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城: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迈向纵深

2017-02-14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图书教室实验教学

阳城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51所,在校学生44604人,教职工4241人。近年来,通过“三轮配备奠基础、三类管理立制度、三个平台抓应用、三项考核建常态”,扎扎实实地推进了“一考两开三靠近”工作,有效提高了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拓宽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平台,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迈向纵深。

一、抓好三轮配备,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可用够用

第一轮以市级教育民生“双百工程”为起点,逐步清理教育装备历史欠账。2008年,市县两级投入500余万元,建设小学科学实验室48个,初中理化生实验室53个,配备音体美器材78种18377件、直饮水设施32套、初中体育测试器材26套。乡村两级又自筹资金建设理科实验室23个。

第二轮以实施省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为契机,实现教育装备整体达到省定标准目标。2012年,我县规划项目学校86所,国家财政和县级财政投入2495万元。配备图书19.6万册,仪器10大类876种51.3万件,电脑投影一体机852套。同时,自筹资金260万元采购仪器柜、图书架等2190件。

第三轮乘国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东风,基本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从2014年起,利用薄改资金1500万元,补充配备计算机4703台,建设计算机教室79个,小学生生机比为8∶1,初中生生机比为12∶1,专任教师师机比为1∶1。所有学校接入教育城域网或宽带入网,所有教师和30%的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2016年,投入300万元,建设25套录播教室。

二、强化三类管理,建立技术装备应用内驱机制

第一类:规范实验教学。一是统一理科实验内容和程序。2011年,我县依据课程标准,首次统一了《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目录》。同时,制定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实施程序》,促进了实验教学的规范开展。二是专用教室能用必用。2009年,我县下发了《关于规范全县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管理的通知》,将小学“实验室”统一更名为“科学教室”。我们要求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等课程,必须在专用教室上课。三是仪器出柜出库、功能室开门开放。我们要求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同时依据学期课程安排,将常用的、不易破损的、无安全隐患的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搬进普通教室、理化实验室、音美专用教室和操场。

第二类:扩大图书阅读量。一是开放图书馆及阅览室,图书进教室、进走廊。2013年,我县要求图书及阅览室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开放,要求进入教室的图书册数要达到学生人数的3—5倍,至少每月更新一次。二是建立图书剔旧增新机制,保证图书质量。从2013年起,要求学校每年按中学生均20元,小学生均10元购置图书。2016年,我县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图书管理使用的通知》,要求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总量的1%。当年剔旧增新30022册,投入51万元。

第三类:整合信息化资源。我们建立了课堂教学信息化运用机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常规评价细则中,对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作了明确要求。建立了信息化装备开放机制,要求中小学网络计算机教室全天候开放。建立了公文网络流转机制,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为切实解决制约装备使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我们特别注重了细节管理。在实验教学中,对于火柴、酒精、灯泡、干电池、蜡烛等易耗品,要求学校按学期集中采购,确保够用。对于洋葱切片等临时用品,要求教师提前一天申请,管理员临时采购,确保可用。对于图书,无论是采购还是进教室,都要由师生选书,增强可读性,确保有用。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为教师配备了U盘、光盘、刻录机等,并考虑到插座线的长度甚至鼠标垫等,确保实用。要求管理员必须在功能室坐班,确保随时服务。我们通过细管,达到用好的目的。

三、拓展三个平台,倒逼教学方式和育人模式创新

一是坚持课堂应用主渠道。实验教学中,要求“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95%”,实行课程表“五公示”制度。课堂教学中,要求设施设备“能用必用、可用尽用”,倒逼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综合实践课程中,各学校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和地域师资优势,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教学研究中,整合运用录播教室、阳城教研网等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教研实效。二是广泛组建学生兴趣小组。各学校都组建了内容丰富的学生兴趣小组,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社团活动,定期评选表彰“读书大王”“艺术之星”“体育达人”“科技小创客”等。我县今年将搭建学生特长展示平台,确保每个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九年时间里,至少有一次登台展示机会。三是抓好教学应用竞赛。2012年,举办了中小学电子白板教学比赛。从2013年起,每年都举办小学科学教师或中学理化生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2017年,组织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多年来,每年都举办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和教师信息化交流,做到“以赛带训、以赛促用”。

四、严格三项考核,引领技术装备管理应用新常态

一是不断完善考核机制。要求校长每学期听实验课不少于5节,检查装备管理和应用不少于2次;要求“三靠近”必须按规定完成图书仪器开放率、学生参与率,结果记入学校年度考核和校长绩效考核。学校内部也建立了“三靠近”考核机制,规定未完成“三靠近”管理应用的师生,表彰时“一票否决”。二是不断强化常规考核。将设施利用纳入教学常规考核中,要求做到备课备应用、研课研应用、听课看应用、考试测应用。三是不断创新考核模式。全县中小学的功能室全部安装了监控,并且联入县局监控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回放监控等技术手段,有效促进了中小学开全课程、开好实验、开放功能室。

“三靠近”工作实施几年来,我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学校的资源利用效率、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学业成绩明显提高。2017年我县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均分9.32分,及格率96.2%;信息技术考试均分9.12分,及格率95%。中考加试3年来均居全市第一。近两年来,我县教师在全国信息化比赛、全国微课制作等大赛中,曾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学生在全国高中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有78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县将继续坚持立足实际、立足学生、立足教学,继续推进装备应用与课程教学改革、育人模式改革的深度融合,为阳城教育大步迈向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图书教室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图书推荐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