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壮族民间小调音乐初探
2017-02-14刘洪权曲靖市文化馆
刘洪权(曲靖市文化馆)
师宗壮族民间小调音乐初探
刘洪权(曲靖市文化馆)
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所产生的共生共荣,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近年来中央提出加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大众,并产生了很好社会效益,乃至有了一定的市场经济效益。目前,县辖区的壮族居住最多的五龙、龙庆等乡镇,白沙和黑沙两个支系的壮族,他们建立和发展了多支壮族民间音乐小调演唱队,演职人员达百多人,他们在逐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中,也成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在传承和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由于有其他民族的干扰,逐渐产生了“汉化”的趋势。尤其市场经济激烈冲击,适合于现代大众的极流行的歌舞音乐,大量占领了农村阵地,而独特的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在一些组织部门的忽视,加之人才的匮乏,资金的紧缺,在发展中越来越有举步维艰,抑或是在没有资金、没有人才的情况下,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这块天然“绿色之宝”,缺失得较为严重。
笔者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多年,由于工作关系,也多次深入到师宗壮家山寨采风,并且在此期间,和壮族同胞能够亲密接触,和他们共同分享千年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的快乐。其中,对他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小调不断地探索研究,并粗略地了解了一些。认为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白沙支系曲调,另一种为黑沙支系曲调,统称为音乐小调。一般在盖新房、讨媳妇、三月三会友、家中有喜事时才唱,曲调分上下两句式,词多为五字句、七字句式。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调式繁多,像他们资格老一点,具有权威性的老艺人说,切莫小视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的魅力,它在不断传承的演绎中,形成了有如涓涓细流,舒缓悠扬小溪的美,也有如情绪转换颇多,汹涌澎湃河流的气势。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真可谓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在给人一种饱耳福眼福的同时,心灵又一次得到原生态绿色音乐小调的洗涤。从中给你感受到了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几天几夜唱不完音乐小调,虽然用现代的词曲说法就是换词不换曲,但是它一首特定的曲调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词来形容、来表现,它也可以体现很多不同内容、形式,及所要表达的意思。其真正的歌者在演唱时,对词的记忆力是强大的。他们有着“小调宝库”这种非凡的记忆力,完全是口传心授,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倾诉,在特定区域及特定的族群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力。
■白沙支系曲调
师宗五龙地带这种壮族小调在白沙支系中广为流传,演唱者在演唱中大多采用波音、鼻音进行装饰,波音以肺部带动声带发音,这也是壮族小调一种很特别的演唱技巧,从乐谱可以看出曲调以6(la)、1 (do)、3(mi)为主音,2(re)为句式辅助音,整个旋律最低音(la)最高音到3(mi)五度,使用四个音,6(la)、1(do)、2(re)、3(mi),整首乐曲为上下两句换词不换曲调,这是师宗白沙族人演唱的基本特点。
在五龙白沙支系传统民族民间小调中,类似这种调性结构形式的曲调有很多种,除个人演唱风格外,调式调性结构上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一致,只是在2(re)、音的摆放位置有所不同,2(re)、音与其他音摆放距离远时显得高亢一些,摆放距离近时显得比较委婉细腻,再加上长音演唱时采用的波音技巧、结尾时带上鼻音,整首乐曲显得委婉动听,非常具有少数民族民间演唱特点。
■黑沙支系曲调
师宗黑耳地带这种壮族小调在黑沙支系中广为流传,演唱者在演唱中结尾处带鼻音进行装饰,从乐谱中可以看出曲调以6(sol)、1(do)、2(re)为主音,(la)、为句式辅助音,整个旋律最低音(sol),最高音到2(re)五度,使用4个音6(sol)、(la)、1(do)、2(re),整首乐曲为上下重复式乐句换词不换曲调,这是师宗黑沙族人演唱的基本特点。
在黑耳黑沙支系传统民族民间小调中,类似这种调性结构形式的曲调有很多种,除个人演唱风格外,调式调性结构上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一致,只是在(la)、音的摆放位置有所不同,(la)、音摆放的距离一般很近,旋律中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整首乐曲结构简单明了,以配合词的多样变化述说为主,黑耳地带一般有人家讨媳妇、建新房以及家中有喜事时会以传统的形式演唱小调。
■师宗壮族音乐小调特点
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充分体现了一个依山伴水的民族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绪,具有强烈的心里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壮族音乐小调主要以五声调式为骨干音列、上下两句为主体结构,个人演唱风格为辅,一般演唱时以低音开始。
■歌与小调的关系
在师宗壮族民间音乐中,歌与小调应该是也有所区别的,一般歌是在三月三对山歌,节日期间的对歌赛,接受一些邻近地区的外来歌曲,这一类的曲目应该称歌。而壮族人家讨媳妇、建新房、答谢、祭祀等这些传统仪式中固定的曲目(以传统坐唱为主)称之为小调。所以说,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它与众不同,强调的个性特征,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它所体现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都不能混同一般。就像有人说的,这种东西来之不易,它有千年的根基,祖宗“血脉”的传承,是无价之宝。
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穿越壮家人生活的历史时空,人们所感受到的在师宗五龙、高良等地壮族的先辈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民间音乐小调,这些壮族祖辈不断继承和延续下来的民族民间音乐小调,不但是一种独特的音乐,与舞蹈水乳交融的艺术形式,而且是一种与思想和生命密切相关的精神食粮。在壮族人民看来,其重要性可与水、盐、空气、食物并驾并驱,相辅相存;所谓“是人不唱调,白活几十年”,便是壮家人音乐与生命的情愫。在祖祖辈辈的熏陶下,壮家人天生就能唱歌、跳舞,不论是怎样的心情,他们都会从身上摘下双管或拿出铜鼓、唢呐,吹起欢乐的韵律,熟巧的手指打着孔眼的节拍,变换着不同的曲调。随着欢乐的乐声翩翩起舞,舞步随曲调变化,欢乐的场面常常通宵达旦。勤劳的壮家人,一天劳动之后,唱上一支歌,跳上一场舞,是他们的最大心愿,只要满足了这一小小心愿,再苦再累也都快乐。
■师宗壮族小调的现状与发展
师宗壮族蕴藏积蓄千年的《古歌》、《婚礼歌》、《酒歌》等民族民间音乐小调,他们早已把它当作精神富矿,在不断的发展中延续下去。在城乡的文化活动中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经常出现,尤其近年市县举办的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中,五龙、龙庆、高良等地的壮族音乐小调闪亮登场,赢得许多荣誉。笔者参与创作编排的师宗壮族健身操音乐《碗舞》,在2015年参加云南省第5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荣获金奖。确实,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像一座难以刨尽的精神“富矿”,也像一部不朽的文化精神诗篇,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海里。尤其在壮家人世世代代传承和发展中,早成为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情厚意的婚礼习俗,激情满怀的音乐小调歌舞,在充分体现壮家人有关生命的情愫里,象征壮家人真实的力量以及真实的本性。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所蕴含的那种伟大而朴素的情愫,真正体现了“有一种生命在生存之外”的意象,并且闪现出生命哲理的光辉。就像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文中说:“各民族有她自己的文化,在民族的融合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也随着融合而成为一个大民族的文化,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无疑,师宗壮族的音乐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近年来,师宗壮族老祖宗的民族民间音乐小调这块瑰宝,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师宗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师宗县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建设的奖励办法》,做到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的同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同时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文化发展的主要工作来抓,明确专门有人来抓、来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呵护里,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有的在大山深处沉默了多年后,又在这块火热而深情的土地上,悄然破茧而出,像师宗菌子山上的马樱花红彤彤地绽放在群山峻岭之中。
为提高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的品味,师宗文体局适时安排县文化馆文艺表演骨干,下派到五龙、黑耳等地,对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在挖掘和打造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艺术质量。笔者作为多年从事基层音乐艺术创作人员,和千万人喜欢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不辞劳苦多次深入本县的许多壮族村寨,辅导壮族同胞表演音乐小调,并且还帮助他们挖掘出了原生态壮族酒歌和用壮语演唱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民歌。通过继承壮族古老传统的民间小调歌舞元素中,刻意创新的一些壮族民间小调歌舞,不仅得到师宗成千上万壮族人民的认可,而且其他民族也十分喜欢。
师宗壮族民间音乐小调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它们是走上了创新的有效途径。虽然它生于本土,长于本土,它的生命之树的根也深深扎于本土,但它们有着“老树开新花”的嫁接办法,在把古老的壮族民间音乐小调元素传承下去的同时,创造出与市场经济接轨,受大众喜爱的,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壮族歌舞。源于这种不竭的动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师宗壮族民族民间表演队,他们表演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形成灵活多样,真可谓浓墨重彩、异彩纷呈。有木叶、竹笛伴奏演唱的《情歌》,有用现代艺术手段编排的壮族山歌情景剧《壮家新歌》,有技巧性震撼人心的几十人用唢呐演奏的《古歌》等等,尤其是壮族《酒歌》不仅在壮族地区传唱开来,而且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开展的各种迎宾活动必唱的歌曲,竟然有的地方把它视为主唱歌曲,要求干部职工和厂矿、学校都要会唱。
千年来,师宗壮族的《古歌》 《婚礼歌》等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它不仅演绎着壮族歌舞美的内涵,而且演绎着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生活的希望。正因为有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民间小调之源,师宗壮族人民生活变得生动活泼、绚丽多彩,也正因为有这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小调,师宗壮族人民更加有了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智慧源泉,才会有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动力,才会有着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