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17-02-14王迎春

关键词:世界观历史教学

王迎春

摘要:历史课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等特点,历史课的学习都应该是与爱国教育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渗透故乡的历史、国家的文明、民族的耻辱,对高中生进行爱国教育,培养正确向上的价值观、思想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形成,这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爱国思想;历史教学;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89-1古人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培根也曾说过:“读史可使人明智。”种种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原因,而历史课通过大量的史实和史料向人们说明社会的变化、发展的一个过程,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等特点。同时,历史课的学习都是与爱国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爱国教育可以帮助中华民族的振兴加快,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文化得到延续。

一、学习故乡历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民族希望,在西方知识的渗透下,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会有些许偏差,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人对祖国的感情是抽象的,无法描述的,每个人也会对生他养他的地方充满感激之情,很难想象,一个不爱故乡的人,他会有多爱祖国。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及故乡的历史,讲述故乡的重大历史事件,文物古迹,还有值得歌颂的人物等,加大学生对故乡的更深层的了解,让学生对故乡产生自豪感,对故乡产生难以描述的感情,进而对我们的祖国产生爱国情怀。如讲四川的历史,可以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各沿海城市和北方被侵略城市的抗日人物短缺,壮士出川因此出现,为抗日,川军执行了蒋介石“军队国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整编。但蒋介石却为了方便控制四川这个物产丰富的大省,把川军设计分布在全国各地,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但是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忍辱负重,慷慨赴死,以不高级的武器,对待日军无数精良的武器。根据后来数据统计,全国为抗日牺牲的英雄中,四川人民占五分之一。这样的悲壮历史极大地增加学生对故乡的敬仰之情。

当地的学生一直处在比较富裕的环境里,对故乡受到的侵略感受淡漠,对上一代的艰辛创业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是父辈在夸大事实,所以,对学生进行故乡历史的讲述非常重要,要让学生传承本地爱国精神,适应这个时代,把爱国的思想转化为行动上。

二、传承国家文明,增强学生民族自豪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人才济济,无数的爱国人士为中国创造了物质文化,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让青少年学习了解到中国文化,值得歌颂的人与事,可以很好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中国这个地方,曾经存在这个各种各样优秀的人物,蕴涵着五千年的文化,享誉了世界的四大发明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成果。教师可以讲述中国无数的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周爽、祖冲之、孔子、晏子、朱世杰、刘徽、贾宪、司马光、贾谊、范仲淹、司马迁、屈原、文天祥、王勃、柳宗元、李煜、李清照、刘彻……)多不甚数。

各种各样的哲学家、文化家缔造着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能磨灭的。这些丰富的文化宝典,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所不可缺少的,是宝典。通过教师讲述各种各样贡献,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敬仰和热爱,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卓越贡献,可以产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教师再结合其他地区正在发生的种种灾难,世界各地的人民正生活在战争的年代中,尝受着战争带来的妻离子散的痛苦,家破人亡的悲剧,激起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对祖国带来的和平感到幸运,对国家的感谢又深了一步。

三、铭记国家耻辱,激发学生团结精神

爱国主义可以让中国的青少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有着热爱之情,有了爱国主义的青少年,更加为民族的未来英勇奋斗,会积极维护国家的主权,为促进国家的统一不遗余力,给青少年灌输爱国知识,还能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笔者清楚地记得在高中学习历史的第一天,笔者的老师就说:“忘记就等于背叛。”当时笔者就深深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每一个都应该清楚中华名族在近代所受到的侵略,不忘国耻,十九世纪的八国联军,用高级的武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岌岌可危。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虽然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上失败,都没能减少我们的爱国人士。最后中国人民的共产党出现了,带着中国人民,不论男女,不论老少,参与到这场残忍、可怕的战争中,最后我们迎来的胜利,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跟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清楚的感受到祖国曾经所受到的苦难。让他们知道如今和平舒适的生活都是无数爱国人士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极好推崇爱国思想的宝典,同时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想要获得真正的强大,就要发扬继承先辈们的革命思想,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中国变得强大起来。

爱国教育是历史课中永远贯彻的主题,在高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正确向上的价值观,思想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爱国精神,正确世界观,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节历史课上完过后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每个历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世界观历史教学
世界观(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重读《夜读偶记》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