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办刊回顾(1987-1999)
2017-02-15蔡际洲杨婧
蔡际洲杨婧
《黄钟》办刊回顾(1987-1999)
蔡际洲杨婧
作者题记:2000年秋,因整理、总结编辑工作之需,我与音乐学系1999级本科生杨婧合作撰写了《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创刊简史(1987-1999)》一文。该文于2001年3月写成,但后来因故未刊。2016年秋,为纪念《黄钟》创刊30周年,副主编孙凡教授向我约稿。作为原《黄钟》副主编(1994—2002),自然也有想将这一段工作做点整理、回顾的意向。但因时间太紧,未能成文。今特将这篇旧稿稍作修改(2001年3月旧稿,2016年12月修改),并征得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杨婧的同意,以作《黄钟》办刊历史的一段回顾。
武汉音乐学院办学思想活跃。自建院至今,不但在艺术表演方面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乐坛上崭露头角、叱咤风云的师生,而且学术理论空气浓郁。作曲系在和声学、序列音乐、计算机音乐等方面的系列成果,为学院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音乐学系在以湖北民歌色彩区、长江中上游的地方小戏声腔系统、湖北随州出土的音乐文物、武当山道教音乐为代表的荆楚音乐文化研究方面,也已结出丰硕成果,更产生深远的学术影响。此外,学院还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如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器乐分支的主编工作等等。因此,学院被我国音乐界公认为“计算机音乐研究中心”、“中国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中心”等。同时,被授予为“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的院图书馆及其下属的音像资料部,高校独具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作用的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等也为教学、科研插上了理想的翅膀。⓪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便诞生在这样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自1987年创刊至今,她在全院师生、历届校友和海内外音乐学术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编辑部历届同仁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将一个创刊最晚的音乐学院学报,办成了一个在国内外音乐界具有一定影响和办刊特色,且深受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中文核心期刊”。如今,《黄钟》音韵远播,以其严谨、严肃的学术风格和积极进取的理论勇气愈来愈引人瞩目。
一
《黄钟》的创办,是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音乐理论的繁荣分不开的。进入1980年代以来,音乐学术界除了北京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的《音乐研究》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办的《中国音乐学》等大型学术理论期刊外,全国9所音乐学院已经先后创办了8家学报,唯独武汉音乐学院没有。这种现状,与武汉音乐学院较强的学术理论水平极不相称。“尽快把我们自己的学报办起来”,几乎成了当时全院上下一致的呼声。1986年,学院党委决定立即着手创办武汉音乐学院学报。著名音乐学家童忠良院长在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刊物名称以及编辑班子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同时,前任院长林路、副院长谢功成和广大师生员工都给予积极的支持,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经过大约半年的紧张筹备,《黄钟》于1987年春正式创刊了。①匡学飞:《初创的10年》,《黄钟》1997年第4期,第14-16页。
《黄钟》编辑部直属学院党委领导,是系处级行政单位。第一任班子由五人组成:匡学飞副院长任主编,音乐学系主任汪申申任副主编,作曲系主任彭志敏、教师刘健任编辑,余兰生任编务。以上成员除了余兰生外,其余的全部系兼职。
因工作需要,1989年第1期起,彭志敏、刘健不再担任编辑工作,由作曲系教师崔宪、音乐学系教师田可文任编辑(兼职)、余兰生为专职编辑兼做编务。1989年第3期,增加外语教师徐康荣为专职编辑,负责《黄钟》英文版和译稿的编辑工作。1990年第1期,余兰生不再担任编辑工作,增加音乐学系教师宋祥瑞为兼职编辑。1992年第1期,崔宪、田可文不再担任编辑工作,增加民乐系教师张祖金、音乐学系教师李幼平任编辑(兼职)。1993年第1期,张祖金不再担任编辑工作,增加民乐系教师胡志平任编辑(兼职)。
1994年10月,《黄钟》领导班子换届。由当时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周振锡教授任主编,音乐学系教师蔡际洲任副主编,刚从厦门大学硕士毕业的齐柏平任编辑兼编务(专职),兼职编辑为李幼平、胡志平、宋祥瑞、徐康荣。根据学院的红头文件,新班子从1994年第3期起正式接手并开展编辑工作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出版的《黄钟》1994年第3、4期上,署的仍旧是前任主编、副主编的名字。周振锡主编决定新任主编、副主编从1995年第1期起正式署名。。1996年春,齐柏平调音乐学系,自第2期起,不再担任编辑、编务工作。1997年第2期,增加音乐研究所教师孙凡担任编辑(专职)。1997年秋,编辑人员再次进行调整,自第4期起,李幼平、胡志平、宋祥瑞、徐康荣不再担任编辑工作,增加音乐学系教师孙晓晖③当时《黄钟》上署名时为“孙晓晖”,后改名“孙晓辉”。、臧艺兵、作曲系教师钱仁平、附中教师章滨任编辑(兼职)。1998年秋,孙晓晖赴扬州攻读博士学位,自第3期起,不再担任编辑工作。
以上可以看出,《黄钟》的主编、副主编相对稳定,编辑、编务则具有一定流动性。在目前编辑部的6名成员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2人,中级职称者4人,硕士以上学历者4人。担任过编务工作的除了上述的余兰生外,还有刘晓江、江波、刘夜、吴晓林等。此外,尚有部分音乐学系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编辑部担任过编务工作。如1993级的屠明、王志毅;1994级的郑敏;1996级的黎敏、张卓;1999级的杨婧等等。
二
作为一个重要的音乐学术期刊,《黄钟》有自己独特的办刊宗旨。
《黄钟》的编辑方针是:尊重写作自由、提倡学术民主;侧重提高,兼顾普及,重视音乐基础理论研究,探索艺术教育实践规律;密切关注音乐理论中的新学科、新观点、新动向,大力扶持音乐研究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对稿件一视同仁,严格要求,保证质量。
《黄钟》的主要栏目有:[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艺术]、[大学生研究生专栏]、[海外音乐期刊巡礼]、[音乐作品]等。《黄钟》最感兴趣的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楚音乐文化研究、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和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论文。
《黄钟》的栏目设置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变化过程。有些栏目前后命名不太一致,如有关音乐创作研究的栏目曾有:[作曲技术理论]、[创作技法理论]、[音乐创作理论]等不同称谓,自1995年以后统称为[音乐形态学];1999年以前各期的[音乐民族学],自1999年起改称[民族音乐学]④尽管“民族音乐学”这一称谓与《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的不符,同时音乐学界对该称谓的用法一直以来都存在不同意见。但是,我们发现其在来稿中出现的频次最高且在学界较为通用。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原则,故此采用之。;1980年代的[音乐学]栏目其实囊括了许多不同的研究分支(学科),如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等等。自1995年后,栏目逐步基本上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音乐学”的学科分类原则设置。这些栏目的变化是音乐学科划分日益精细的历史趋势所至,也反映了音乐学科发展的历史实际。
除此以外,《黄钟》还根据某种具体需要而设置一些特殊的“单列”栏目,如长期性的栏目有[海外音乐期刊巡礼]、[大学生研究生专栏]、[百家争鸣]等;短期性的有[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回眸]、[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术报告会专栏]等等。根据稿源情况,同时也是为了集中反映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信息,《黄钟》还采取发“专号”的形式诸如[研究生论文专号]、[现代音乐专号]等等。
《黄钟》的封面设计,在1997年以前每年均更换一次封面,风格较为“前卫”。1997年,根据学术期刊严肃庄重的“语境特征”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后各期封面样式开始固定下来。同时,根据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三院联合办学的情况,从1994年第3期起,在封面上加有“川鄂陕(SWX)音乐学院联刊”字样。
《黄钟》的出版在每季度第3月的25日,自办发行。订户除了全国8所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外,还有各省、市、自治区的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艺术)院、系的图书馆,以及各地的音乐(艺术)研究部门和文化馆站的资料室等等。
三
10余年来的办刊实践,《黄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一套办刊经验,主要为如下几点:
1.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
《黄钟》自创刊起,即以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而昭显于世。注重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是《黄钟》的一贯宗旨。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特别是新闻出版署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下达之后,《黄钟》的论文形式规范和编排格式也逐步完善。
1994年第4期(含本期)之前,《黄钟》发表的论文一般较少显现作者所在的单位的情况,只对个别作者或研究生的情况给予简介。1994年第4期《黄钟》发表公告,规范撰稿格式,将“作者单位”、“内容提要”列为投稿的必须项目。从1995年第1期始,又在发表的论文中增设了作者单位及联系方式。如邮编、通讯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并渐渐包括了作者的生年、学位、职称等资历简介以及“关键词”、“收稿日期”、“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期刊基本参数”等各种数据标识。不仅方便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及读者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而且也便于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⑤国家技术监督局:《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此后,《黄钟》特别注意发表论文所附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从《黄钟》发表的论文看,自1995年起,所附注释和参考文献的篇章和条目数量都有逐渐增长的趋势⑥邢素华:《从文献计量统计看〈黄钟〉发表论文之作者及论题》,载《黄钟》2001年第2期,第60-65页。。从1997年起,《黄钟》增设[音乐编辑学]专栏,对论文写作的规范性问题进行讨论。为促进作者撰稿、投稿的进一步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96年,四川音乐学院专事音乐图书情报研究的学者郭小林撰文,对国内音乐理论期刊的论文形式规范问题进行了评价。他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认为,《黄钟》的规范化程度位居全国音乐理论刊物之首⑦郭小林:《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4期,第22-28页。。
2.独具特色的论文栏目
栏目的特色,是构成刊物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既与学院的科研特色有着内在的联系,也与编辑的主动选择、策划有关。在编辑工作中,《黄钟》特别注意同类论文的“信息场”作用,其中“国际编钟会议论文专号”(1988)、“现代音乐专号”(1989)、“道教音乐研究专号”(1991)、“中国戏曲音乐研讨会第二届年会论文专号”(1992)、“研究生论文专号”(1988、1995)以及“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术报告会专栏”(1987)、“湖北武当山道教音乐研究专栏”(1990)、“土家族音乐研究专栏”(1993)、“中西音乐关系笔会专栏”(1991)、“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回眸专栏”(1994~1998)、“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20周年论文专栏”(1998)、“'98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暨作曲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专栏”(1999)、“全国首届旋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栏”(1998~1999)等曾在音乐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重视新兴学科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是《黄钟》的另一特色。1997年增设了“音乐编辑学”、“计算机与音乐”等新栏目。此外,《黄钟》自1989年第3期起,设立了[海外音乐期刊巡礼]栏目,由外文翻译徐康荣执笔对国外音乐理论刊物予以介绍,这在国内同类期刊中也是独具特色的。
3.稳定合理的作者群体
《黄钟》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音乐理论期刊,在她的广大作者中,既有像缪天瑞、钱仁康、黄翔鹏、杨匡民、孟文涛、李纯一、罗忠镕、王震亚、赵宋光、童忠良、刘正维、史新民、蔡仲德、郑英烈、郑荣达等享誉中外的老一辈音乐学家;也有一批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如居其宏、秦序、王子初、罗艺峰、汪申申、彭志敏、刘永平、刘承华、刘勇、崔宪、田可文、张振涛、李玫、方建军等,并涵括一部分研究生、大学生作者群。这说明《黄钟》拥有比较稳定,且学术水准较高的作者群体。据西安音乐学院邢素华初步研究,《黄钟》作者的所在单位有如下5种情况⑧邢素华:《从文献计量统计看〈黄钟〉发表论文之作者及论题》,载《黄钟》2001年第2期,第60-65页。:
(1)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研究所、作曲系、音乐教育系和各表演系;
(2)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室)、音乐(艺术)研究所(室);
(3)中央及省、市文化事业单位之音乐(艺术、舞蹈)研究所(室)和演出团体;
(4)省、市、县之文化(文物)厅、局、馆(包括博物馆)等;
(5)上述1~3类单位之中的非音乐(文化艺术)专业工作岗位。
13年来,《黄钟》的作者形成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并向全国辐射的态势。作者除了来自本院和湖北武汉地区之外,还遍及京、津、沪、渝、湘、豫、赣、粤、川、黔、苏、浙、皖、鲁、闽、内蒙、港、台等20多各省市,以及美、德、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据对1995~1999所发表论文的统计,其他非文化艺术行业或部门的作者约占总人数的8%。虽然人数不多,但表明了《黄钟》对跨学科研究的作者也给予一定的重视。
诚然,反思13年的历程,《黄钟》的办刊尚有一些存在的问题。诸如:《黄钟》的“核心作者”(指发表4~5篇以上论文的作者)群中的“外来”因素——湖北以外尤其是武汉音乐学院以外地区或单位的作者偏少;论文所附注释率尚未达到百分之百,尤其是在西方音乐的专题研究中直接引用西文文献者仍属少见等等。
四
《黄钟》自1987年创刊以来,发表了一大批学术价值较高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论文。截至1999年止,《黄钟》共出版58期(含5期增刊和1期外文版),发表论文1097篇(其中本院论文约占60%),音乐作品71首,总计约820万字。在1996~1998年度发表的论文中,许多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年度索引》、《全国报刊索引》转载和摘录篇目,转载率为75%(因1995年以前《黄钟》没有与上述文摘刊物联系,故以1996~1998年度为例)。在发表的论文中,有10篇论文获奖:1篇国家级奖励,7篇省级奖励;音乐作品有7首获奖:1首获国际奖励,4首获国家级奖励。
1992年,《黄钟》从全国43种音乐期刊中脱颖而出,被鉴定和确认为全国音乐类“中文核心期刊”;1996年,全国期刊增至77种,《黄钟》再度入选,成为全国音乐类8家核心期刊之一⑨这8家音乐类核心期刊是:北京的《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上海的《音乐艺术》;武汉的《黄钟》。。是全国唯一一家地方院校⑩当时,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都直属文化部管辖,其余的都叫做“地方院校”。的学报。从1996年第1期起,《黄钟》出版光盘版,还与旅美华裔音乐学家周勤如先生在美国主编的Journal of MUSIC IN CHINA(《音乐中国》)、《音乐探索》、《交响》等建立了刊际合作关系。同时,还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年)》中,《黄钟》该年度的论文“被索引量”也在全国艺术科学理论期刊中位居第12名,在音乐类期刊中位居第5名;武汉音乐学院同年度的论文“发文量”在全国艺术学学科的所有机构中排名第一①邹志仁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这一切,都表明了《黄钟》在全国音乐学术界中的重要影响和社会地位。对此,海内外音乐学者曾给以高度评价。如②以下内容系引自《黄钟》读者的来信。详参《黄钟》编辑部:《〈黄钟〉创刊十年(1987-1997)》(纪念册),内部资料,1998年编印。:
旅美华裔音乐学家、美国英文季刊Journal of MUSIC IN CHINA(《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博士说:
你们的刊物办得有规格、有想法、有底气、有长远发展的架式,反映了武汉音乐学院的朝气和眼光……贵刊敲黄钟、发大愿、誓领风骚的求强精神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充分进行编辑-教师团队合作、吸引优秀论文、不断改进版面、注意世界学术刊物动向和倡导音乐编辑学研究等求实作风是有目共睹的。
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江定仙教授说:
《黄钟》登载了各类有一定水平的音乐理论文章,介绍了本学院的教学情况及新成果,特别重视对我国民族音乐方面的再认识,是长江中游一朵盛开的鲜花。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罗忠镕教授说:
我对武汉音乐学院浓厚的学术研究空气和优异的研究成果素来十分倾慕和钦佩。这一切又通过《黄钟》学报的传播,使我们得以分享。毫无疑问,你们的努力确实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肯定还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著名音乐学家、星海音乐学院原院长赵宋光教授说:
《黄钟》创办以来,学术水平高,容纳幅度宽,在民族音乐学与一般音乐学领域均给人启迪。
著名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中国音乐》主编樊祖荫教授说:
《黄钟》发表了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建树的文章,在音乐院校乃至整个音乐界均享有良好的声誉。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黄钟》将会在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系统工程中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
著名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说:
你们能想到开辟这样一个专栏,说明了《黄钟》的办刊水平。目前各学报只是来什么稿编发什么文章,像你们这样由编辑部出题约人写稿的情形是不多的。我想你们这样做不仅可以办出学报的特色,而且办这样的专栏无疑对提高我国的音乐理论研究水平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原主任钟子林教授说:
每次我向国外同行推荐国内音乐刊物时,都提到《黄钟》,它办得很有特色……
著名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原院长丁鸣教授说:
《黄钟》是一本理论性比较鲜明的刊物,发表了不少重要的专题论文。《黄钟》的视野比较开阔,信息量比较大,尤其是有关楚文化(特别是对其中的音乐)的研究,显得更为突出。对全国都关心的音乐问题,你们也有所反映。这是一种很好的作风,也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
著名音乐学家、厦门大学音乐系原主任方妙英教授说:
历届编辑部的同志们都齐力奋发,拼出成绩,拼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你们的劳动被音乐界、理论界所肯定,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光荣与自豪。
著名音乐学家、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罗艺峰教授说:
国内诸院校学报,《黄钟》是我喜欢的。有质量、有朝气,故我是忠实读者,也是受益者。……希望成为楚文化之学问大国,则海内学人必大悦。
著名作曲家、武汉音乐学院原副院长谢功成教授说:
《黄钟》是随着我院学术活动的兴旺而诞生的学报,一开始就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在创刊十周年之际,祝《黄钟》更上一层楼,以更高的水平迎接新世纪。
著名音乐学家、武汉音乐学院孟文涛教授说:
《黄钟》为我院美好声誉及学术威望,建有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她创刊十周年之际,谨祝她高瞻远瞩,更穷千里目,再上一层楼!
五
展望未来,《黄钟》必将随着中华音乐文化的兴盛而不断向前发展。为了《黄钟》更为灿烂的明天,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将更加谦虚谨慎,使办刊质量更上一层楼。在学术质量上,将更多地吸引第一流的稿件,以提高《黄钟》的论文索引量;除了立足中南、面向全国外,还将把学术视野向海外音乐界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扩展;除了传统的学术研究领域外,还须在交叉学科等新领域和应用理论的研究上,以及对当代音乐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关注。在编校质量上,《黄钟》将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形式规范,尽可能的把差错率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
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任重而道远。作为发展中国音乐学术事业和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的重要基地,《黄钟》将和其他兄弟音乐理论刊物一起,继续承担推进学术研究、繁荣音乐事业、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将继续坚持“双百”方针,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J69
A
10.3969/j.issn1003-7721.2017.01.003
(责任编辑刘夜)
1003-7721(2017)01-0011-06
2016-12-26
蔡际洲,男,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原《黄钟》副主编(武汉430060);杨婧,女,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上海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