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生热”之我见

2017-02-14张祖英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00

关键词:油画画家创作

张祖英(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00)

曾 彬(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写生热”之我见

张祖英(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00)

曾 彬(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全国写生热潮持续不退的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写生激发了创作的活力,加强了对油画语言与风格的探索,促进了中国油画的发展。然而“写生热”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写生过程中自我情怀的缺失、“急功近利”的现象、“伪写生”作品的出现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反思。

写生热;风景写生;思考

近些年来,中国油画的写生活动蔚然成风,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油画艺术的发展。然而,写生热潮持续不退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湖南省油画风景研究会率先举办“热写生,冷思考”的学术研讨会,针对当前全国性写生热潮及目前所面临的种种状况进行研究,实有必要。

业内人士都明了油画写生水平在专业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作画的过程中,写生对于锤炼自己的油画技法、培养画家对自然光色的研究,绘画语言的转化、观察过程中的概括、提炼、取舍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早在2008年中国油画学会曾主办过“首届油画写生作品展”,那是基于当时伴随着图像时代风潮的影响,不少艺术家以照片、图像的使用替代了写生,而热衷于画室的闭门制作,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感受,直接影响了艺术语言的拓展及研究,影响对色彩、造型敏感的生命活力。因此为了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当时全国各地的油画家先后自发组织了数十次有相当规模的写生团队,分赴祖国大江南北、山川滨海,甚至海外各处,我自己就参与过近二十几次,包括新疆、西藏、武夷山、长白山、江南水乡和河北山区等。从个别组织写生活动开始,形成了遍及全国有上千位画家广泛参与的写生热潮。参与者大部分是我国处在竞技状态中的中青年优秀画家,他们思绪活跃,相互交流切磋,不但练就了笔头,练就了观察能力,也荡涤了虚假、臆造和矫揉造作,这也可说是典型的中国特色。这股热潮冲破了过去把油画写生单纯作为创作素材收集、色彩和造型训练的片面理解,在亲近大自然中与物象近距离对话,艺术写生成为另一种创作方式。艺术家们以心、手、眼的灵动组合,捕捉瞬间最鲜活的形象,对造型、色彩的敏感,用笔的酣畅淋漓,回溯到直面生活,真情创造的艺术境界,取得了自由创造的艺术天地,产生了不少充满激情、生动、鲜活的优秀作品。这无疑对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力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直接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油画学会适时组织了“首届油画写生作品展”作为对油画写生的研究和总结,对油画的发展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户外写生无疑提供了最直接而有效的创作素材。写生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怡情的过程,写生面对万物抒心中之情,激发了创作的活力,也激发了对油画语言和风格的探索。画家面对纷繁的景色,往往要进行筛选取舍,注入情感。由于画家的个性特点、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的不同,在对画面整体的把握、对布局和立意的认识上也各有不同。加之地貌特征的不同,人文风情的不一,于是就形成了许多风格独到的写生样式。如东北地区的粗犷、大气,西北的风景千沟万壑、广漠无垠,呈现壮丽景象。与北方风景不同,我国的南方,往往更为的温和儒雅,山清水秀,意蕴万千。全国性的写生活动,也为不同地域的画家们相互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许多具有相近或相似艺术观念的画家聚在一起学习探讨,又形成了较好的学术氛围。把中国油画写生的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近些年,中国油画学会举办的“可见之诗-油画作品展”、“江南如画油画作品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学会提出将“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熔铸在作品中,注重写景之道以及油画艺术语言东方品质的转换,这对写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写生热的红火,山头林立、宗派纷呈,队伍庞杂,加之写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入其中的往往不只是专心油画创作与探索的专业人士,往往还有各种画廊及经营单位的加入,形成了许多利益集团,他们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从经营角度提出违背艺术规律的种种要求,包括写生作品的尺幅从50×60cm——60×80cm——80×100cm,甚至140×160cm,层层加码。大家知道,由于自然光线的变化,日照时间的限制,除了极个别快手能完成外,大部分艺术家由于时间与精力的有限产生了大量的半成品。有的画家来到景观中,情况还未摸熟,就支起了画架动起手来,有的画家对于大尺幅的写生,一天可画四至六幅,甚至有的还在作秀。过多过频的写生活动,忽略了对写生活动本身应有的体验,当然质量也可想而知。一大堆未完成的作品空占了不少空间,无奈之下,不得不结合照片和图片刻意加工,产生了一些被称为“伪写生”的作品……这种种状况如成风气,写生的本意肯定会变味。绘画不是比赛,也不是拼速度,它更需要画者冷静的思考。写生过程缺乏个人独立而自由的思考,往往会忽视对自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感受,忽视对自我心灵的体会,导致主观的东西过分强化,造成了观察上的麻木,出现大量雷同的作品。部分画家习于固守现成的样式,画不同的地方仿佛也找不到当地的特色。这都是由于画家盲目跟从、模仿而缺失自我主观思考的缘故所造成的。我们都了解,奉为经典的印象派画家,他们的作品大多写生而来,但他们面对作品的态度,对光与色的研究,对画面构成和生活题材的选择,都有着严格和专业的把握,甚至一个作品可以连续在同时间光照下加工三、四次,这才造成了他们不朽的业绩。“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绘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一息即成的视觉样式是无法达到一定艺术高度的。

正鉴于此,我认为这次专题讨论“热写生•冷思考”把对写生作品的态度和理解重新审视,以促使艺术健康发展,是极有必要的。

大家都明了,面对景物的现场写生,是油画家的必备技艺。在一定意义上,写生作品是习作,也是创作,写生作品可以是素材采集,写生也可以是不朽名作,许多印象派的作品就是油画经典之作,就是写生作品。凡•高、塞尚、博纳尔、维亚尔、柯罗等这些以画风景著称的画家,在写生的过程中,往往是以风景作为依托,借助风景将自我内心的情感与情怀通过绘画的方式加以传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写生和创作的概念彼此兼而有之。

作为艺术而言,写生作品对情感的追求是激发我们创造的源泉,正是为了适合情感表达的需要,使我们在油画语言的探索和材料运用,及对时间空间和体积的表达上产生创造的动力。当然写生活动更是在大自然中,面对万物抒心中之情,去寻找内心的诗性,寻求画外之意,从中激发创造的活力。艺术是体验人的情感,铸造人灵魂的学问,所以不能只是动手的熟练工,更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这是避免“技不输人,艺不如人”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艺术的深度决定了境界,而艺术的境界到哪里,艺术的高度就在哪里。

另外,创作中我也体会到“功夫在画外”。一个艺术家要注重各种文化素养的积累,包括天文、地理和历史知识的积累。没有这些“画外”功夫的支撑,很多艺术品往往呈现品位格调不高,无法攀援经典。例如凡•高作品中的麦田村落给我们演绎的是生命的激情,维亚尔作品中呈现的不仅仅是平和雅致的生活场面,而是对生活情趣的感悟。透过画面,通过绚烂的色彩、我们似乎能感悟到画者独特的语言特色,观察世界的角度与其灵魂的印记,更多的是表象背后那个无形画者的真情实感,从而认识一个真实的凡•高,一个真实的维亚尔。这也是风景画家生命意义之所在。写生艺术所表现的绝不是对自然的复制,而是自我的精神感受与表达,一种视觉语言和他感悟的心灵境界相契合的方式。

此外,我每到一处写生,总有一种爱好,即注意对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要在事先做好功夫,这在创作中会起到不可意会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个人创作的灵感是不可预设的,只能在身处真情的体验中才能油然而生。面对鲜活的自然,写生成为书写生命的媒介,写心中的生机,师造化,得心源。今天我们面对大自然,从客观表现到主观表达,到更主动的处理画面,使客观对象上升为绘画意境,真正成为表现情感的艺术作品。

文化的发展作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地位,在这样13亿人口的大国做大不难,但要做好、做强、做出水平就不易了。现今油画艺术的发展表面看很繁荣兴旺,但在展览像牛毛,观念像潮水的当下,许多年轻画家手足无措,渴望一夜成名,急躁情绪纷沓。所以特别需要出现一些有启迪作用的优秀展览和有水平、有抱负的画家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引领中国油画艺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谈到,今天的艺术界进入了高原,但还未出现高峰,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迎来争攀高峰的时代。

(责任编辑:梁 田)

J022

A

1008-9675(2017)02-0140-02

2017-01-09

张祖英(1940-),男,上海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油画艺术。

曾 彬(1990-),男,湖南省汨罗人,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创作。

猜你喜欢

油画画家创作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酷炫小画家
《一墙之隔》创作谈
《岁月长又长》(油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