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时效:幼儿音乐教学永恒的追求

2017-02-15浙江彭梦娜

小学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老妈妈节奏幼儿园

⦿浙江/彭梦娜*

教学时效:幼儿音乐教学永恒的追求

⦿浙江/彭梦娜*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通过听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如何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效做一些探讨。

幼儿园;音乐;教学效率;策略

音乐教学随着幼教界各位同仁的不断探索,各种思潮的不断演变,出现了层出不穷的音乐教学的方法和理论。要发挥这些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的实效性,就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音乐教学方法。

一、情景设置法,发展音乐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活动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好的情景设置,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愉悦身心,启迪心智。

比如,我在进行《淘气的小黑鸡》一课音乐活动时,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使之投入。首先,用语言把孩子带入游戏活动中充当角色。“老师做鸡妈妈,你们做我的蛋宝宝好吗?”只见孩子们一个个双手抱头,围在鸡妈妈的身边,一边让鸡妈妈轻轻地抚摸一边闭目倾听音乐,俨然一只只等待着出壳的蛋宝宝。一遍音乐后,小鸡出壳了,鸡妈妈带小鸡们听着音乐散步、捉虫、学本领(按节奏吃米。突然,小黑鸡“呜……”地哭了(事先编排好)。“小黑鸡为什么哭呀?”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被野猫欺侮了吧?”“是走路不小心吧?”“是它贪玩摔倒了吧?”到底为什么呢?幼儿带着问题看小黑鸡的表演、教师的演唱。“我猜对了!”“我也猜对了!”他们欢呼起来,学唱的愿望完全被调动起来。

二、节奏训练法,领略音乐魅力

节奏和旋律是音乐的骨骼和肌肉,二者的有机结合方能构成音乐。在节奏练习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句话:“预备,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指令语并没真正起到很好的指令作用,其结果是导致孩子们不整齐地、毫无情绪的机械练习。花点心思将其变成:“一起”、“一二起”、这样的指令语加上一定的眼神与手势,能使学生在教师无形的提示中明白节拍的速度和力度等要求,表达出应有的节奏感。

在节奏练习中,有时我们需要多次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大家再来练习一次,好不?”然后就不管学生的好与不好,继续再练,又是“预备,起!”。用得多了,让人觉得非常乏味,不妨改成:“真棒,再来一次”,在说这句话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用上快慢、强弱不同的声音来表述。同样是“再来一次”的训练要求,前者是干巴巴的,后者则将速度、力度、乐感、情绪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指令语富有音乐性、示范性和感染力。

三、创作表演法,熏陶音乐情感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强调,“每一个幼儿都具有音乐的才能,问题仅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要尽量发展它和培养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性要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幼儿进行音乐创造。

比如,我在给大班幼儿上歌曲《让座》时,我就身穿老妈妈的衣服扮演老妈妈,孩子在扮演小朋友,在音乐伴奏下我做老妈妈上车的动作,孩子再也坐不住,他们都兴致盎然地学习让坐,搀扶老妈妈等动作。在整个过程中,我都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情绪和幼儿投入到每一个环节中,让他们自由发挥、自由创编,去体会叔叔、小朋友、老妈妈之间关心、互相爱护的亲切情感,孩子们通过学唱懂得要向他们学习。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分离他们的快乐”,这也是我这次音乐活动努力要达到的目标。

四、多感官调动法,感受音乐意境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该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实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

比如,在学习歌曲《春天》前,我先带着幼儿走出教室,引导在园内观察春天景色,并引导幼儿说说春天周围环境的变化,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孩子们在看看、听听、说说中调动了视觉与感知觉,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在草坪上跳起了舞,还有的孩子学着柳树姑娘的样子随风飘动。他们有的说:“迎春花开了,好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的说:“许多小动物也出来了!”还有的说:“小河里的小蝌蚪在游来游去!”孩子们有了这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到了学唱歌曲时,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孩子就能用表情和动作来确切地表现歌曲了。

总之,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坚持从培养孩子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孩子多听多唱,放手让孩子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1]陈晓灵.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大舞台,2013(10):41.

[2]徐浩.学前幼儿音乐教学的发展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01):67-68.

[3]赵春英,王素菊.浅谈托班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引导[J].学前课程研究,2008(Z1):50.

彭梦娜(1992-),女,浙江温岭人,幼教二级,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

温岭市大溪镇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老妈妈节奏幼儿园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姐姐妹妹
爱“上”幼儿园
回忆革命老妈妈夏淑琼
YOUNG·节奏
站台上有位老妈妈
让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