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会提问,学生才会有『真知灼见』

2017-02-15周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亚落日剪纸

周海燕

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有效提问,促成师生之间的高效对话,启发学生思维,积极获得知识。

一、探究式提问,发展思维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探究式问题,促使学生深入而全面地理解文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在教学《三亚落日》一课时,可以提出探究式的问题,促使学生品味三亚落日之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师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进行提问:“三亚落日为什么如此具有诗意呢?”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深入文本阅读。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层层递进地进行启发。“阅读一下描写三亚风景的段落,说一说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句子中能够看出作者对三亚风光的喜爱。”学生探究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文章写了海水、白鸥、椰子树和沙子,分别用‘蓝、白、绿、亮’等表示色彩的词语形容,表达了对其的喜爱。”“作者在描写三亚落日的时候,抓住了它的变化,形容三亚落日像什么?”学生在探究后回答:“太阳的颜色在变,动作在变,它一会儿像孩童,一会儿像大红灯笼,一会儿像跳水员。”“有哪些部分描写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呢?”“作者说自己在看落日的时候不敢眨眼,一直瞪大双眼,通过这个举动描写了对三亚落日的喜爱。”通过上面对话,学生探究了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了课文。

二、拓展式提问,拓宽视野

教师要根据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提出扩展式问题,让他们拓宽视野,求新求变,发挥创造能力。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问,循序渐进,适当拓展。

在教授了《姥姥的剪纸》后,教师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扩展学生的思路。其一是从剪纸艺术入手,促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剪纸入门容易,但是要想精通却很难。大家尝试搜集一下有关剪纸的资料,并尝试参与剪纸活动,试着总结一下剪纸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之后回答:“我了解到剪纸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有很多种类,包括折叠剪纸、剪影、撕纸等。”其二是从文章展现的亲情入手。“文章中有哪些句子展现了作者和姥姥之间的情感?尝试找出它们并加以分析。作者在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后,心中一定不能平静,如果你是作者,会如何给姥姥回信?”学生回答:“文章通过‘我’看姥姥剪纸来描写两人的情感,如‘我’捂住姥姥的眼睛,让她摸着剪,在姥姥完成后,撒娇说姥姥定是偷看了。这里就描写了‘我’和姥姥的亲密情感。如果我是作者,回信中一定要表达对姥姥的感情,让姥姥不要过于操劳,我会继承她的手艺。”

三、情境式提问,升华情感

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提出情境式问题,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达到认知水平的提升。

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视频给学生展现大自然的美景,用精美的图片和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感觉犹如身处在绿色的大自然中。此时再提出情境式问题:“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在绿色的森林之中,闻一下,能呼吸到山水间芬芳的空气。思考一下:课文中为什么将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大自然和真正的课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由于创设了一定的情境,所以学生能很快投入进去,有学生回答:“因为在大自然中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和大自然多亲近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让大家茁壮成长。所以作者将大自然比喻成‘绿色的课本’。和真正的课本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让人学到知识,不同点是大自然这本课本更为生动形象、绚丽多彩,人们可以通过投入大自然中参与活动来获得知识,这是书本不能带给我们的。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它充满了科学的奥妙,鼓励我们勇敢探索。”

要想促使师生高效对话,教师便要关注课堂生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其思维特点,依据文本内容提出有效问题。探究式提问、拓展式提问、情境式提问等形式多样的提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对话之中。

猜你喜欢

三亚落日剪纸
剪纸
海南三亚之旅
大漠落日
『贵州小三亚』——罗甸
落日
落日
剪纸
剪纸
三亚的海
《落日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