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教与学的“中和”之美

2017-02-14张丽琴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和教与学感性

张丽琴

艺术设计教与学的“中和”之美

张丽琴

(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石家庄 050024)

愿力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生命推动力,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舒适的教育氛围与智慧教学来促进愿力的实现。和谐的教与学体现于在相互包容、调和、完善中寻求平衡与发展,体现于身心合一的愿力与行动力。“尊德性而道问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产生积极的愿力,没有道德规范和自我修养的学,很可能“知愈多而人愈窒”。

和谐;愿力;尊德性;平衡

艺术设计的门类很多,多数艺术生在考学之前并不了解这些艺术门类所代表的专业性质,宣传最多的还是各大专业美院的基础绘画专业,这与他们的启蒙老师也都是美术专业出身有关。他们的考学目标仅以进入各美术学院为首要任务,这种单纯以升学为意愿导向的机制是短视且后患很多,典型的特点就是上了大学后因迷茫而后劲不足,这种具备短期投资性的意愿产生的力量也是很有限的。在升学后,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生又被调剂到了并不了解的艺术设计专业,对未来的迷茫,使厌学成为常态。如何激起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是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哲学观的中庸追求的是最高层次的境界,《中庸》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为理想中的和谐,是方法理念;“和”为现实中的和谐,是“中”的行为效果。“致中和”就是在现实中实现和谐,“致中和”是中庸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研究“中和”之美的价值在于分析教与学之间互相渗透的和谐意境,并在探索中体验并感悟,其更关注于教诲者与学习者各自的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与和谐,“中和”是动态的平衡。

一、课堂教学中达成“中和”之美的表征分析

(一)愿力是“中和”的动机

愿力指意愿之力,有了意愿就有了力量,愿力首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进而享受所意愿的感觉,并为了实现意愿而实践。

愿力作为教学的生命推动力,是教学和谐的关键要素,愿力的促成能够激发兴趣、热情和信心。愿力需要有外因推动力和内在驱动力,外力因素指通过教诲者对学习者进行适当地引导、帮助、方向指导等,激发并促进其对学习的内在动力,内驱力是愿力的根本。

第一,积极的导向性产生愿力。具备正确导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产生积极的信念,进而反映到其行为和态度的转变上,其影响力会辐射到周围的群体。首先要认识到意愿对自我人生的重要性与价值,进而要理解自我的身份(如教师既是教诲者也是学习者),并在不断内省中进行自我评价、定位。一个人具备积极的德行修养,其自我定位就越不受外界事物影响,内省要比外力因素更具有推动力。积极的愿力具有很强的精神能量,会调动、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反映到行为效果上,使意愿达到。所有具有正确导向的意愿都是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

第二,具体可行的目标产生愿力。具有可行性的意愿与大而空的虚幻口号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缺少认同感和感召力。意愿不需要承载过多的内涵与象征,应该以传达生活理念为出发点(如从生命关爱的角度),可进行详细的阐述,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

第三,身心合一的状态产生愿力。思想引领行为,又从行为中汲取经验从而增长能力,当意愿发出后就要付诸相对应的行动力,意愿与行动力达到既和谐又互动的程度就是身心合一的状态。只有自主性的意愿才能获得认同感和自信心,并积极地付之于行动。身心的协调一致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能力并掌控自我,同时要意识到意愿实现的阶段性和困难性,本着求索精神,智慧、毅力都得到成长,让目标来督促自我从而一步步实现愿力目标。当目标未能如自己所愿时,要具有承受的坚强和改变的勇气,在挫折、逆境时还能保持心智的坚强,这要比顺境中的成功更值得称赞,这才是教育的价值体现。

(二)平衡是“中和”的结构

中国古老的太极图蕴含着深奥的哲学智慧和美学价值,诠释了宇宙生命物质的本源,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描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虽然用现代术语无法非常到位的阐述博大精深的阴阳论,不过我们可以看出太极论包含着一个重要概念:阳与阴共存,动与静相生,两者互为平衡,互为发展转化。和谐的教与学应该是平衡中有变化,变化中求发展,发展离开平衡就失去了和谐,平衡没有发展就是平庸。

1. 德性与学问的平衡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中庸》),德性与学问之间的关系是相依并存、相辅相成的。《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同情心、羞耻心、辞让心和是非心是实施仁、义、礼、智的开端,董仲舒又加了一个“信”,“仁、义、礼、智、信”是中国最基本的德性标准,是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文美学。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获取,教育的核心价值还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利益优先的价值观衍生了越来越多的道德缺失和社会矛盾,漫漫人生当中,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在各种欲望的诱惑、情感的驱使下很难保持清明平和的心志。没有道德规范和自我修养的学,很可能“知愈多而人愈窒”,一个心胸封闭、狭隘的人不仅在为人处事上极易偏激,在创作思维上也不会有大的拓展性。德性的修炼需要内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不断自省来修身养德,不一定要有超然物外的极高境界,但一定要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和为人处事的方法。一位具有人文素养的老师会使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其人格的魅力胜过一切教条式说教。

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应该把知识技能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教育作为首要目标,这个在技校就可以完成。人文美学与艺术美学是相辅相成的,愿力的实现不仅仅是通过技能、知识的学习,“尊德性”应该是最核心部分。

2.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理性是逻辑化、理智化,感性更艺术化、情绪化,感性主导思想,理性掌控行为,情绪需要理智的管理,理智同样需要情绪的动力,两者不仅互相依存,还是互相管理、互相促进的关系。

第一、理性与感性是互相管理的平衡关系。

感性没有理性的指导极易失控。当理智无法同情绪抗衡时,人性会被情绪所主宰,那么行为就容易失控。如果能精确统计一下国内各大学中的抑郁症患者,会得到一个让人惊悚的数字。迄今为止,虽然对抑郁症的病因无解,但抑郁是被负面情绪所主宰是毋庸置疑的,这种负面情绪多受到自身生理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等)的影响。放任情绪的后果就是自我失去理智的管理。

没有感性的理性又是冷漠而无趣的。理性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艺术问题,在教学当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站在审美规则和艺术设计理念的制高点去解决问题就是理性,很多时候,运用感性的手段来化解难题,可以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第二、理性与感性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感性为主导时的精神自由产生突破、创新,进而努力实现其可能性,这种以实际为依据的行为尝试要以理性做主导,在感性的冲击下理性的行为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也可以说感性促使理性地行动力,在实践中感性与理性会进一步相互完善。

理性为主导的教育活动,需要理智的思考和行为,和谐尺度把握在教诲者的学术素养和教学经验中,经验丰富是好现象,但经验不是全部,过于依赖经验的教诲者甚至会产生狭隘的判断力,从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经验容易产生遵循不变的习惯,进而形成惰性使形式表现得比较稳定,长时间的稳定不是平衡,真正的平衡是具有可变性的。对经验的适时改变叫做直觉,直觉属于超经验观念,它更趋于感性思维,直觉产生的新形式进入比较稳定的平衡期,就成为一个新的习惯。经验加超经验的直觉推动教师的教诲式知识体系的发展。

二、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和谐的路径

(一)通过和谐氛围与智慧教学促进愿力的实现

《礼记·学记》阐述好的教诲行为应该是:在亲和、融洽的气氛下,通过引导、激励、启发式教学,产生学习的愿力。愿力来自于和谐的师生关系、舒适的学习环境、独立思考的智慧和积极的行动力。愿力是在有意识的主张之下为了达到目标所想要的经验过程,包括感知实现目标时所需要的能力程度和方向,权衡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努力,需要实践过程中的身心合一与决心,不断通过内省或条件变化调整行为。

1.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尊重是最基础的德行修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互相尊重上,《学记》言:尊师进而尊道,然后才会敬学。尊师重道是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础德行,师道尊严与人格尊严一样都是不容侵犯的,师生都要牢记:“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恶言与忿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激化矛盾。对传道授业的老师进行人格和身体的侮辱是礼教崩塌的现象。

教师要做到身正仪端才能言传身教。《荀子·修身》中道:“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身为表率的老师自己要做到身正仪端,在言行上以身作则,通过一言一行将人格魅力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学生,才能起到真正的人文教诲作用。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体现在自我情绪的控制上,体现在不偏不倚的态度上。孙子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教师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因琐事而纠结、烦恼。控制情绪应该是教师必须的修行,一言一行都要讲究,话从口出之前应当慎思,教育工作者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过于情绪化的老师容易使学生无从适应,过于理性又容易缺少师生的情感共鸣,掌握感性与理性地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

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这会是一个相互激励的和谐过程,推己及人,将批评变为沟通,将赞扬变为激励,积极情绪产生积极能量,进而反映到行为之上,这是愿力形成的根本。

2. 合作互助的和谐氛围

《礼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单独学习属于个体行为,有稳定性也有局限性,变化少从而容易形成定式,很难完成复杂的问题分析和证明。群体学习比个体学习更有活力和动力,除了知识构想的拓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培养参与、合作精神,缺少合作意识的人在社会中往往举步维艰。学校教学属于群体性活动范畴,如果离开互助合作的教学实践环节,就显示不出群体性学习的优势,艺术设计教育更加需要一个开阔而和谐的学习与实践氛围。首先,互助组成员之间是求同存异的友好关系,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获得认同的归属感,都对合作互助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教诲者提出具有研讨性的问题与创作实践方案,互助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就该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的陈述,要领会各参与者的意图,给不同观点者陈述的机会,本着“和而不同”的合作理念,不要害怕争辩和各抒己见,只要是对主题进行思考就是有意义的,要预计到排斥阶段的艰难性。教诲者运用假定论来进行推理、推论,学习者潜意识里的理智是具有怀疑性的,疑虑使探讨者更想对假设进行判断,这种主动的实践要比被动的接受更具复杂性和高层次性,也优于直接的有理推论,当然这种假设不是错误的、荒谬的、反科学的猜测。

3.分析与引导的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体现在教育者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时要有指导性,对于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要有可预见性和包容性。

第一,正确地分析和反思的智慧。

分析能力涵盖了多种经验元素,是对内外价值观的整合。教育者要具备正确的分析力,包括学生对意愿的想象与设计、信心与决心,教育者要帮助其分析可行性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难关,顺境与逆境的应对心态。正确的分析力还体现在对困难的理解上,既要避免过分夸大了意愿实现的难度从而失去信心,又要认识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及潜能突破的可能性。愿力和行动缺一不可,当意愿与行动力不匹配时,愿力是无法实现的。考试与大学都只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终极目标。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分析愿力实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性意愿,如某次创作实践的完成,使其看到努力的成果,体会到努力的力量。

将教学活动进行书面的过程分析,更能理智而有条理的评价、反思每个阶段的思考和行为,这个反思过程应该是最艰难持久,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过程分析报告比结论报告更能体现教育实践者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联想力。具有改革性的教育实践活动采取的新型方式在初期进行时阻力是最大的,多次的磨合逐渐克服排他性心理,师生相互选择性接受或思考外来观念,会逐渐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新习惯,过程也越来越流畅。当然,时间长了出现停顿现象时,就要考虑转换思维与方式,如拓展问题的深广度或者开发新的实践互动方式,进行刺激性的改变,防止实践成为具有惰性的形式主义。

第二,把握引导时机和节度的智慧。

孔子将启发式教学概括为:学生只有经过“愤”和“悱”的阶段,就是急于解决而未解时,嘴里想说又不知从何谈起时,老师才能对他进行启发,豁然开朗之下自然水到渠成。在创作实践中,当学生的理解力、感悟性或技术方面出现偏差时,老师要把握时机介入引导,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异见,对发现的亮点要不吝赞美、鼓励。引导不是掌控,掌控不是压制。没有愿力的强行灌输对于教与学双方来说都是痛苦的。过浅过深的拓展深度和联想广度都会使活动陷入施展不开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好平衡尺度,不仅要会“引”和“放”,还要会“收”,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思考与实践的一定自由,但也不可天马行空。当然,本着“宁不及勿过”的心理,也会显得因过于节制而没有拓展性和创造性。

《论语·子路》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摒弃追求速度和节奏的顺畅,也不要纠结于琐碎的细枝末节,老师应该站在更高点来审视全貌,宏观上布局,微观处引导,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践者不是不可能产生难以置信的爆发力。基于艺术设计的复杂性,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广博性和应变能力是艺术教育必须要做到的。

(二)“教学相长”与质疑能力促进教与学的和谐

1. “教学相长”为教育注入活力

“教学相长”一词来自于《礼记·学记》,指教与学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教与学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在教学互动中寻求平衡,创造和谐,两者互相包容、调和、完善、补充,忽略任何一方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不能把教与学仅仅看作是传达和接受知识的活动,它还是一个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而产生创造力的过程,后一点才是根本。师生互动活动是交互感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有活力且多变的,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目的,因此,课堂创作实践作为重要的交感运动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总会出现一些突破性的实践体验。课堂实践不仅是老师为了验证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师生互为补充完善创作理念,使思维得到延伸,并进一步用实践来论证。

2. 质疑行为促进创造力

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质疑行为的推动,有了质疑就会进行思考,随之将改变的理念付之于行动,从不断地实验探索中汲取艺术教育的发展经验。对具有明显缺陷的艺术教育现状只是一味的承受而不去思考改变,这是一种被操控的恶性循环,大环境的改变需要从小环境做起,个体的创新是小环境革新的主要构成。在质疑基础之上,同时具有反思与改变的能力,才能推动艺术教学革新,促进其发展。

狭义范围上来看,质疑行为促进经验与直觉的发展。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还有师生的互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质疑都能激发教师的超经验直觉。因学生的不确定性,随之而来的疑虑、异见等都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外部刺激,其思维模式的变化不外乎有两种表现,一是加深已有的知识研究,二是开辟新的思路,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致中和”教与学的路径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既有缜密性的理性思维,也离不开灵活性的创造思维,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言:“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势利导,根据发展的趋势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学上的发展观,不仅是指知识的更新,还指学生自身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变化与发展,后一点上尤为重要,艺术专业的教学思维和方式方法都要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思维理念也在发展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早就跟不上形势,因势利导的教学才是上策。■

[1]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M].刘建荣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24.

[2] 方旭东.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田平 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305.

The Beauty of Harmony in Art Design Teaching and Learning

ZHANG Li-qin
(Art and Design College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Motivation is the original drive of art teaching and design.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easy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wisdom. The harmon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lies in the balance and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of mutual tolerance, inversion and improvement. It lies also in the motivation and action out of the learner’s learning desire. Following learners’ passion is the core idea of higher education.Good taste and correct view of life lead to positive motivation. Otherwise, learning without moral control and selfeducation is likely to fall into the state of “more knowing, more confined”.

harmony; motivation; follow learners’ passion; balance

www.artdesign.org.cn

G42

A

1008-2832(2017)04-0142-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中和教与学感性
楷书的教与学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欢迎订阅《小学数学教与学》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把握教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函数单调性
半碗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