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互动,让人物更加鲜活
——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

2017-02-15吕琳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扫路天游峰教师应

吕琳琳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主要是讲述了作者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豁达健谈的扫路人,语言细腻,形象逼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通过多元互动,让学生对文中人物,即扫路人有更为深刻的感悟。

一、与作者互动,感悟写作目的

从文本到学生,教师是必不可少的桥梁。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文本,感知主题,前提是教师自己先熟悉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互动,以便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对于天游峰来说,真正吸引游客的应该是景色,而不是扫路人。真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位扫路人很特别,他自信、豁达、能够吃苦,这些气质吸引了作者,使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在创作中,作者如果平铺直叙,自然会让读者觉得无趣。对此,作者主要采用了细致的描写,目的是唤醒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期产生去天游峰见一见扫路人的冲动。把握了这一写作目的,我们也就理解了作者的精心策划、细致刻画,其主要目的就是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使学生对扫路人有了更为直观形象的认识。

二、与文本互动,品析语言智慧

对于文本,教师目光需要长远一点,不应该只注重字词语句,应着力提高学生对文本内涵的鉴赏能力以及品析语言的能力。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与文本进行互动,准确把握文本主题,也需要从语用角度出发,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语用中实现迁移。因而,教师应主要通过与文本互动,仔细挖掘文本的创新点、写作技巧甚至是整篇建构,以便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对于这一课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以下语言特点:一是环境描写,比如“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一句,不仅写出了天游峰的险,更重要的是为写扫路人工作的艰辛作铺垫。二是外貌描写,比如“面色黝黑”说明老人身体很健康。三是对话描写,比如“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还有“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等,真正写出了老人的心声。这些描写,不仅表达出作者对老人的敬佩,更重要的是让老人的形象感染读者,使读者对老人产生一种赞叹之情。

三、与“读者”互动,唤醒想象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解读、去体验,想象一下能否通过作者的描述引发联想,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于学生而言,天游峰的游客很多,但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扫路人,甚至有的还有点瞧不起这一职业,同样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对清洁工也会产生轻视。因此,教师要设想一下,假如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内心是否有所感动,能否产生情感共鸣。

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课文中的扫路人之所以让人敬佩,最根本的原因是以下三点:一是豁达。别人爬山都累,而老人扫路却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可见老人忽略了累,感受到的只有景色,可见其豁达。二是能干。试想一位70多岁的老人,应该颐养天年,而他却坚持自食其力,可见其能干。三是自信。“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一句虽是笑谈,但充分体现了扫路人的自信。

针对文本人物,教师应从多角度进行解读,以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深度共鸣。这样能让人物变得更加鲜活,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进而提升表达水平。

猜你喜欢

扫路天游峰教师应
丹山碧水
文化遗踪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2019年我国扫路车市场回顾及2020年前四月市场分析
武夷山归来
点评曹海永老师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散记
扫路车多功能配置分析及研究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徐工“环保小蜜蜂”纯电动扫路车正式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