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7-02-14石建伟谢翌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概念生命幼儿园

石建伟 谢翌

【摘要】研究者对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5~6岁儿童的生命过程前概念具有经验性、表象性、不稳定性、自我中心性、“童话”色彩、模糊的因果联系等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童话故事、父母教育、网络和电视媒体、幼儿园课程、生活场景、书籍、经验范围内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研究者据此提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要尊重与珍视儿童的智慧,支持儿童的理论建构。

【关键词】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9-0039-06

儿童是积极的理论建构者,他们在体验生命的同时也在不断建构生命的内涵与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对生命的生长、衰老与死亡已经具备了某些朴素认识,这为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已有研究较多集中于有关儿童生命认识的一般规律与年龄差异,本研究拟以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情况为切入点展开。

与前概念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十几种,比如相异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s)、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s)、朴素观念(naive beliefs)等。〔1〕李高峰、刘恩山认为,根据研究依据的不同,术语可以分为“以科学知识为依据的术语”(nomothetic terms)和“以自我描述为依据的术语”(idiographic terms)两类。〔2〕本研究采用“以自我描述为依据的术语”,即描述儿童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以此解读儿童个体的理解。因此,本研究将“生命过程前概念”界定为: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并不一定具有概括性和科学性,甚至可能是一些与科学性相悖的观念或经验,主要涉及生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四方面内容。

本研究以Y幼儿园90名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访谈法、实物收集法进行资料收集,结合资料分析,探寻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据此分析有关儿童科学教育的若干问题。

一、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

在5~6岁儿童看来,人的生命过程需要经历“小毛娃——小弟弟或小妹妹——大哥哥或大姐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死亡”的过程。这些称呼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有很明确的性别区分,这意味着5~6岁儿童对生命的过程有了较完整的认识。这一阶段儿童有关生命过程的前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有关生育的前概念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很多5~6岁儿童会问的问题。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大部分儿童已经知道自己来自母体,并能据此推断他人也是妈妈生的。这与何峰、韩映虹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4〕但是他们对受精过程和胎儿的理解水平不高。虽然有儿童会说出“精子”和“卵子”这两个名词,但幼儿园或成人受教学方法的影响,他们大多把精子理解成小蝌蚪,把卵子理解为一朵向日葵(见图1)。而且,有较多的儿童相信,是种子、饭粒变成了胎儿,或者是上帝把胎儿放进妈妈肚子里的;也有儿童认为妈妈肚子里本来就有胎儿,随着妈妈不断摄入营养,胎儿就慢慢长大了。另外,他们还知道,胎儿在母体中会动(比如,能做踢、踹的动作),有儿童甚至还知道胎儿与母体之间需要一根“带子”连接(见图2)。但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研究者发现,他们并不能准确描绘胎儿的形象,儿童笔下的胎儿大多是站立的甚至是着装的(见图3)。

2.外表与权利的变化:有关生长的前概念

在5~6岁儿童的概念中,生长是人类身体的外在变化。他们把生长理解为身体某些部位、身高、体能、相貌、行为、权利、衣着、称呼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向于成人(见表1)。这说明,儿童是通过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理解生长的概念的(顾荣芳,2008)。

进一步分析表明,5~6岁儿童已初步认识到人的生长具有普遍性、自然性、过程性、不可逆性等特点,而且人的生长具有顶点性,如人的个子长到一定程度或时间就不再长了;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性别是守恒的。另外,也有儿童对人的生长持 “突变”的看法,即人会在某一时刻突然长高,比如有儿童说“我发现自己今天长大了”;还有儿童认为,生命的每个阶段是固定不变的,比如,“爸爸妈妈不会变成爷爷奶奶,也不是小朋友变成的,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这样的”。

3.“慢慢地变老”:有关衰老的前概念

5~6岁儿童主要会从外貌特征、身体机能和行为等方面描述人的衰老。他们关注到的大多是比较明显的外貌特征,比如白发、脱落的牙齿、皱纹、驼背等(见表2)。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衰老也具有普遍性、过程性、不可逆性等特点。例如,有儿童说,“人长大的时候会过一会会儿,再过一会会儿,再过一会会儿,一直过到好几个一会会儿,这样,就变老了一点”“变老了就不会再变年轻了”“人都会变老的,只有住在奥特曼星球的奥特曼不会变老”。朱莉琪、方富熹的研究也表明,几乎所有学前儿童都知道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5岁儿童已能较好地认识衰老的普遍性特征。〔5〕

4.此生结束,去往天堂:有关死亡的前概念

研究表明,大多数5~6岁儿童认为,人死亡就意味着离开了这个世界,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一切。他们会从人的外在表现来描述“死亡”,比如闭上眼睛和嘴巴、像睡觉一样躺着等。很多儿童还认为,人死之后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僵尸、吸血鬼、神仙或一口气。人死之后会上天堂,在天堂里过着和现世人一样的生活,人世间和天堂的沟通靠烧纸。有儿童这样说道 :“我妈妈跟我讲,人死了就变成神,跑走了,后来我们烧的纸变成钱的时候,他们就拿走了,在右边拿的,天堂也要用钱的。”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普遍认为,死亡具有无机能性(人死了什么也做不了了)、不可逆性、必然性等特点。朱莉琪、方富熹的研究也表明,4~6岁的儿童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并部分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6〕张向葵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5.5~6.5岁儿童对死亡的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认知达到较高水平,接近学龄儿童。〔7〕也有个别儿童认为自己很小,不会死亡。

关于死亡的原因,大部分儿童认为,除了自然死亡(如,人活到一百岁就会死的)之外,很多意外事故或疾病也会导致死亡,如溺水、重病、遇害等,遇害的部位必须是心脏、肚子,而且要流很多血。

二、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特征

整体上看,儿童的生命过程前概念呈现倒U形抛物线特征(见图4)。在儿童经验范围内的前概念更接近科学概念;暂无个人经验的前概念,想象成分更多一些。也就是说,儿童对有关生命生长与衰老的概念较为接近科学概念;而对生命出生与死亡的理解则带有更多的想象成分。

具体来说,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1.经验性:“我见过挂盐水挂死的”

儿童的现实生活经历是其前概念的来源之一,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们会用过去的经历来解释眼前的生命现象与问题。比如,儿童关于挂盐水(输液)会导致死亡的认知是因为其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事情。

2.表象性:“变老了就是头发都白了”

5~6岁儿童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与此相应的思维概括水平可称为“形象概括水平”。同时,“儿童此时使用的语词意义只是物体外部特征的概括化表象,还不是形式逻辑所严格定义的概念”。〔8〕5~6岁儿童往往会把事物的外部特征,或者突出的非本质特征视为事物的概念内涵。比如,儿童对于衰老的理解主要会停留在身体外部的明显变化,如皮肤与头发的变化;而对生物机能的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的下降,结构功能的逐步退行性改变等并不能认识与把握。因此,5~6岁儿童生命过程的前概念具有表象性。

3.不稳定性:从“我是爸爸生的”转变到“我是妈妈生的”

5~6岁儿童生命前概念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儿童会不断地改变自己对于某一概念的认知。比如,在第一次访谈中,有儿童认为自己是爸爸生的,因为她奶奶一直这么告诉她的;然而,在第二次访谈中,她认为自己是妈妈生的,因为其他“小朋友都是妈妈生的”。前概念是指儿童所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它会随儿童经验的增加或改变产生不断的变化。所以,5~6岁儿童关于生命过程的前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不稳定性。

4.带有“童话”色彩:“人死了可以到白云上去玩”

余春瑛认为,童话的内核是幻想,它可以把许多寻常的人、物、现象、概念整合为具有不同寻常特征或特性的形象。〔9〕处于主客体尚未完全分化阶段的儿童,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会对一些现象进行想象或整合。比如,有儿童认为,既然人死了可以上天堂,那么也就应该可以在白云上玩耍。诸如此类的想象在儿童的前概念中非常普遍,因此可以说前概念是极富童话色彩的。

5.模糊的因果联系性:“因为我和爸爸都在山东生活过,所以我像爸爸”

儿童往往根据经验理解因果联系,即“从实际上掌握一定的因果关系到意识到这种因果关系”。〔10〕因此,对于那些他们的经验尚未触及的因果联系,他们的解释一般带有很强的想象与猜测成分。皮亚杰把儿童不正确的解释定义为转换推理,即学前儿童只能简单地将时间和空间靠近的事件联系起来。〔11〕比如,有儿童解释说自己很像爸爸,是因为他们都在山东生活过;还有儿童认为,“在书上看到过恐龙骨头,说明恐龙已死,人出来了”。儿童将这些没有实际联系的情况联结在一起,并认定这就是它们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说,儿童的生命过程前概念具有模糊的因果联系性。

6.自我中心性:“在妈妈肚子里穿着漂亮的衣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2~7岁)其思维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是“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动作上的现象”。〔12〕比如,很多儿童笔下的胎儿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穿着打扮;他们不能理解同伴关于生命的前概念,并认为那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自我中心性的表现。

三、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童话故事、父母教育、网络和电视媒体、幼儿园课程、生活场景、书籍、生活经历、对词语的误解等,因此,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是他们基于个体经验和思维能力对生命过程的一种描述。

1.童话故事场景的迁移:大灰狼吃了小红帽

儿童对童话故事有种天然喜爱的情感,然而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加之对童话故事中某些事物的不理解,他们容易将童话故事情节与日常生活相混淆,用童话故事中的相关内容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事情。比如,有儿童因为知道妈妈肚子上的疤痕是生她的时候留下的,便以为自己是妈妈像《小红帽》中的大灰狼一样把他吃到肚子里之后,再划开肚子取出来的。

2.来自成人的“权威理论”:“爸爸(妈妈)告诉我的”

成人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间接通道之一,其话语易被儿童信奉。家长对儿童提问的回答、对儿童的鼓励或批评以及对儿童的种种告诫都容易印刻在儿童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种持久影响他们的力量。例如,有家长利用儿童希望自己长得更高的愿望,告诉儿童,只要听话就能长高,因此,在儿童的前概念里,“听话”成了长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儿童经常参加的社会团体活动也会对他们前概念带来影响。

3.网络、电视媒体的影响:“我在电视(视频)上看到过的”

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发展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世界,虽然5~6岁儿童已经有了对网络、电视里某些内容真实性的怀疑能力,但网络、电视还是会影响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如,有儿童认为,人死了之后会去森林里。

访谈者:人死了,会去哪里啊?

Y26①:会去森林。人家看见,就给他找出来,交给警察叔叔。

访谈者:人死了不是不能走路了吗?怎么还能去森林啊?

Y26:是人家把他埋到森林里的。

访谈者:你从哪里知道这些事情的?

Y26:因为在电视上看到,警察叔叔找人了。

4.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影响:“我上过这节课的”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为儿童前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持。虽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教师指导,但由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儿童理解力的局限性,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有时候也会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在访谈中,研究者得知很多儿童已经参与过《我从哪里来》的学习活动,该活动的重点在于“对人的生命起源产生兴趣,知道是妈妈用子宫孕育了自己”,〔13〕然而这次活动却引发了儿童的许多相关猜想,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解释人的生育过程,这些都成了他们前概念形成的重要来源。或许正如刘晓东所言,儿童的科学教育应该属于“儿童的哲学”范畴。〔14〕我们不要奢求儿童能精准完成学习任务,那些想象不到的结果或许更有价值。

5.来自生活场景的印象:“我是真正看到过的”

李高峰、刘恩山认为,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是前概念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15〕儿童经历过的事情是他们经验的主要来源,而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又使得他们还不能真正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有儿童在谈及他对某一概念的理解时,特别强调,“我不是在电视上看的,我是真正看到过的”。在他们看来,亲身经历比电视要真实。

访谈者:地球上一开始没有人,为什么后来就有人了呢?

Y18:生宝宝了。

访谈者:那什么人生的呀?

Y18:妈妈。

访谈者:嗯,那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Y18:我不知道。就是生出来的。那您知道吗?

访谈者:我觉得是某一样东西变出来的吧。

Y18:有魔术师!

访谈者:魔术师呀?那魔术师也是人。

Y18:只能在电视上面变,不能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变。

访谈者:为什么?

Y18:因为只是广告而已,是假的。

6.阅读的收获:“书上看到的”

阅读也是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阅读为儿童提供的是一种间接经验。儿童会对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访谈者:人怎么样才能长大呢?

Y5:人啊……从小的年纪再到大的年纪,80岁就是老人了。

访谈者:你怎么知道80岁就是老人了。

Y5:我从书上看到的。

访谈者:你认识很多字?

Y5:对啊,妈妈早就教过我。

7.经验范围内的逻辑推理:“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

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可以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内,对于熟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16〕因此,大班儿童对有关生命的某些问题会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比如,儿童会通过总结自己家庭内部成员都是妈妈生的,得出“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的结论。这是 “归纳法”的简单应用。

四、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建议

儿童的世界是丰富的,他们会积极建构属于自己的种种朴素理论,形成浪漫、富有诗意的儿童文化。现实中,我们往往低估儿童。5~6岁儿童生命过程的前概念向我们证明,儿童并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已经凭借自己的经验与思维能力形成了对生命过程的各种认识,这是值得我们尊重与珍视的。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并非一定要引导儿童转变他们的前概念,走向所谓的科学概念,而要重在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要尊重并支持儿童的理论建构。儿童是积极的探索者,他们会提出自己的假设,设法去验证,或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解释。我们要努力让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成为一种“猜测——验证(解释)”的理论建构活动。

其次,教师要做聪明的“无知者”。教师与儿童客观上存在着明显的经验差距,因此,在引导儿童学习时,教师容易成为一个支配者。正如西塞罗所言,“一个人愈有技巧,愈有才能,他在教学中就愈是易怒、费力,因为当他看到自己很快就领悟的东西别人领悟得很慢时,他就感到苦恼”。〔17〕也就是说,当教师以一种权威的姿态自居时,他们很难做到真正尊重儿童。所以,教师需要打破成人权威思想,做一个聪明的“无知者”,努力做一个儿童探索活动过程中的同伴,跟随儿童的步伐,为儿童提供支架,与儿童共同建构理论。

再次,引导儿童学会论证自己的想法。支持儿童理论建构的课程,重在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儿童以经验和“动手做”为依托,建构自己的理论,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论证自己的想法。

第四,为儿童提供具体直观或可操作的内容,尽量不使用类比方法。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他们的理论建构必须基于经验而非抽象思维。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提供具体直观或可操作的内容,供儿童探索学习。此外,类比方法适合向人灌输抽象的科学概念,但无助于儿童的直观理解,反而易使儿童产生另一种误解,使“他们形成错误的很难改变的概念”,〔18〕因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尽量不使用类比方法。

生命过程的前概念虽然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前科学水平上的认识,“但所有这些知识领域(科学知识)都和一块围绕着它们的未知领域接界。当一个人进入了边界地区又往前跨越时,他便离开科学而进入思辨的领域;这思辨的活动是一种探险,而且在各种事物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哲学。”〔19〕儿童正是凭借着对科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与自身思维的特点,走进哲学领域的。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

参考文献:

〔1〕曾珍.3~6岁儿童浮力的前概念及其对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2〕〔15〕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4):62-67.

〔3〕何峰,等.儿童生命认知的调查研究〔J〕.儿童教育,2006,(6):28-29.

〔4〕韩映虹,陈银.城乡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的比较研究〔J〕.教育导刊,2011,(9):36-40.

〔5〕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J〕.心理学报,2005,37(3):335-340.

〔6〕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91-93.

〔7〕张向葵,等.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7-10.

〔8〕〔10〕〔16〕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2-144.

〔9〕余春瑛.教育主义:童话本体功能的背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1〕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M〕.吴颖,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39.

〔12〕皮亚杰.一种发展的理论〔J〕.卢浚,译.外国心理学,1982,(1):15.

〔13〕王志明,等.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科学·艺术(中班·下·教师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4-65.

〔14〕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7-205.

〔1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44.

〔18〕简·约翰斯顿.儿童早期的科学探究〔M〕.朱方,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71.

〔19〕罗素.道德哲学〔M〕.李国山,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

猜你喜欢

概念生命幼儿园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爱“上”幼儿园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