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空间中北京民俗艺术双重状态与应对策略
——以戏剧、庙会、民俗工艺品为例

2017-02-14张雯胡春瀛李晨宇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1期
关键词:曲艺都市民俗

张雯,胡春瀛,李晨宇

(北京工业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北京 100124)

都市空间中北京民俗艺术双重状态与应对策略
——以戏剧、庙会、民俗工艺品为例

张雯,胡春瀛,李晨宇

(北京工业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北京 100124)

高度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和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北京民俗艺术也向都市空间倾斜,越来越显著地融合于城市的语境。原有的民俗艺术渐渐改变了曾经的存在环境,在当下都市环境下产生巨大变化,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呈现出双重形态——一方面在逐渐消解自身,另一方面又在都市语境中形成了新的综合的形态;北京都市民俗艺术的运用与更新,应遵循在当下语境中发生的消解与重构的双重状态,采取与之对应的双重策略。

北京民俗艺术;双重状态;应对策略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 北京都市民俗艺术的当下运用

北京是一个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现代国际化特征的双重身份的都市,多年的建都史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北京拥有极其丰富的民俗艺术。同时,随着高度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和现代传播媒介在城市空间的发展,这些民俗艺术形式也随之向北京都市空间倾斜,构成特定的都市民俗范畴,越来越显著地融合于当下城市的语境与形态。

较为活跃在当下北京都市空间的民俗艺术大致可分为三类,包括以娱乐为宗旨的表演艺术,如戏剧、曲艺、相声等,这是最为呈现北京都市文化特色的民俗艺术;也包括反映民众生活民众信仰的市井庙会民俗艺术,这是在北京都市比较普及并具有实用性的节庆民俗艺术活动;第三类是审美功能突出的美术工艺品,其品类繁多,有北京兔儿爷、京剧脸谱、北京泥人、北京布虎、北京风筝、北京皮影、北京木偶、北京风车、北京灯彩等。这三大民俗艺术种类并不能完全概括北京都市民俗艺术的面貌,但是由于和当下城市生活以及和现代媒介比较容易结合,所以,相对普及地延续到城市生活空间,成为北京市内较为熟悉常见的都市化民俗艺术形式。

戏剧、曲艺、相声等作为北京颇具代表性的都市化民俗艺术形式,和京城一直盛行以戏剧、曲艺娱乐内容的传统有关,自金元以后戏剧兴盛,演剧成为京城民间节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节目,戏班也都有应节按节的戏。通常在正月初一,为庆祝春节,京城各剧场都要演戏庆祝。程瑞枯《都门元夕踏灯词》诗云“几盏琉璃敌夜光,灯悬天市数廊坊。梨园弟子翻新曲,一样歌喉李八郎。”廊坊即今前门外之廊坊。诗中描述的就是此日前门一带演剧的情景。①明清北京城是个“品”字的形状,刚好在南边突出了一部分,即前门至永定门包括天桥一带,是各类表演类民俗艺术集中的场所。当下的北京天桥一带,仍然显赫地矗立着戏剧和曲艺的演出剧场,是北京市内重要的民俗艺术表演基地。

生机盎然的庙会民俗、节日庆典时盛装表演的民俗艺术等,也随着北京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曾在乡村和郊区繁盛的局面逐渐进入以都市空间为阵地的状态。春节时期的庙会,在北京市区的几大公园均有盛大场地,成为一年一度的大型常规民俗交易活动。还有一些表达民俗信仰的民间香会,本来活跃在北京的一些村落,如今也转移到市内空间,成为北京市旅游观光的重要节目内容。

民俗工艺品之所以成为北京都市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无论在都市还是乡村,它们都是展现北京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的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逢年过节在门上贴的民间艺术味道浓郁的年画艺术、剪纸艺术,生儿育女赠送的红蛋喜蛋的蛋绘艺术、八月十五拜月的兔儿爷等,这些民俗艺术在北京乡村、都市四合院、社区都很普及,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既有传承的形式,又有变异的元素,对城乡的文化进行着融合,不断形成新的共有的形式,体现了北京乡村与都市民俗艺术整合的特征,它们缩小了城乡的区别,联系着北京民众共同的生活愿望和趣味,不仅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相一致,而且,所蕴含的的热闹、喜庆、团圆、富足、平安、吉祥等形态,使抽象的北京人文精神得到了具体的呈现和审美的升华。

这些活跃在北京都市生活中的民俗艺术的分类,只是相对的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交叉和互动的,比如戏剧曲艺需要生活习俗内容的参与,同时又融入北京的庙会民俗和节日庆典民俗之中,此外, 民俗工艺美术也与北京的戏剧曲艺、节日风俗有着不解之缘。比如北京的泥塑、脸谱、兔儿爷等,都是运用在戏曲、节日中常见的民俗元素。北京民俗艺术以展现民众生活情景、寄寓民众审美情趣为本质,融合在北京悠远的传统社会形态中,既是展现北京特征、北京味道的艺术形式,又丰富着北京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影响着社会民俗的变迁,进而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精神与社会制度。

二、北京都市民俗艺术当下的双重状态

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在国际化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经历着最大程度的现代化重构,处在高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环境下的北京民俗艺术,也随之接受着同等力度的的重新塑形。越来越多的民俗艺术进入城市空间与都市文化相融合,本身说明了它们逐渐被变异、被转型、被重构的状态,原有的民俗艺术渐渐改变了曾经的存在环境,在当下都市环境下产生巨大变化,其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民俗艺术呈现的双重形态——一方面在逐渐消解自身,另一方面又在当下都市语境中形成了新的综合的形态。

以北京传统戏剧和曲艺为例:戏剧与曲艺都是方言艺术,戏剧与曲艺艺人运用方言口语发挥各种技巧,包括比喻、双关、借代、谐音、谚语、俗语、夸张、歇后语和绕口令等,使民间艺术的口头表现力特别丰富。更重要的一点是,方言是当地最朴实最贴近地方传统的口语。老艺人说:“好曲走不远”,是说方言的规定性。从方言的角度说,曲艺天生就是一种多样性文化的演绎艺术。无论是京剧的铿锵声势还是越剧的吴侬软语,各种形式的戏剧、曲艺艺人要让观众感同身受,都要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地方社会经验去调动方言,方言对他们来说,是区域的行为规则和文化传统,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失去听众。②而今天随着和国际接轨的需求,学英语、考托福、说普通话现象在北京普及,这种现象提升了北京作为首都的文化品位与形象,但是也造成了方言文化的生涩和濒危。随着表演艺术被市场化国际化,戏剧与曲艺需要面向世界范围内的观众,戏剧和曲艺要用标准普通话演出。如果把戏剧曲艺一律改成标准普通话表演,传统的戏剧与曲艺特色也就必然面临转型。一首脍炙人口的戏歌《说唱脸谱》,就反映了老北京人对于传统戏剧既难以割舍又渴望创新的双重愿望——“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生旦净末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简单,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一个劲的来称赞,……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

普通话在北京都市的普及对于戏剧曲艺并不完全是冲击,同时也是一种促使它们发生转型与创新的动力。北京是世界文化中心,是世界留学旅居人士聚集之地,无论是旅居还是留学,都市民俗艺术都给他们提供了首选的入乡随俗的渠道,很多外国人为了强化汉语学习,在北京整体民风民俗的熏陶下,借助戏剧、曲艺和相声艺术,提高汉语水平。中国戏剧、曲艺、相声演员带留学生弟子,扩大了民俗艺术的对外影响和交流,民俗艺术传承经过多方人士的参与,增加了被外界了解关注的机会。戏剧和曲艺在立体多元的审视中,经历着历史的重新塑形。例如根据戏曲元素创作的《霸王别姬》《中华武术》,成为国内外流行的通俗歌曲,重新诠释中华民族精神,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它们根据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新形势和通俗歌曲表达的自由度,对民族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理解比重加以重构。从这个角度上说,戏剧和曲艺潜移默化地重塑着自身,在当下都市呈现一种时新的综合的形态。

以节庆礼仪为载体的北京庙会民俗艺术的内容,亦随着北京城市商业与近郊旅游产业发展的双重影响发生变异。以北京朝阳区颇具影响力的民俗旅游村高碑店为例,它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向世界展现北京特有的民俗习惯和艺术形式。高碑店具有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是村中百余年历史的“高跷老会”。传统中高跷会的民俗意义是期望通过“走会”这种活动形式,在村际交往中博得尊崇与艳羡,用村里老人的话表达就是走高跷图的是“耗财买脸”。耗全村之财、倾众人之力所举行的这种类似于狂欢的集体活动背后,承载的是高碑店人对“声望”“权威”社会性情感的渴求。高跷老会之于高碑店,不仅是历史积淀中村落发展轨迹的标识,也是高碑店人对村落整体认同的象征。③在民俗旅游产业推动下,如今的高碑店高跷会节日庆典的盛装表演则变成旅客体验民俗的一种手法,原来的民俗寓意逐渐淡漠,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原有承载的意义在渐渐被消解。

和戏剧以及庙会民俗艺术互动相关的北京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如中秋节祭月的兔儿爷、庆贺春节的民俗灯笼、京味的脸谱、北京剪纸、北京风筝、彩蛋艺术,也在当代语境中改换着意义与形态。这些民俗艺术品本来有其明确的社会功能,如彩蛋是老百姓家中生儿育女的必备礼品,具有安康祝福寓意;兔儿爷为中秋增添了太平欢乐、幸福祥和的节日气氛,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清裨类钞》记载:“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④兔爷既是审美工艺品,而且具有明显的民俗意义,北京灯笼、鬃人等民俗工艺品皆是如此。随着现代化潮流迅速改变北京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礼仪的传入与传统民俗节日交织在一起,不断进行互动与同化,使北京民俗工艺品的社会功能在当代语境中发生变异,审美功能成为主要特征,民俗意义弱化了。为了强化审美功能,迎合当下审美标准,北京民俗工艺品的造型和样式也发生了变异,如今天的北京脸谱、兔儿爷等,造型有了平面化、简约化、卡通化的趋势,加入对比强烈的现代色彩,尝试融合到现代都市文化的背景里,审美功能超越了实用的功能,更多地成为国际国内前来北京观光旅游人士的纪念礼品。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延,北京都市民俗艺术越来越显著地呈现一种共识的事实,即传统民俗艺术内涵在整体生活传承中快速地被现代生活方式肢解为碎片,但同时,这些传统的文化碎片又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地被重组与再造。北京都市民俗艺术也在这种必然趋势下,呈现出消解与重构的双重状态。

三、 北京民俗艺术当下双重状态的应对策略

对于世界上各个民族来说,都面临着现代文明与文化传统对峙的严峻问题,传承与创新民俗艺术的速度无法匹配当下文化进展的速度,是世界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紧迫状况。许多国家为此做出了相应努力,日本早在1950年政府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就提出“无形文化财”(即包括民俗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着力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⑤意大利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在文化遗产的志愿保护方面卓有成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一国际公约之所以通过,就是为了保持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从各国可借鉴的经验来看,对于北京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运用,必须尊重民俗艺术自身在当下消解与重塑的双重特性,从而进行对应的双重策略,对不同的民俗艺术进行理性的取舍。

(一)对应民俗艺术“消解”状态的策略:对无法适应城市文化的北京传统民俗艺术种类,应合理地运用博物馆存档与展示系统,从保护北京民俗艺术的角度来说, 理性进行取舍,利用博物馆艺术馆形式对无法进入“当下”的民俗艺术进行存档与展示,其实是开发一种传播形式,博物馆具有保存与传播、联系历史与当下的文化交流角色与功能,这种开发借用了民俗艺术的内核要素,开发的对象并不是民俗艺术本身,不造成对民俗意义的扭曲,而是民俗带给全球的共享文化资源。北京应建立民俗艺术主题博物馆,活跃各级国家博物馆与国际公众的交流,使国际公众可以充满兴趣与理解地与北京民俗艺术接触,都市语境下对于民俗艺术的创新与运用,应建立在更加能够激活北京与当代世界交流的前提下,而不能为了保护传统民俗艺术不忍取舍,反而禁锢了北京已融入世界当下背景的对外文化交流。

(二)对应民俗艺术“重塑”状态的策略:促进北京民俗艺术中一些与现代世界理念价值相契合的元素成分的转型,经过筛选和改造,形成新的适应当下的形态,转化为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北京近十年的城市改造,逐渐探索出民俗艺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新模式,规避了原来民俗艺术区改造方式的弊端。城市化的进程虽然使北京民俗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变得紧迫,也使民俗艺术保护传承的策略越来越趋向成熟清晰。如大栅栏的民俗街区改造,采用“节点更新、协议腾退”的方式获取空间,更换了原来的“全盘拆迁”,保留了原始民俗艺术的创作空间。新的商业进入原来的街区,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引导现代元素介入了民俗创作,引进当代时尚设计师在对手工艺人传统技艺、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包括商标设计、投影墙装置等,代表项目有“CAFA视觉传达系学生与修车小铺”“LINGO与兔爷张”“都市实践与老张木板年画”等。这些项目发挥了北京民俗艺人的话语权,激励了民俗艺人创作主动性与激情,保护了北京民俗艺人创作权益和创作追求,使他们“活在当下”。从这些探索中可以看出当下对北京民俗艺术更新传承的可行性。北京在积极参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互动中,一些新的民俗传承更新的策略也正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

四、结语

历史悠久的北京既是孕育民俗艺术的土壤,又是向世界呈现深厚民俗文化的窗口,作为首都城市,这一闻名的历史古城有着几千年的建城史和几百年的建都史,具备调集全国各类能工巧匠进京的优势,千百年融中华民族精华于一身,得天独厚的条件构成了北京丰厚的民俗艺术文化底蕴。同时,北京作为国际化都市,快速接纳全球文化风潮,更突出地呈现出既具有古老文化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双重特征。致力于北京都市民俗艺术的传承运用,并不是致力恢复都市化趋势中已发生变化的民俗艺术的社会土壤,也不是致力恢复北京传统风俗的原始面貌,而是遵循北京民俗艺术在当下都市环境中发生的消解与重构的双重状态,采取与之对应的双重策略。■

注释:

①李真瑜.戏剧与北京的民俗文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3.

②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③康丽.从传统到传统化实践——对北京现代化村落中民俗文化存续现状的思考[J].民俗研究,2009(2):164.

④(清)徐柯.清裨类钞[M].第1卷“时令类”.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⑤马兰.全球化视野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6):417.

Dual Status of Beijing Folk Art in the Urban Spa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ake the Case of the Beijing Opera the Temple Fair and the Folk Artistc Craft

ZHANG Wen,HU Chun-ying,LI Chen-yu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124,China)

A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a in the city,Beijing folk art tend to the urban space and exists in the present context of the city. Beijing folk art changed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has a huge change,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 is the dual status of present : on one hand,it dissolves itself in gradually,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formed a new integrated form. To protect and inheritance Beijing folk art,we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dual status of Beijing folk art in the present,to take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eijing folk art; the dual statu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G127; J528

A

1008-2832(2017)01-0128-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曲艺都市民俗
冬季民俗节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民俗中的“牛”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民俗节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