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工学操作行为在“四环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2017-02-14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工学导学环节

教育教学活动是人类知识传播、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其所融合应用的哲学的、科学的方式包含很多。“教育工学”是从工程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活动、行为、转化等的重要成果,揭示了教育教学运行中所存在的“研究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本质。“四环节”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的课堂优化方案,包括自主式导读、互助式解疑、探究式点拨、强化式拓展四个渐次推进、有机结合的环节。“四环节”突出学生为主体,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创建体验参与的课堂生态。把教育工学操作行为所包含的设计行为、制造行为、控制行为、检验行为应用到四个环节中,是优化“四环节”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的重要途径。

一、设计行为在“自主式导读”中的应用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的目的是造物,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学生的学习构建、获取新知有同一个造物活动过程。教学设计不是随教师的喜好或主观臆断而定,需要深入剖析,在反复磨炼中甄选方案。教学设计要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的,要能真正地帮到学生。

自主式导读是“四环节”的基础环节,教师需要精准设计导学提纲。导学提纲设计得好,可以引导学生专注地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认识。导学提纲的设计要基于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把握好教学任务要求,架设起学生已知与新知之间的桥梁。导学提纲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实现攀爬未知的过程。如何做好精准设计呢?设计之初,就要想到要紧扣三个方面,形成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机载体,即紧扣学科课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与难点,紧扣学生学习行为与目标达成要求。在实际设计时,导学提纲要尽量考虑到六方面的要求,做到提纲与问题精确、全面。一是要有学习情境。导学提纲可以提供思维场景,划定开展学习思考的指向,即定向思考,避免模糊不清,这样学生思考更有目标,思维更加集中,学习才能更高效。二是要有学习状态。这里主要指过程中所处的学习状态,成为学习操作的状语式要求。要有助于学生养成并习得学习方法,找到学习思路。三是要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体验并获得学习方法。重在通过要求,让学生形成过程性方法。主要体现在动作指导上,如“找”“算”“划出”“归纳”“总结”等。四是要有学习任务。让学生有学习任务,就是要明确其需要解决什么、找到什么、归纳什么、辨别什么。五是要有学习思维。导学提纲设计体现问题式,以问题语呈现。首先应尊重学习的思维基础与一般规律,要循序渐进,要有思维的切入口,要有思维路线,要有思维的终点。在指导中,促进学生开展有利于思考的阅读。六是要有学习成果。让学生通过导学指引,逐步攀升,逐渐明晰,最终建构自我认知,形成明确的学习成果。最后要以成果形式体现出来。学习成果可以通过书面记录、完整表达、思维结果、运算过程等来展现。还可扩展为只要是学生循着方法,能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学习痕迹都算作学习成果。要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成果,这是一个清楚完整的过程,可以整合、剔除、完善等。

如何通过一个或几个问题的设计,建立起学生与文本的思维连接通道尤为重要。导学提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还应该注意是否能连接文本的思维,是否能支撑学生的认知,是否能破解重难点。同时要明确,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在多种水平上运用,一次性的设计不可能完美,反复地设计才会趋向完美。

二、制造行为在“互助式解疑”中的应用

制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把原材料加工成适用的产品,二是制造某种特定气氛或局面。制造在教学活动中是产生、产出环节,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下,产生新疑问、新认知、新思维、新观点。制造可以是继承、模仿方式下的产生、产出,不过在教学活动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是符合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要求的。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形成的过程是先出现一些凭直觉产生的概念,这些原始概念构成思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加工形成新的概念,建构新的结构,这种过程不断进行,这就是儿童认知结构的主要方法。”知识并不能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互助式解疑就是在营造具体的问题情境,让教师和学生把自主式导读后所获取的知识结构进行再加工,寻找新的知识生长点。互助式解疑首先是让学生“学贵有疑”“学贵生疑”,即探求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不断产生新的疑问。因此,一定要鼓励学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师生在原知探究基础上对知识加工处理过程中的分类或细化。制造过程在这一环节的表现包括让学生制造疑问,面对疑问进行更细的加工,进而产生新疑问,以及探求解决路径。在教学进程中,如何制造呢?教师要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要实现完成的子任务。学生可以单个解决,也可以小组内解决,还可以面向全班呈现以求解决。教师也可以据学生学习的状态与探究深度适时抛出新问题或主旨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再加工。互助式解疑其意义至关重要,好多教师不究其里、不会应用,或有意回避及干脆忽略。教师对互助式解疑的科学把握和利用,是学生认知加工的需求,也是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让师生、生生之间在互助的氛围中进行疑问、告知、纠正、示范,建立新型的制造过程。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应用好互助式解疑这一环节,发挥好学生主体认识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中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三、控制行为在“探究式点拨”中的应用

控制是指控制主体按照给定的条件和目标,对控制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行为。控制活动必须有三个条件:要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所谓控制;受控制客体必须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如果事物发展的未来方向和结果是唯一的、确定的,就谈不上控制;控制主体可以在被控客体的多种发展可能性中通过一定的手段来选择,如果这种选择不成立,控制也就无法实现。首先,教育就是一种控制行为,学校、教师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哲学等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干预。另外,教育教学的目的性也决定了教育教学需要控制。

“四环节”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环节实施是对整堂课教学的总体控制。探究式点拨是基于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基础上采取的控制行为。控制主体即是教师,控制客体指学生及学习行为、学习效果,控制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探究式点拨的组织实施环境完全符合控制必须具备的条件。探究的出发点与点拨的终极点都是瞄准教学目标进行的。学生作为受控客体,学习发展的可能性应该是多样的。面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已统一的认识,即属于“事物发展的结果是唯一的”,此时教师不必费力不讨好。教师要控制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调节,点拨愤悱之需,启发迷茫之困。如果教师不精心备课,对课堂生成资源把握不准,随意点拨、浅向点拨,势必导致“事物发展的未来方向唯一”,这也是徒劳的。探究式点拨要找准学生探知程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知识的衍生与补注,或通过方法的给予与有效的尝试,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顿。教师在这一环节不可“尽情地讲”“从头来讲”,因为这些都不属于控制,不是有效干预,是对学生学习进行的无效干扰。控制行为中的引导、约定、组织、管理、评价与激励等都可随时转化为教学组织行为。新的研究认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处于相对动态的,探究式点拨就是在做最新的控制。

四、检验行为在“强化式拓展”中的应用

检验是指为确定某一物质的性质、特征、组成而进行的试验,或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来检查试验对象品质的优良程度。检验根据分类不同,包括全检、抽检、免检;专检、自检、互检;试制检验、可靠性检验、苛刻检验、分解检验等等。检验的功能为鉴别、把关、预防、反馈。

强化式拓展是“四环节”的收官环节,意在对整堂课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提升,起到检验的作用。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强化训练对于促进学生掌握的熟练度与牢固度是有很大的作用力的。强化式拓展包括知识强化应用、拓展迁移与当堂检测等小环节,这些都应包含在当堂质量的检验部分中。所应用的正强化、负强化、连续强化都属于对学生所掌握知识与素养的内在本质的一种“试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或验证已掌握知识在新环境中的存在与优良。拓展是对知识的及时试验性应用,是体验式的学习过程。这样可以掌握知识的多方位性能,拓宽对这一质量与产品性能应用的更多理解。在实施强化式拓展环节时,要遵循知识与应用的关系,从最本质的属性出发,去寻找强化的形式与情境,给学生的应用提供新环境。不追求“十万八千里”,要围绕目标达成进行,适度拓展。让学生体悟“一生二、二生三”的内涵,“三生万物”或许就不是一节课所能承载的重任了。检验的重要形式就是当堂检测,可以结合检验的分类与功能预设好当堂检测。让学生通过参与检验,形成新的巩固,也使学生的学习由认知迈向目标的达成。质量反馈是检验的重要一环。教师一定要及时予以评价反馈。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对和错的强化,是符合认知需求的,也为教学优化提供了检验数据与检验例证。

在“四环节”操作中,教育工学操作行为的应用可以提升我们的理论认识,优化教学行为的设计组织。设计存在于对学情分析与文本处理中,也存在于运用方式的选择与处理中。制造是一种组织学生制造新知识、制造新学习过程的行为方式。控制是教师所发挥作用时采取的调控行为,是基于学生学习状态与达成目标需求所采取的措施。检验是质量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有效达成质量目标意义重大。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注意到,教学所面对的是活的学生、活的课堂、活的思维,并非固定的工学程序,一定要遵循教学设计需求和学科特点进行准确把握,适时调整。

“教育工学,仍然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根本旨趣在于使技术设计变为现实,把观念、模式、规划付诸实施,包含着整体的思维、实践的眼光和操作的兴趣。”“四环节”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教育工学认识下的结构思维、操作步骤及整体优化策略。相信,“四环节”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从教育工学角度来研究、实践,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前景广阔,魅力无限。

猜你喜欢

工学导学环节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