-53页。曹安和《中国音乐教育的摇篮——从女高师到女子文理学院》,《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1期,第25-28页。。也有很多晚近的研究者通过深挖史料钩沉历史,譬如汪毓和对香港中华音乐院的研究,贾抒冰对清华国学研究院音乐事迹的调查,祁斌斌对女子高师学校的追寻以及孙星群等对“国立福建音专”的研究⑥孙星群:《国立福建音专史要》,《天籁》2007年第2期,第88-92页。关于福建音专的考述,此前主要有杨育强:《国立福建音专史纪》,香港光华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国立福建音专校史资料集》,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1988年。。

著名音乐家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是研究频率颇高的,特别是对民国时期李叔同、丰子恺、刘质平、陶行知、黄自等人音乐教育活动的论述,这方面的论著有杨和平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先觉者的足迹——李叔同及其支系弟子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2010)以及孙继南的《李叔同——弘一大师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2001)、褚灏的《养成“健全人格”造就“艺术的人生”——丰子恺的音乐教育思想》(2007)和《陶行知音乐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2001)等文章,此外还有很多硕士学位论文⑦如李雅宁:《学校音乐教育的先驱与开拓者——刘质平音乐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魏鲁佳:《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二、中外音乐交流史的研究

自从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西方音乐交流就已经开始了。音乐交流史的研究起于对长期在华外籍音乐家音乐活动的考查,这些人大多生活在中国的沿海开放城市,或为了谋生或为了传教,不可否认他们为西乐东渐作了大量的实践,如清末的海关总署赫德爵士、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的指挥梅百器、富华,流亡至上海、哈尔滨的犹太音乐家、白俄以及教会学校音乐家等人。海外的华人学者韩国鐄首先打开了研究的局面,发表了有关北京赫德乐队、范天祥、上海工部局乐队的研究文章⑧韩国鐄:《中国的第一个西洋管弦乐队——北京赫德乐队》,《音乐研究》1990年第2期,第43-53页。韩国鐄:《合唱运动先驱,中西音乐桥梁——范天祥其人其事》,收入《韩国鐄音乐文集(一)》,台北:乐韵出版社,1990年,第161-171页。《长城万里艺途遥,观音未助孤乐叟——阿甫夏洛穆夫的中国乐缘》,收入《韩国鐄音乐文集(一)》,台北:乐韵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181页。,不久大陆地区也出现了陶亚兵的《中西音乐交流史稿》(1994)、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1998)和张前的《中日音乐交流史》(1999)等历史时期跨度较长的专著,但是完全以近代中外音乐交流为研究专题的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平的外侨音乐史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者主要有汪之成、汤亚汀、王艳莉、李岩等⑨汪之成:《俄侨音乐家在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汤亚汀:《帝国飞散变奏曲:上海工部局乐队史(1879-1949)》,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王艳莉:《上海工部局乐队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李岩:《海费兹1931年冬季在中国》,收入《朔风起时弄乐潮——李岩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27页;《耒维思(John Hazedel Levis)沪、平演讲暨音乐会溅起的微澜余波》,《人民音乐》2001年第11期,第28-31页;《克莱斯勒1923年北京演奏会及相关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66-71页。。台湾学者黄均人1997年提交给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的博士论文《1842-1949年间来上海巡回演出的歌剧团》(Travelling Opera Troupes in Shanghai,1842-1949),也是一篇开风气之先的博士论文,虽然该文在“中国观众对来访欧洲歌剧团演出的反应以及欧洲歌剧团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上缺少关注⑩宫宏宇:《近二十年来海外有关中国音乐研究之发展与动向(上)》,《音乐研究》2008年第3期,第86页。。

相对于上述外籍音乐家的在华活动,传教士们的音乐传教活动并未受到学界充分的关注,但是近年来,随着视域融合和史观检视的深入,原本的研究范式与文化心态有所更新。正如宫宏宇对这一学术现象的分析那样,“有关传教士的研究,国内多年来一直受‘文化侵略’范式的影响,认为传教士来华是整个西方侵华阴谋的一个部分,传教士传授西方音乐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具体表现。”①宫宏宇:《近二十年来海外有关中国音乐研究之发展与动向(上)》,《音乐研究》2008年第3期,第90页。于是,被学术界忽视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议题受到关注,并且相关史实逐渐浮出水面。作为西学的直接传播者,传教士们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推动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有所关注。在中国大陆,这方面的研究早期的有刘奇《李提摩太夫妇与〈小诗谱〉》(1988)、汪朴《清末民初乐歌课之兴起确立经过》(1997)等论文。而孙继南先生的《我国近代早期“乐歌”的重要发现——山东登州〈文会馆志〉“文会馆唱歌选抄”的发现经过》(2006)和刘再生的《我国近代早期的“学堂”与“乐歌”——山东登州〈文会馆志〉和“文会馆唱歌抄选”之史料初探》(2006)则在学术上将“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上延到19世纪下半叶,而不是通常所认定的20世纪之初”,同时“对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在音乐教育上所从事的工作做出了客观的评价”②宫宏宇:《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上),《音乐研究》2007年第3期,第5页。。在学位论文上,主要有中央音乐学院袁昱的硕士学位论文《燕京大学音乐系历史研究》(2005)、华中师范大学周琼的硕士学位论文《论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引入》(2006)、南京艺术学院南鸿雁的博士学位论文《沪宁杭地区近现代天主教音乐考察研究》(2007)、首都师范大学张媛的硕士学位论文《浅论北京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2008)、中央音乐学院陈晶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以江南地区四所学校为例》(2011)。此外,杨民康教授在基督教音乐本土化问题的研究上也做出了成绩,如他的《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③杨民康:《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海外的研究在利用外文期刊资料以及传教士的回忆录、书信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其成果有梁永生提交给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论文《20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音乐的影响》④Yongsheng Liang,“Western Influence on Chinese Music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Stanford University,1994.,华裔新西兰学者宫宏宇提交给奥克兰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传教士、维新人士与西洋音乐在晚清中国之开端,1839-1911》⑤Hong-Yu Gong,“Missionaries,Reformers and 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Music in Late Imperial China,1839-1911”,Ph.D. Thesis,University of Auckland,2006.。宫宏宇通过阅读早期传教士的通信,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传教士都仅仅满足于把音乐当作一种辅助传教的工具,任其发展、自生自灭。他们中有些人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和审美的要求上都是有一定的追求的。有的传教士力求基督教音乐中国化……而有的传教士则表现出了对西方音乐体系的强烈偏好。”通过研读新教传教士于1867年在福州创办的《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宫宏宇认为“由于教会学校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视,到20世纪初,也就是‘学堂乐歌’运动兴起前,一些教会学校的音乐课程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如在上海的中西女塾,学音乐本科的学生不但得把自己的专业学好,还得学习音乐史、乐理、创作等科目,还得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音乐会”⑥宫宏宇:《近二十年来海外有关中国音乐研究之发展与动向》(上),《音乐研究》2008年第3期,第92页。。自2007年以来,宫宏宇用中文陆续发表了《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上、下)》、《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杜嘉德的乐理书系列与西洋乐理之东传》、《杨荫浏的传教士老师——郝路义其人、其事考》、《上世纪20-30年代部分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中国基督教赞美诗史:从早期传教士到现代本土创作》、《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盲人音乐教育——以安格妮丝·郭士立、穆瑞为例》、《艾约瑟与晚清中国盲人音乐教育》等卓有见地的论文⑦以上宫宏宇文章请见:《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上)》,《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第5-17页;《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下)》,《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第40-46页。《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黄钟》2008年第1期,第133-141页。《杜嘉德的乐理书系列与西洋乐理之东传》,《音乐研究》2009年第1期,第24-38页。《杨荫浏的传教士老师——郝路义其人、其事考》,《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46-54页。《上世纪20-30年代部分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5-23页。《中国基督教赞美诗史:从早期传教士到现代本土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40-144页。《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盲人音乐教育——以安格妮丝·郭士立、穆瑞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04-110页。《艾约瑟与晚清中国盲人音乐教育》,《音乐研究》2012年第2期,第31-36页。,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学者。

三、声乐创作的历史研究

声乐在20世纪的中国音乐史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社会价值,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如中央音乐学院汪毓和的《中国现代合唱音乐(1946-1976)》(1989)及其学生任秀蕾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2010),梁茂春的《百年风云百年歌——二十世纪中国歌曲创作发展脉络》(2002)及其学生杨虹偲的硕士学位论文《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2006)。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的《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1988)和《从体裁的嬗变消长看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1995)、中国音乐学院李西安教授的《新时期艺术歌曲回顾》(2002)以及作曲家秦西炫的《时代的发展与音乐创作的关系——20世纪我国歌曲创作一瞥》(2002)等论文也均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作为戏剧的歌剧,是跟着话剧的脚步踏入我国的,也是在时局与政治的双重选择下在中国发生发展的西洋戏剧形式。歌剧研究领域的成果,如居其宏的歌剧评论与历史研究⑧居其宏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结集成果是《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系列丛书,包括五部专著、三册乐谱、三盘光碟,2014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发行。,戴鹏海对歌剧史料文论的收集,刘再生对中国早期歌剧史料的挖掘与分析⑨刘再生:《歌剧〈秋子〉文本分析及其他》,《音乐研究》2010年第2期,第5-17页;刘再生、吴可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陈田鹤在近代两部同名歌剧〈荆轲〉创作中的特色与贡献》,《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4期,第63-77页。,戴嘉枋及其指导的学生对石夫歌舞剧创作的研究⑩戴嘉枋:《论歌剧〈阿依古丽〉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第35-45页;郭懿:《石夫改革开放初期舞剧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满新颖从文化学的角度探究歌剧中国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歌剧的诞生》(2006)等。此外,还有从女性主义角度、政治文化角度等方面的研究也颇为新颖①女性主义视角的论文有詹桥玲:《中国新歌剧中的女性意识》,《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第18-19页;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人民音乐》2004年第4期,第19-21页;詹桥玲:《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音乐研究》2005年第1期,第75-83页。政治角度的研究论文有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孟远:《权力与文化运作:歌剧〈白毛女〉的经典化历程》,《上海文化》2012年第4期,第50-59页。。在硕士学位论文方面,以陕西师范大学吕海霞的《“文革”前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2006),河北大学赵小林的《对中国歌剧的回顾与展望》(2007),福建师范大学王小宁的《20世纪中国歌剧对戏曲诸因素的吸收》(2003)较为突出。

流行音乐史研究近几年来渐被重视,著作类已有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2002)、孙蕤编著的《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2004)、尤静波的《中国流行音乐简史》(2015)、王韡的《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2016)等。金兆钧的著作是以1980、90年代的流行音乐(通俗歌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而孙蕤的著作则“集中在对歌星的生平介绍和歌词内容的陈述上,并且还存在对曲词作者创作特征及音乐作品本体分析薄弱等欠缺。”②高洪波:《2004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综述》,《中国音乐年鉴(2005)》,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53-72页。王韡在梳理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同时,以对唱片声响采样进行频谱分析作为创新点,他也是流行歌曲的演唱者。此外还有几位杰出的台湾籍学者,台湾大学沈冬教授的学生洪芳怡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天涯歌女:周璇与她的歌》(2008)一书,对周璇及其歌曲作了全面详实的研究和音乐分析,尤其是作者根据唱片所作的乐队记谱,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国语流行歌曲的编配也具有启迪意义。另一位台湾学者水晶(本名杨沂)的《流行歌曲沧桑记》(1985),追忆流行歌曲往事,品鉴上海三十、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的风格韵味,文中引述当年健在的流行歌曲亲历者宋淇、吴莺音、胡心灵、姚莉、陈蝶衣等人的口述历史也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期刊类文章主要有黄敏学的《洋场十里毛毛雨,仙乐百代满场飞——民国时期上海流行音乐产业及其当下意义》(2011)、项筱刚的《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2010)、施依秀的《现代城市与流行音乐文化》(2003)以及伍春明的《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商品特性与美学意义》(2009)等等。硕士学位论文方面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罗霄笑的《中国流行音乐商业化的萌芽——黎锦晖对流行音乐商业化的尝试和贡献》(2005)、河南大学王思琦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2001)、中国音乐学院孙小棉的《花亦犹香曲亦犹芳——陈歌辛及其流行歌曲创作初探》(2007)、山东师范大学贾崇的《陈歌辛流行歌曲研究》(2009)、河北大学王宇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曲研究》(2014)、上海音乐学院李胜伶的《黎锦光及其歌曲创作研究》(2015)等。

四、器乐创作的历史研究

研究钢琴作品的文献最为丰富,其中大多是学位论文,如魏廷格在1981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1915-1981)》③最早刊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集·音乐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卞萌在俄罗斯留学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④原文是俄文,后经卞善艺翻译成中文,199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蒲方的博士论文《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三个阶段》(2005)、南京艺术学院冯效刚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2007)等。

近些年的硕士论文或是对某一更为集中的时间段或是对某一作曲家的钢琴创作进行研究,如中央音乐学院张玮的《1979至1989年中国钢琴独奏曲创作初步研究》(2011)和湖南师范大学李婷的《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2002)。著名学者中,1980年代魏廷格先生对钢琴音乐的研究着力颇多,收入《魏廷格音乐文选》(2007)的《中国钢琴艺术30年回顾——略谈成果与缺失》、《丁善德访问记——“上音”早期钢琴教学及丁善德的钢琴曲创作》、《探求新的美的境界——评钢琴曲〈夕阳箫鼓〉、〈涛声〉》、《现代民族风格的优秀成果——评钢琴协奏曲〈山林〉》、《从中国钢琴曲看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系》、《汪立三的钢琴曲创作》、《江文也钢琴作品风格的变化》、《论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均是颇见功力的文章。

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目前尚不丰盛,著作方面尤其缺乏。钱仁平的《中国小提琴音乐》(2001)作为音乐欣赏丛书之一,兼顾了普及性和学术性,已经颇为难得。学位论文方面,福建师范大学陈习的硕士学位论文《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的初步研究》(2003)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2011)以比较全面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小提琴音乐的百年历史发展轨迹。武汉音乐学院张静的硕士学位论文《陈钢“红色小提琴”作品研究》(2014)则抓住了时代思潮下形成的独特风格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并作多角度的观察。

交响乐音乐创作的研究,主要有梁茂春、高为杰主编的《中国交响音乐博览》(2010),全书分为三篇,其中第一篇“中国交响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属于历史学的写法。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有李凌的《乐坛杂记——解放前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史话》⑤李凌:《乐坛杂记——解放前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史话》,《人民音乐》2002年第1期,第17-21页。、朱敬修《我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喜悦与思考》(2002)、王震亚《解放前的交响音乐》(2003)等。

以电影为载体的中国电影音乐,相关研究多不深入,期刊类文献主要有王云阶、朱天纬(执笔)的《新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综述》(1993)、曾田力等人合写的《百年中国电影音乐流变》(2004);也有批评性的如《新时期电影音乐发展的主要趋势》(1989);着重史料的如《默片时代的早期中国电影音乐初探》(2006);本体分析与艺术评价结合的有《以生命投入创作的作曲家——赵季平电影音乐初析》(1996)一文。年轻学人中,项筱刚的研究较为出色⑥见项筱刚:《带着枷锁歌唱——论“文革”时期几部电影音乐作品》,《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第90-93页;《“十七年”——中国电影音乐的“早春”》,《音乐艺术》2009年第4期,第79-88页;《从四部作品看新时期电影音乐的中国流派》,《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第93-101页。。但是也有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寥寥三四千字文章却要遑论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流变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相较而言,学位论文的情况要好很多,如中央音乐学院程兴旺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动画电影音乐艺术特征发展研究(1989年以前大陆部分)》(2008)⑦全文未刊,部分见程兴旺:《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53-62页;《简素丰盈流逸美,毕生影乐铸“童心”——吴应炬动画电影音乐艺术特征及其历史评价》,《人民音乐》2009年第5期,第48-50页;《中国动画电影音乐民族化问题的现代性反思》,《音乐研究》2009年第5期,第30-40页。、江西财经大学高祎蔚的硕士学位论文《新中国电影音乐风格的流变》(2010)、上海师范大学张子骏的硕士学位论文《浅谈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符号》(2010)等等。著作及文集类有王文和编著的《中国电影音乐寻踪》(1995)和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编的《中国电影音乐文集》(2001),前者分上下篇,其中上篇以历史叙述为主,下篇则是电影歌曲的欣赏与介绍,比较贴近教材的写作体例。

大量的学位论文中,有不少针对民族器乐创作研究的好文章,如中央音乐学院彭丽的硕士学位论文《探索一条中西交融的通道——论刘文金的民族器乐创作》(1998)和博士学位论文《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2006)、中国艺术研究院王英睿的博士学位论文《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2007),福建师范大学张晓娟的《建国以来二胡音乐的初步研究》(2005)和汪海元的《20世纪二胡音乐创作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2006)。海量的表演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固然讨论演奏技巧的更多,但也有注重史论结合的研究,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许嵩的《琵琶移植改编外国音乐研究》(2011)。

期刊类文章如冯光钰的《回眸20世纪中国现代民乐创作》(1999)、李西安的《我国民乐创作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格局的转型》(2002)、吕金藻《20世纪华人民族器乐创作回顾》(1994)、傅利民与郑毅生合写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与展望》(2002)。一般来说,这类研究的历史跨度较大,并且突出乐器改革与乐曲创作之间的关系,譬如《20世纪后半叶琵琶的三项重大改革》、《中国扬琴艺术发展五十年》、《20世纪笙的改革与笙曲创作》、《半个世纪唢呐音乐艺术的发展》⑧邝宇忠:《20世纪后半叶琵琶的三项重大改革》,《人民音乐》2003年第11期,第28-30页。李向颖:《中国扬琴艺术发展五十年》,《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第95-103页。范元祝:《20世纪笙的改革与笙曲创作》,《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3期,第96-103页。徐小明:《半个世纪唢呐音乐艺术的发展》,《人民音乐》2002年第8期,第29-31页。等论文。

结语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从无到有、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政治化走向学术化,经历了奠基、曲折、震荡,现在处于平稳的发展期。几代学人在挖掘和整理史料、考证和总结史实、辨析和反思史论、评价和分析作品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下青年研究者却也在史观检视、视域融合、方法多元等思潮下不断冲撞、寻找,并正在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趣味、历史观念和编纂模式。

自然地,回顾过往之成绩还应看到不足:在某些课题尤其是某些专题史、区域音乐史以及对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的译介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可做;在近现代音乐史学史及其史学理论的研究方面,还要进一步拓展;对民国报刊中有关音乐史料的整理正在丰富,但诸多研究多史实罗列,缺少新视角和理论上的建构性;对于民国时期唱片业发行出版的情况也不甚了了;对著名音乐家的作品与心态史关联研究,十分少见;在对区域音乐史的研究上,较为偏重大城市,而忽略了中小城市的音乐史研究。我们以往较为关注音乐家的生平与其音乐作品的形态特征等,而对音乐作品的传播史与民众对作品的接受史瞩目偏少。当下,中青年一代的学人引入音乐社会学的传播和接受理论,对学科建设是具有开拓意义的。但是,进来的近现代音乐史学位论文也有一种倾向,即偏向于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往往不敢触及音乐作品的形态分析,特别是当代音乐的创作史研究。并且,当下的音乐史研究在整体上缺少1980年代一批学者所具有批评性的眼光和理论勇气,富有见地的理论创新颇为少见,研究格局亟待打开。

因此,如今的学术环境更为开放,研究者有必要在夯实理论素养、音乐积淀的基础上,扩展学术视域,借鉴融合相关人文学科的理论成果。除了继续传统的研究课题与方法外,更要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历程进行社会文化层面的理性审视。

(责任编辑刘莎)

J609.2

:A

10.3969/j.issn1003-7721.2017.01.021

1003-7721(2017)01-0188-07

2016-12-29

田可文,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讲席教授(武汉430060);留生,男,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中央音乐学院2013级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戴嘉枋研究员(芜湖241000)。

猜你喜欢

音乐史论文音乐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音乐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