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草房子》中看“教育”

2017-02-15江苏

小学生 2017年6期
关键词:油麻之根桑桑

⦿江苏/臧 云

从《草房子》中看“教育”

⦿江苏/臧 云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所有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师要抓住文本,利用好文本,通过多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初步树立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其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草房子》;教育;道德;道德教育

《草房子》是小学高年级的必读书目,它让读者看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人性之美,人性中无私、奉献、善良、崇高等美好的情感被充分展现。这本书中品德教育让人性美之根深深扎于草房子人物的心灵,使其纯洁、高尚;智育教化让人性美之苗茁壮成长于心灵,使其坚毅、豁达;感情熏陶催开了心灵深处朵朵人性美之花。

一、《草房子》中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

这部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人人平等,处处体现着信守承诺,保护弱小,处处体现着助人为乐。

(一)人人平等体现人性美 贯穿《草房子》全作品的主线人物是小学生桑桑,他的父亲是油麻地小学最高权利象征者桑乔,他是桑家唯一的男孩,地位特殊,身份尊贵,应该说获得一些特别权利,特殊照顾是合乎常理的、顺乎常情的,然而我们的作品中却看不到这种“特权”,反而是犯了错误一样的被惩罚:如与秃鹤之间因“帽子事件”激发了“战争”,他的父母让他半夜去道歉,使桑桑的心里有了对是非的感知能力。同学会因为他的“小白褂”而哄笑他,会哄闹他与纸月的友情;男孩子间做游戏、打架他也不占任何上风……这些让桑桑知道了他和大家一样,没有特权,大家并不应为他是校长的儿子而让者他、捧着他。桑乔更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包庇他。他和大家是平等的。人格上平等的教育才没有扭曲他心灵中本质的东西,桑桑的心灵净土上才会被植上人性美之根,并且在一次次调整自我,群我,物我的关系中得以规范,使纯洁、高尚的人性美之根深扎于心灵。

(二)信守承诺保护弱小体现人性美 老师蒋一轮让他送信给白雀,并关照要悄悄的,桑桑回答:“我知道。”桑桑为他们送了好多封信,至始至终没对别人说过。他善良,刚到油麻地就认识了世俗人眼里很可恶的老婆子秦大奶奶,并且与她成了“忘年之交”,他为秦大奶奶保守着破坏楝树苗的秘密,大清早的守候在躺在艾地里的秦大奶奶,他用他的善良无私赢得了一位怪癖老人的信任,让读者的心也跟着一起颤动;他关心弱小,为了保护纸月竟勇敢地站在三个看上去都要比他大比他壮实的男孩面前,被打得鼻孔出血之后仍挣扎着将“敌方”撞下水,这种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如清风明月般圣洁让我们大为感动;

(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体现人性美 桑桑一家乐于助人,父亲桑乔接纳弱者的代表人物纸月,并予以她深深地同情和关注,为了小孩子之间的恃强凌弱行为竟联合他所能联合到的力量来帮助一个本无依无靠的小女孩,这种现身说法的良好品德感染了桑桑,使桑桑获得了对善恶的辨别和处理能力。纸月她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文弱忧伤,她一生下来就不知父亲在何方,刚满月就痛失母亲,本是值得大家同情的人物,然而草房子的人和事改变了她,桑乔的亲切关怀,桑桑的美好纯真的友谊,这些都让她看到了人性中光明的一面,她变得沉静而坚韧起来,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的人格,她活跃于课堂、舞台;承受了帮助之后又施于人以帮助,桑桑病重时,纸月便隔不了几天,就会走进桑桑家的院子,或是放下一篓鸡蛋,或是放下一篮新鲜的蔬菜;别离草房子时将绣着红莲的书包送给桑桑,并真诚地祝福病危的桑桑能使用这书包“很多很多年”,多么纯洁善良的女孩,她的人格魅力也如那书包上的红莲般流光溢彩,令人折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就是强调人的品德。草房子人物是“率真”的,而现代社会,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淡漠,其实,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成年人应该更多的思考:用自己的德行教育好我们的后代。特别是身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德行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二、《草房子》中的智育教育是成功的

油麻地小学重视学生的教育,综观油麻地小学的教育成功的,它不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重视“素质教育”;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大胆追求综合的改革,能够遵循“平等协作”的原则,重视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实际上他是用心在经营学校;油麻地小学师生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师生之间是一种平视,是理解和接受的关系;老师的包容、理解使学生的潜质得以发挥,使学生的心智变得开豁。尤其难得的是我们今天着重强调的教育实践在当时就有所体现,学校能根据油麻地的自然环境、地方特色来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课内知识结合课外实践,引导学生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培养了学生综合的能力,而我们如今校园里大多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油麻地小学的教育如同甘霖一般滋润着幼苗,孩子们因此而性格坚毅,心胸豁达。总之,良好的智育教化使知识能力的获取成为了一大乐事,从而让孩子们更茁壮地成长。

《草房子》的艺术魅力是无穷的,就整部作品来看,“教育”闪光点很多,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它是否能够浇灌出如此纯美的人性美之花?

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油麻之根桑桑
油麻花街
草房子(三)杜小康(上)
贾丽的诗
回溯文化之源 找到生命之根——2019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侧记
《草房子》第三章 白雀(七)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草房子》第一章 秃鹤
暴风雨前夕
植物杀手
中华之根自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