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演”促“学”,紧贴学生个性需求

2017-02-15江苏

小学生 2017年6期
关键词:目标音乐教师

⦿江苏/郑 蓉

以“演”促“学”,紧贴学生个性需求

⦿江苏/郑 蓉

有序的音乐表演是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增强学生音乐素养的强势引擎,在缓解学生不良学习状态、增进学生学习热情、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能等方面功效显著。本文着重探索通过明确目标、个性展示和发展评价等手段,以促进音乐表演向学生个性化需求转变,实现教学相长。

小学音乐;表演;个性

音乐更多是一种感性的艺术体验和创造活动,是彰显学生个性的一面明镜。而音乐学习所追求的又恰恰是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它本身没有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可遵循,教师纯粹的讲演活动虽然能够让学生讲出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但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领悟音乐所独具的审美情趣,更无法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所创造,就算要求学生不断开口模仿演唱,也只是磨练学生的嘴皮而已。而音乐表演则大不相同,它既契合了小学生对活动偏爱的性格特征,又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并主导经营的结果,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能,而且实现了将自身个性发展与表演对象之间的完美融合,学生审美情趣油然而生。

一、表演活动目标化

音乐表演不等同于学生简单的游戏活动,也不是任由学生主观臆想而产生的无目的性行为,它是以高度明确的目标为指引,在学生音乐学习个性强力推动下而生成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在这种高效学习状态下,学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这块良田,苦学劳作之术,将自身的才华和创意完完全全在精耕细作中彰显出来,不仅习得了音乐课程教学的乐理,而且在个性飞扬中重拾了昔日的创造激情和智慧,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动机也油然而生。所以,小学音乐表演教学不能纯粹为了张扬学生个性而放任学生自由“玩耍”,而是要积极通过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朝着远方的目标灯塔自由前进。

例如,教学《我的家在日客则》,本课主要介绍西藏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音乐舞蹈,而学习西藏的音乐舞蹈,又离不开藏族的“踢踏舞”,这也是本课教学中学生必然经历的一个音乐表演过程,学生通过亲身学习和感受舞蹈之美,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但踢踏舞的学习难度较高,它的表演动作又契合小学生好动心态,教师必须实时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一定的任务活动目标,具体引导学生通过跳、踢、跃、跺等动作来产生优美的音乐效果,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否则学生将会把表演当作一种短暂的课堂娱乐活动,学无所得。

二、平台展示多样化

人的智能组合间的差异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本质的区别,也就是个性,个性不同,人的智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潜能等也都存在相应的差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学生在展示自己的音乐表演过程时,教师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按照统一规定的方式或途径来完成。事实上,小学生活泼好动,对表演自然厚爱有加,再加上他们的进取心强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能在同伴或长者面前出色地表现自我,那股隐藏在心底的个性浪潮一触即发。所以,如果小学音乐表演教学能够为学生多搭建一些展示平台,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或途径进行展示,将会激发出学生原始猛烈的学习欲望和自信心。

例如,教学《草原赞歌》,教师以图片、小视频等形式,图文声并茂,向学生展示了草原的“美”,再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聆听、演唱体验,去发现这首歌的韵律美、歌词美和情感美。而待学生审美情感充分介入,创造灵感一呼即出时,教师再以讲台中心为舞台,巧妙设置了一个“表演show”节目,即让学生在自主互助中自由表现歌曲美。因为此时每个学生都情感澎湃,都希望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学生们立即躁动了起来,都在为能够在舞台上一展身手而紧张准备,有的学生通过“嗒”声进行浅唱,有的学生聪明地利用铅笔、书本等自制“乐器”进行了演奏,有的干脆组合成一个小组进行大合唱,而舞蹈好的学生则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天赋,用舞蹈表演来表现歌曲,等等。总之,在这个多样化的平台面前,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和表演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指导评价个性化

尽管音乐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音乐学习方式,但毕竟小学生还处于成长初期,自控力、注意力、判断力等能力发展刚刚萌芽,如果没有来自外界必要的个性化引导和帮助,就算学生再有激情、再有创造力,也只能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越走越偏离最初出发时的方向。因此,小学音乐表演教学更需要教师在循循善诱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表现差异,施以不同方式但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帮扶措施,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完美实现教学相长的音乐梦。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七个小兄弟》,在进行表演创作时,教师按照七人一组,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并保证每一组学生高矮不同,引导学生分别扮演“七个小兄弟”,通过自己擅长的形式来表现歌曲,感受歌曲中时值的长短及音调的高低,实现声音感知与动作感知的完美融合。在这个表演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进行肯定表扬,对表演能力较差的学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表演形式,激励他们在擅长方面尽情挥洒个性,张扬自我,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都实现“人尽其才”,每一个小组的表演都显得惟妙惟肖,完美地实现以“演”促“学”。

总之,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不是依靠简单的言传身教,也并非放任学生自由学习就能达成目标,而要在教师的任务目标驱动下,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学习,充分发挥音乐个性品质,在特定的舞台上尽情挥洒自身的音乐情感和创造力。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

猜你喜欢

目标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