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于探究,达于素养

2017-02-15江苏樊连燕

小学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者周长直径

⦿江苏/樊连燕

始于探究,达于素养

⦿江苏/樊连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让学生不盲从权威,在思考、提问、质疑中自主建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情境式探究、问题解决式探究、合作式探究以及实验式探究的策略。

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自主学习

近年来,诸多学者意识到当前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足,探索精神严重“缺钙”,因而当务之急是将科学探究引入到学校教育之中。“探究”,是学生求真信息、求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搜集、调查、研究、检验的过程,是学生提问与质疑的过程。学生只有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在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建构。

一、情境式探究,为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采用机械注入的方式教学,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背景。情境创设、科学探究、知识建构三者彼此联系,不可分割,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情境,建立接近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熟知的环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诱引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发展。如在苏教版《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中国足球队参加比赛,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1个球;小华妈妈炒股,五月份赚了8000元,六月份亏了3000元。如何对进球、丢球,以及赚与亏进行记录,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了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古代劳动人民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教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出探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城市的气温为例,提出问题:“滨海的气温是0至8度,三亚的气温是15至20度,哈尔滨的气温是零下18至零下5度,北京的气温是零下3度至3度。这里面哪些是负数,北京的气温是-3℃至3℃,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

二、问题解决式探究,诱发探求动机

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在分析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经过分析、梳理,选择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创造的意识。问题的提出要有意义,在适合学生的发展,能激发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靠搜集的资料、自己的经验去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能发展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如在苏教版《分数除法》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有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参加春游,甲小组有3人,带了1个蛋糕;乙小组有4人,带了一大瓶牛奶;丙小组有4人,带了3个圆饼;丁小组有7人,带了5块糖。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算出每组平均每人分得的数量吗?”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根据分数的意义理解,把1块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1块的1/3,也就是1/3块。学生通过观察前面的四个等式,分析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又如在《图形的旋转》教学中,教者播放动画,“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进出的录像,在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提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什么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用学具模拟转杆的打开与关闭,思考它们分别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三、合作式探究,在分享中共同提高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围绕某一任务开展合作学习,他们在互助互学、相互交流中分享信息、分享智慧,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合作探究的主题选择不易过难,探究内容的资料收集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接受能力,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析,以保证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者先让学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有说与直径有关,也有说与半径有关,与面积有关……教者让学生将圆规的两角叉开的越大,发现圆的周长就越长;而圆规两角叉开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短,由此可以看出圆的半径(直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接着,教者让学生量一量手中圆的周长与直径,看看它们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有着不同的测量方法,有学生用绳量周长与直径,也有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周长与直径。计算方法也不同,有学生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差,也有学生求它们之间的商。学生再观察这些数据,发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四、实验式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实验,通过现象的观察、结果的分析,从中有所发现概念原理、掌握规律,提高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不以获得结果为目的,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探求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验,能培养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如在《可能性》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抛硬币的方法,验证这种方法到底公不公平,以2人小组实验,一学生开始抛硬币,一学生开始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看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有何关系。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实验、验证、发现,在参与中发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接近1/2。

总之,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恰当的主题,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积极地投身于数学学习之中。

[1]郑勇,陶三发,谭子刚.情境 探究 建构——课堂教学的最优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张逢成.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出版社,2011.

[3]裴新宁,郑泰年.在探究中体验科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小学)

猜你喜欢

教者周长直径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圆的周长
各显神通测直径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