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绿色的“惩罚”
2017-02-15江苏
⦿江苏/徐 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
绽放绿色的“惩罚”
⦿江苏/徐 芳
当今教育大力提倡“成功教育”、“赏识教育”、“主体教育”,再提“惩罚”,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人们的眼里,小学、初中谈“惩罚”已是触犯了“禁区”,更何况是低年级?对孩子实施惩罚,岂不是一种罪过?事实上,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里所说的“惩罚”,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关爱前提下的。说得时髦点,“惩罚”教育就是“另类爱心”教育,是一种绿色“惩罚”。
当我们的正面教育显得苍白与无力时,我们尝试着换一个角度进行“惩罚”,并让这种“惩罚”充满丰富的教育哲理和人文情怀,让孩子们在绿色的“惩罚”中自然地,心甘情愿地接受,在愉悦地状态下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用人性的感化指点孩子的行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人向善,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教育机智,能适时抓住时机,用自己巧妙的言行去“感化”孩子,使其在教师真诚的爱面前反省自身。
一天,我在值周巡查时看到我班的两个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溜到花园里玩,而且正在摇小树玩耍。我本想叫住他们,好好说几句,教育一下,但我当时略加思索,便走上前去,抱住小树,把耳朵贴在小树上,装作认真听的样子,还不住地点头,“你在听什么呢?”“我听小树说话。”“它说什么了呢?”“它说你们刚才摇得它难受极了,根都要断了,让我告诉你们别摇了,等它长大了好给你们遮阴凉,好吗?”“行。”两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回班级去了。自那次以后,这两名孩子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还经常会学我的话去劝阻其他小朋友呢!
二、用人格的力量塑造孩子完美的人格
孩子尚小,他们往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可以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塑造孩子的人格。孩子不懂事,工作中,在看到孩子犯严重的错误后,我们尤其要调整好自我的情绪,保持平和而理性的心态,采用适度的语言和行动,对孩子进行教育。
有一次带班时,孩子们都准备睡觉。这时班中的月月大哭起来,原来,她在毯子里发现了一只甲虫。我一眼瞥见了临床的小恒正偷乐着,便有数了,真想拉出来批评一顿。我冷静了一下对大家说:“小恒是个能干的孩子,会捉甲虫。现在月月要睡觉了,请你把虫子捉掉好么?”他马上红着脸把虫子捉掉了。小恒在小朋友的附和声中惭愧得低下了头。“我们请小恒向大家说明捉甲虫的经过,告诉老师以后的做法,大家说,好么?”我还告诉他:“以后想跟别人玩时,最好能征得别人得同意,这样别人会更夸你能干的!”我温和的态度缓解了孩子当时的心情,孩子也很自然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
三、用代偿惩罚激励孩子成长
通常孩子犯了错误以后,教师会批评。批评多了,孩子也会“皮”掉,会当作耳边风。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代偿媒介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认识错误,激励上进,不断成长。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只狗。这条狗恰恰是他们校长家的宠物,校长知道后决定给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那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这得益于小时候校长对他的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
四、用理解和关爱永驻不凋谢的玫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乡村学校任校长时,记下这样一则故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期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四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里从容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弯下腰亲切地说:“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的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了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他养育了你这样的乖孩子。”在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呵斥小女孩,也没有喋喋不休地讲大道理,却使这位小女孩的心沐浴了爱的阳光,而这三朵玫瑰将永远占据她的心,永不凋谢。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中受到启示,用真心去发现孩子的心灵的玫瑰,让美丽的玫瑰也绽放在我们孩子的心田里芬芳吐艳呢?
五、沐浴文学作品的阳光雨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美的文学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可以“润物细无声”,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把文学作品用作惩罚的手段,又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教师对孩子的种种问题行为采取“绿色”惩罚,建立稳定、积极、热爱孩子的心理机制,随时随地注意学习,注意积累经验,运用教育机智,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学生行为变化;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平等的精神对待学生,使感情交流畅通无阻,对孩子的教育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真心期待,愿这样的“绿色”绽放出一地的春色,愿孩子在这样的绿色“惩罚”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