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再思考

2017-02-14

大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师生高职课程

武 文

高职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展到内涵发展的逐步深化过程,因其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建立一套全新的课程模式,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成为了我国教育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也持续深入,高职课程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应回到其价值目的,从“原点”进行梳理,找到内在的逻辑规律,才能准确地定位未来发展,获得发展空间。

一、本与末: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

高职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核心价值或者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也就是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全面发展就是避免片面发展,消除“异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认识、知识、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以及生理因素得到全面的、谐调的发展。这一目的也是课程建设的终极目的。[1]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了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也就是从作为传统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及教学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根本指导思想上从传统的高等教育“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提出理论知识“必须”与“够用”为度,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具有适应行业企业生产和服务工作需求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人才,强调适应职业工作的“能力本位”。这一转变,有效地解决了高分低能的问题,在教育的实践中解决了“60分”万岁的问题,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职场的优秀表现,使高职教育获得其应有的地位,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基本文化素质,过分强调企业需求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问题也显现出来,高职教育和社会各界重视高职学生人文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重视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高职现阶段发展的新的价值原则。如何在职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中找到一个结合点,既保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优势,又遵循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律,是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姜大源教授提出高职教育是“跨界”的教育的观点,认为高职教育的目的,有显性目的和隐性目的,其显性目的就是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隐性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也有人提出人格本位的观点,认为高职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就理怕当然的服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要培养人,那么高职教育首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再谈职业化的问题;还有人提出“大课程观”,认为高职教育要以人为本,在学校专业课程为“职业化”服务的同时,学校的公共课程、群团活动、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等,都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要素,都要作为课程,进行统一设计,促进学生的职业化和社会化。[3]

人的发展问题,最终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而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其心理的发展,就人的本质而言,心理因素更为内在和核心。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必须促进学生诸心理因素的和谐发展。研究学生发展问题,最终要回到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各种观点的实质,也要通过对知识、技能、能力、人格这些概念的澄清而更明晰。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的历史积累,知识体系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共有的信息资源。技能,是人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在训练中固化了的行为方式。能力则是人的个性心理的一部分,是个体可能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人格则是包含了气质和性格两个部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以气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待自己和他人以及世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知识和技能人类共同的、外在的、客观的,能力与气质、性格则是个体独具的、内在的、主观的,心理学认为,性格在个性心理中具有核心的意义,由此决定了人格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的根本地位。[4]

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体现,与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密切相关,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以现阶段高职教育改革的现实为依据,提出人格本位也是其发展的历史必然,然而片面强调人格本位却是不正确的。一方面,职业能力是在掌握相关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要依托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人格的养成根植于能力发展,二者是同一过程,个体的成长是一个综合的成长过程,不可分割。不同课程价值目标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历史性的进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否定的过程。以人格为核心的价值目标,要有效地继承知识本位教学和能力本位教学的实践成果,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能力、人格的培养结合在一个有机的培养过程中,这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

二、体与用:师生的沟通与课程建设

教学过程,是学校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中的人,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的对象,是课程。我们还是回到教育本质,当然也是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第一部分我们着重讨论的是目的问题,现在我们讨论过程问题。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即人的群体性活动,而且学校是一种结构化的、专门的教育机构,是社会的一个构成环节,教师与学生是学校里特有的社会角色关系。教育的本质既然是社会活动,那就可以解读为师生的社会角色定位所形成的关系以及以这种特定关系开展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教育。这里强调,教育的根本不是传递信息、训练行为,更重要的是师与生两个生命体的彼此影响、沟通。就是说,在教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中,只有师与生之间作为人的交往,才是核心和教育的价值所在。

笔者认为,人与人的沟通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陈述性的沟通,就是关于事实的沟通,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要客观地说明事实是否存在,是什么样子就可以,也即我们常说的“沟通情况”;二是思维性的沟通,就是对某一件事物或某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个体在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后,通过思维活动,对事物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即我们常说的“沟通意见”;三是感应性的沟通,就是对事实认定清晰和各种观点明了以上,对陈述事实和发表意见的人内心产生的价值观上的认同,实现心灵的共鸣,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沟通心灵”。在师生关系中,对科学规律的传授和学生作业反馈的客观判断,基本属于事实判断,即陈述性沟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属于思维性的沟通;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唤醒学生的心灵感应,激发他们的内在追求,影响学生的人格,属于心灵沟通。

由此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课程的结构和课程内容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师生关系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传统的教育教学,专注于传授知识,并进行不断重复性的技能训练,强调标准化的认知,掌握的是客观的知识内容,师生之间是陈述性的,对客观事实上的沟通。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知识本位,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在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方面下功夫,到最后达到知识和技能熟练程度达到自动化输出,以应付考试和各类甄别性的测试,在普通教育表现为“题海战”,在职业教育则表现为技能比赛,以应对功利的形式的评价。

职业教育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能力本位,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一定的手段,引进职业领域的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设计,进行开放或半开放的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变,由传统知识训练技能,变为组织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面对任务,学生个体以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形成了建设性的独立思维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表现为项目教学、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5]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传授“实践性知识”,就意味着要靠师生之间内在的心灵感应,个性化地传授工作过程的“默会”知识。同时,渗透职业道德、行为作风、职业理想和信念等因素。教师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不仅实现技艺的传承,而且实现价值传承。目前高职教育大力提倡的“现代学徒”模式,正是通过制度化的设计,继承传统师徒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徒)关系,实现高层的沟通和职业文化的传承。[6]

在教育教学中,课程是指引师生完成职能的途径和载体,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活动。课程就体现着社会和教育者的意图,是教育理念和原则具体化的中介,是教学方式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精美、简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引导教师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和教学水平。然而课程内容本质上是相对固定的,而人是有能动性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内在高层次交流活动是教育的根本,俗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心灵的交流要有一个必要的通道,就是“眼睛要看着眼睛”,它以通俗的方式表达了教育的本质,即必须要师生“在场”,即用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交流的活动为“体”,课程建设为“用”。课程作为师生活动的载体,是为师生之间的活动服务的,能够支持师生之间的高层次沟通的课程,就是好的课程,否则课程无论有多先进,制作有多精致,也只是一个好的“展品”,起不到好课程的作用。

三、道与术:新型信息关系与信息化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新技术不断出现,也不断地改变人的工作和生活,电脑、智能手机己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标配”。教育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共享课程等项目成为热点。这一切都预示着教育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面对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热潮,如何在新技术与教育本质之间找到结合点,也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广泛的共享,它将让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消失;也有人认为,通过开发网络共享课程,可以实现课程的校际共享,混合式的教学将成为未来主流的教学模式等等。那么,信息技术究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什么呢?第一,是丰富的信息资源,知识的传递变得异常的方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几乎所有的知识;第二,是让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越来越精美,通过技术手段和专业的制作,可以将原来只能呈现在书本的文字,变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整合而成的立体化课程;第三,可以实现教学时空的远程连接,校际之间可以实时共享课堂教学,校企之间可以实现场景共享,把企业生产的环节直接呈现在课堂上,也可以把学校的教学呈现给企业;第四,可以实现随机的学习,课程可以变成“碎片化”学习资源,随时进行分散式的学习。然而,这些变化都是基于把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为前提条件的,单就知识或信息的传递而言,信息技术的确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实现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甚至开展项目教学,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前面已经论证过,教育教学的本质,其实不是信息及其载体,而是师生的有效沟通活动,信息技术只能改变师生的活动的工具和方式,而不能替代师生的活动,特别是不能否定教育要“在场”的本质要求,信息技术永远是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在这个前提下重新思考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我们发现它彻底改变的是师生之间的信息关系。由于信息技术的便捷,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获得知识,传授知识不再需要课堂和老师,传统教学中课堂作为“传授”的职能减弱。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信息资源的甄别、选择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有义务选取和开发优质资源,并通过现代化手段提供这些资源,越来越成为教师一项重要工作,开发优质共享学习资源和课程资源,意义就在于此。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影响,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转变课程职能,实现“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和其他信息化手段,自主获取知识信息,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是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改革的真谛。目前共享课程开发中出现的片面强调学校信息化课程建设数量,甚至通过引进专业公司过度包装等等,是课程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误区。师生活动是教育教学之“道”,信息技术是“术”,实现以道御术,才是真正的教育现代化。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是实现职业个性的和谐发展,课程建设的本质是为师生实现沟通提供优质的媒介,信息化课程开发是为了方便学生主动学习,是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手段。

注释:

[1][3]黄济. 教育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章志光. 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周明星, 张柏清.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6]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师生高职课程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麻辣师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