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山市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及风险点防控的研究与思考

2017-02-14王玉丹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户精准

王玉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014年以来,乳山市以精准识别为基础,以精准帮扶为手段,以精准脱贫为目标,创新包扶机制,加大扶贫投入,产业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全市45个贫困村全部确定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累计安排扶贫项目49个,其中,种养殖业项目42个、电子商务项目4个、工业项目2个、资产收益项目1个。

一、产业扶贫的主要运作模式

1.产业基地带动型。通过引进农业龙头建设产业基地,带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村群众就近打工,实现贫困户脱贫。比如,台依湖葡萄酒产业园项目带动夏村镇东泗村流转土地300多亩,86名贫困劳动力进入园区务工,年均收入1.5万元左右。产业园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带动周边7个村庄18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2.实体企业创办型。通过产业化贴息贷款政策、扶贫资金奖励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建立种养基地、休闲园区,引导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发展“农家乐”、建设采摘园等方式增加收入。比如,南黄镇冷家村通过与世泽园林苗木公司签订协议,公司用工优先考虑冷家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贫困户可以通过务工和村级苗圃收益分红实现脱贫。

3.股份合作共赢型。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入股,分享年底红利,贫困户脱贫后,股份转为新的贫困户股份或村集體股份。比如,徐家镇马场村以兴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把3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村集体名义长期投入牡蛎养殖项目,按比例参与利润分红,并将收益精准发放到户。

4.能人大户领办型。发挥村里致富能手的积极性,通过扶贫资金补助,扩大生产规模,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建设。比如,崖子镇双石村通过能人对本村原有100亩老板栗园进行改造,新发展苹果50亩、大樱桃50亩,项目建成后所得收益由刘江和村集体按照四六比例分成,村集体将所得收益按照集体三成、贫困人口七成的比例分配,推动集体经济及贫困户脱贫致富。

5.招商引资兴办型。将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现代果园、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园区等能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的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使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或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比如,午极镇石字岘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乳山市宏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0亩苹果基地,苹果全部以订单形式销售给公司,所得收益50%归村集体,50%以分红形式发放给贫困户,同时可吸纳该村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员50多人就业,人均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

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1.产业项目选择谋划粗放,缺乏专业化的绩效评估。调研中发现,部分镇村没有深入研究产业扶贫项目,没有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提出的产业扶贫项目缺少科学论证,与实际脱节。从去年产业项目实施情况来看,有的项目进展缓慢、回报周期较长、带动能力不强;有的项目收益率低,很难起到扶贫作用;有的项目可行性差、存在较大经营风险。

2.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项目市场经营风险较大。调研中发现,部分贫困村发展产业项目的经营体系落后,仍以家庭式、作坊式经营为主体,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对接,除部分重点村有龙头企业产品订单不愁市场外,多数都存在农产品价格不高,市场销售难的问题。

3.融资渠道窄,产业项目发展资金不足。由于贫困户本身经济条件差,除了仅有的几亩土地外,几乎没有其他可用的生产发展资金,参与产业项目的贫困户往往采取自己挤一点、亲戚借点、企业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等方式筹措入股资金。同时,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渠道过窄,仅靠政府补助,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项目建设管理难以达到标准规范要求,不利于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容易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调研中发现,部分村存在“项目收益分红就是分给贫困户”的错误认识,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收益分配机制。如果一味地让贫困户抄手坐享其成,其他村民就会有意见,不患寡而患不均,很容易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对策建议

产业项目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如何选好、运营好项目以及管控好风险点关系到精准扶贫工作的成败。

1.科学论证选择产业扶贫项目。在选择项目时,要认真研究贫困村产业基础、产业历史,立足贫困村区位、资源等优势,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合理制定可行的脱贫路径,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确定项目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产供销”、“人财物”,尽量做到产业项目“有大户依托、有部门指导、有专家咨询”,设计好投资模式、盈利模式、分配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切实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在项目审批前,要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综合考虑生产、销售、市场等各种因素,合理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用产业化的理念运营管理农业项目。依托企业、大户、合作社等引领,采取以项目入股、与园区“捆绑”等方式,着力打造“公司+订单”、“基地+项目”、“合作社+产业”等项目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园区农业、休闲农业、合作农业,引进专业团队来经营管理,形成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推动降低交易成本、规避市场风险、推广农业技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确保项目稳妥实施、实现盈利。

3.建立多元化项目融资发展模式。(1)充分利用好国家已有的扶贫小额贷款、扶贫再贷款、专项建设基金等金融扶贫政策。(2)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3)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扶贫的 PPP 模式,鼓励私募、众筹、慈善等社会资本参与特色产业扶贫。

4.严格产业项目督查考核问责。建立调度通报和督查制度,全过程跟踪、动态分析,真正把产业项目的进度安排、运营管理、资金使用、人力调配等督导落实到位。健全产业化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和干部扶贫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科学性,逐步由主要考核产业扶贫有关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产业扶贫开发综合成效转变,引导干部把产业化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扶贫开发战略重点和地区性主攻方向上来。加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对出现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查处。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户精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