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
2017-02-14曹梦辰
曹梦辰
转型期中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
曹梦辰
郑杭生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社会从20世纪末就加速转型,而传媒技术进步推动的传媒业转型也基本与之同步。面临中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媒体转型的现实挑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也成为教育转型的一个重点领域,相关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一个持续性热点。本文试图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背景,系统梳理出转型期中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使命与基本类型,以期推动新闻学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社会转型;传媒业转型;新闻教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新闻教育的转型正是在中国社会转型、传媒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具体实践,是为应对国家、社会以及传媒业发展而进行的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新闻教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理念,转型背景下很多高校为培养适应新媒体环境且综合素质过硬的新闻人才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将其梳理归纳如下。
一、转型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使命
纵观新闻教育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新闻教育很早就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背景,但新闻教育的传统目标依然指向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从业人员,从而达到推进大众传播的发展和人类的信息交流,促进人类社会民主和进步的目的。然而,在传播主体由全民覆盖、传媒载体由个人享用、社会化媒体日趋完善的今天,信息传播质量的提升仅仅依靠新闻从业人员已远远不够,因此,新闻教育的时代使命和价值内涵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
(一)推进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民素养
媒介是卷入人类社会的最强势力量之一,当今社会更是无可避免的被快速更新换代的各种媒介环绕包围,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离不开媒介,并且深受其影响。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的满足了人类愈加丰富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类在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社会化媒体的飞跃进步,进一步凸显了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其内涵和适用主体也不断得到扩展。广义上的媒介素养是指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评判能力以及使接受的媒介信息为我所用的能力。社会化媒体的用户既包括专业媒体、政府机构,也包括一般的网民用户,这些主体的媒介参与、意见表达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媒介素养共同决定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由此影响到现实社会生态和社会发展进程。
如果说对媒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对媒介技术的使用能力,以及对媒体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是现代新闻从业人员的专职媒介素养;而对媒体角色、功能和价值的认知,对媒体和公众相应权利的保障,对信息公开渠道与途径的建设和维护,以及与媒体和公众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是政府机构与官员必备的媒介素养;那么媒介使用、信息生产、信息消费、社会参与、社会协作等能力就是现代公众该有的媒介素养。这三大素养相互依赖和谐共存,协力创造一个积极平衡的信息传播系统。
当前不少新闻院校在为社会各方提供素质教育或专业培训的服务中,获得了经济回报的同时,更扩大了社会影响。新闻教育作为当今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不仅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媒介专业人才的重任,还在推进和普及全民媒介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道德风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培养适应各行各业需求的差异化复合型传媒人才
早期传统的新闻教育主要培养记者和编辑等专职人才,转型期的新闻教育扩大了人才培养的范围,培养高层次人才,并围绕应用型新闻人才和复合型新闻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和娴熟的技术能力,此外,团队的合作能力,批判的思维能力和社会的认知能力等也成为必备的素质。对于新闻人才来说,只“专”不“通”,发展的潜力有限; 只“通”不“专”,则容易错过发展良机。
新闻教育除了培养全能型记者、专家型记者、以及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传播策划的管理人才之外,也极力开阔视野,立足市场需求。新闻人才是社会主义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起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设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岗位;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应对公共关系危机、拓展公共关系渠道和促进企业品牌推广也设立了公共关系岗位和企业宣传等岗位,这些变化使得新闻教育也开始为相关环节培养对口人才,大量涌现的新媒体促使新闻教育拥有开阔视野。据业内人士粗略估计,未来数字影视制作行业尤其是高层次的编导、策划和制作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之下,新闻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适应各行各业需求的差异化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重任。
(三)培养适应新兴传媒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专业化的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和控制形成的新兴传媒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传媒业的强烈实践性直接决定了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特征,传媒业态的发展变化是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源动力。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的时代,落后文化与进步文化并存,腐朽文化与新生文化交融,以尊重差异和包容多元的态度,引导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以崇高理想凝聚斗志,以主流价值指引航向,以高尚道德培育风尚,以科学理论引领社会,是传媒业界当仁不让的责任,也是新闻教育不变的使命。
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媒介生态的进一步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频道研发、网站编辑、新媒体产品运营、数据库开发等崭新的业务形态成为传媒业界主流,不仅对新闻从业者的信息价值判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从源头上对新闻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生产者,其履行自身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公共信息产品的质量,这种产品一方面影响着公众对社会环境和认知和对政府机构与官员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政府对于社会状况的认知,媒体及其从业者只有不断的拓展和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新闻业态的急剧变化呼吁应用型新闻人才和复合型新闻人才发展壮大,新闻教育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摇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把培养学生成“会写作、会拍摄、会编辑”的应用型人才”和“懂传媒、懂策划、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新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目标。
(四)培养适应教育科研需求的创新型学术人才
关于大学教育的目标归宿,蔡元培将大学定位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梅贻琦则认为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美国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把高等教育总结为“发展对社会的理解;获得在被选择的领域的学术的和技能的能力;达到适当的学术性为标准;探索文化兴趣和提高文化技能”[4]创新型学术人才的质量、结构和规模,既体现了一国的国际学术地位和科技发展潜力,也是衡量民族创新活力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现代大学作为智力资本的源泉,最显著的特征和必然的发展主题就是服务社会,知识生产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逻辑起点和主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知识生产的不断演进,大学服务社会的模式处于不断转型发展当中,以学科为研究单位的科学知识研究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学术研究通过反思批判和建言献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是社会进步的正面推动力量,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公共知识分子,为社会公众的思考选择提供思维导向,并在危机时刻作为斧正力量守护社会良知。创新型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从业者,不同背景的的学术研究带来学理上丰硕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有极强的理论意义指导和实际意义指导。
“新闻学乃近世青年学问之一种,尚在发育时期”[5],我国新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在建立之初就努力与国际同步接轨,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新闻学术研究在学界内部形成一定的共识基础须经过一段时期的学术积累,这不仅有赖于所有新闻学学术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也更需要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影响。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学者是新闻教育的灵魂和学术脊梁,是新闻传媒学科得以巍然屹立的坐标,也是新闻教育权威中的基石。新闻学的学术研究不仅可以为新闻学研究者提供道德激励或约束,也可以为新闻学学术或学科的管理者提供制度方面的参考。
新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高校培育的新闻人才一部分扎根到传媒业,一部分留守在科研院所,二者没有高下之分,高校师资承担着教育新闻人才最重要的使命,培育优秀的教师团队和适应科研需求的创新型学术人才,可以为新闻教育积累最重要的师资储备和科研团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根源营养,同时也为学界和业界展示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为新闻教育建设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理论指导。
二、转型期社会对新闻人才的现实要求
市场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是制定和完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依据,而社会对新闻人才现实要求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新闻人才的专业背景要求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和翁之颢博士对2013—2016年主流传统媒体招聘公告的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岗对专业背景要求呈现出越来越开放和细分的趋势,在要求有专门的新闻传播学背景的岗位中,强调有理工科专业或者外语专业、经济学专业等学习背景,并对时政、财经、社会、文化等某一或者多个领域有深刻的思考和理解的应聘者优先,很多岗位扩大至文科大类专业的竞争,甚至部分岗位不限专业。而在灵活多变的互联网新媒体领域,则更少限制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尽管媒介技术的飞跃发展造就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专业的新闻人才依旧是不可替代的人才资源,而具有多元专业结构的新闻人才在就业选择中,乃至将来的职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二)对新闻人才的业务技能要求
除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出色的传播技能等基本的新闻业务能力以外,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从业人员还提出了一系列延伸性的能力要求,如大数据时代必备的数据梳理及分析能力,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的运用能力,包括图片处理技术、网页制作与编辑、视频采编技术、甚至是不同层级的编程技术等,如“Photoshop”、“Dreamweaver”、“Premier”、“Adobe”、“Flash”等软件已成为当前新闻采编制作最基本的使用工具。在此基础上,传媒业界衍生出诸如数据工程师、可视化编辑、网络互动编辑、产品经理等岗位,这些岗位不但要求应聘者具有新闻专业素养,也要具有“市场”“互动”“客户”“管理”等方面的技能素养,具体包括线上社区的内容管理、用户管理、互动交流和线下的产品推广、活动组织等。现代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需求从“专才”逐渐转向“全才”,不同类别的新媒体公司也对新闻传媒从业者做出了相关领域知识的要求,如财经、政治、历史、地理、动漫、房地产、时尚等专业频道,对相关领域的专业水平要求甚至高于对新闻业务技能的要求。
(三)对新闻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
性格要素对工作效果的影响不言而喻,具体到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与工作回报并非成正比的传媒领域,能始终保持对行业的热爱,并保持充满激情的积极工作状态,是新闻从业最重要的职业素养,而与此对应的抗压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随时准备承担突发专题重任,也成为新闻人员的必备职业素质。
灵活的、个性化的媒体形态,要求对应岗位的从业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依靠发散性思维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产品运营,只有极具创意的稿件、专题、策划案、运营方式,才有可能打造出全新的用户体验。此外,团队协作的精神、团队协调的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等也是媒体看重的重要素质。
三、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及主要环节
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了权威的表述:“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6]具体到新闻教育领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制度安排,是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范型”[7]涉及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模式、教学运行制度、课程体系构建、培养途径和质量评价机制7个要素。
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解决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学教育出现的问题的一套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目标制定、培养过程和效果评估三个环节。其中目标制定是对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方向把控,在整个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决定因素,它与新闻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并受意识形态、社会需求、学院风格和学生素质等条件的制约。在“学徒制”的影响下,英国“重术轻学”的新闻学教育理念源远流长。与之相反,日本的高等教育受德国古典大学的影响,崇奉“重学轻术”的新闻教育理念,作为日本国内少数开设新闻系的上智大学,把培养具有理论与良知,并会熟练使用大众媒介的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美国新闻教育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实行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媒介技术的融合,强调专业报道领域中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如密苏里新闻学院尝试培养“融合型”编辑,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着力培养“专家型”记者。而我国高校新闻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则是面向未来、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专业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具备从事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新闻人才的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运行制度、培养途径是新闻人才培养过程的体现,在整个新闻人才培养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因素,包含“谁来培养、培养什么和怎样培养”三个组成部分。
对“谁来培养”的不同选择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欧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受英国影响颇大,大学院系较少设置新闻专业,主要由国家和传媒界主导的在职教育来培养新闻人才,德国的汉堡记者学校和法国的里尔高等新闻学院就是典型代表;日本国内学院同样较少设置新闻专业,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招聘其他专业毕业生进行内部培训完成。中国新闻教育受美国影响较深,采用的是以学院培养为主的新闻专业教育,重视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和新闻实践教学。
“培养什么”围绕的中心是新闻教育组织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宗旨设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怎样培养”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融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具体化表现,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路径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效果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新闻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的评估与判断,作为整个新闻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是验证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价值尺度和指标体系,是新闻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最终实现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检验新闻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形式和对师生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效果评估主要指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目前国内高校的校内评价通常有考核和考查两种方式,包括以闭卷考试为主、开卷考试为辅的基础理论版块,以案例分析、论文答辩和毕业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应用版块,以实验设计、实际创作和实习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技能版块,以及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版块,四大版块缺一不可,实时检验新闻人才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效果评估中的校外评价是质量评价机制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等校外评价信息可以更客观全面的检验新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与否,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以及相关数据搜集难度较大,本文对此环节不作重点描述。
四、转型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化组合是划分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类型的依据之一,从培养主体的层面来看,有由高校主导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订单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但新闻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媒体等用人单位不仅仅要求学生有广博的学科融合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学历背景,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平面、影像、网络等各种媒体形式融合在数字技术平台上形成的多元化交互式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的融合媒体时代,是当今世界媒体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业界需要既有广博人文知识基础和良好素质,又能突破媒体界限,同时掌握不同媒体工作技能的融合性新闻人才。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本文根据新闻传播学的自身特性和新闻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不同的侧重点对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类型进行划分。
(一)通识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如前所述,现代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需求从仅通新闻业务的“专才”逐渐转向拥有宽厚知识结构和新闻专业能力兼具的“全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杨秀国教授认为复合型新闻人才是“具备广博的人文自然知识、扎实深厚的新闻专业知识、灵活丰富的实践应用技能和某一方面专门知识的人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专多能’型人才。”[8],对通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不仅符合个人健全发展的要义,也符合社会对新闻人才需求的现状。 通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兼具学科特色和应用特色,在“拓宽基础、面向现代、强调实践、注重应用”的课程构建方针的指导下,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理论基础,具备专业媒介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个性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强、适应面广的新闻人才,并结合行业实际需要,重点提升新闻学学生对新媒体的深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设计偏重于通识教育,强调开发学生的心智和潜能,建造合理的知识体系,使之形成扎实宽厚的知识结构。美国主流新闻院校的课程通常由四分之一新闻学专业课程和四分之三的人文社科等学科的课程组成,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也极为重视学生对通识课程的研修,倾向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通识化复合型新闻人才。
(二)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学者胡毓智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背景,在不同的学科或者专业,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形式较系统地掌握两个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9]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大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部分高校的新闻院系立足本校的优势专业,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新闻人才,外语类大学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财经类学校培养财经类新闻人才,体育类学校培养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等。另一种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专业”双修模式,即通常意义上的双学位制,其中一个专业方向必须为新闻传播学。如香港大学的新闻系建立了“新闻与财经”和“新闻与政治”本科期间双主修机制,此外,新闻与金融、新闻与商务、新闻与英语等交叉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也较多的被高校所采用。
复旦大学施行“2+2”模式,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八个专业方向知识背景的新闻人才。外语类院校利用外语优势开设国际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依托财经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财经新闻专业,政法类院校利用法学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法制新闻专业,体育类院校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等等,这类高校依托其强势学科兴办新闻专业,不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家型记者”,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可供研究和学习的范本。
(三)技能优长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于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强调对新闻专业以外某一专业的掌握,技能优长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在宽口径、厚基础和必备的新闻专业素养之外,更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新闻业务技能,以服务于新闻业对高级新闻人才的特殊需求。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班。
在新闻竞争的洪流中,优质新闻人才始终是传媒业致胜的关键。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卷入传媒业并将逐渐取代一些基础的信息搜集和发布岗位,业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层次和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一般化的新闻职业技能已不适应职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培养紧缺的高端人才是大势所趋。据调查,近年来新闻评论人才、舆情分析人才、大数据分析人才、新媒体采编制作人才、媒体产品社交推广、运营人才紧缺,对新闻人才进行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技能培养应该受到重视。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不同研究视角和层次的差异,有关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其构成等基本范畴依然存在诸多争议;而有关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却在转型背景下不断深入。随着社会转型和传媒转型的加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一个持续性热点,研究层次也从历史梳理、实践总结转向理论探索、系统思考。
[1]赵渭荣.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化变迁[J].社会科学,1999(9):25.
[2] 袁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0.
[3] 习近平.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新华网[0L],http :/Aiews.xinhiianet.coin/politics/2014-08-18/c_l112126269.html.
[4] 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8-247.
[5] 徐宝璜.《新闻学》,自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 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056/199804/t19980410_162625.html.
[7] 樊水科.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新闻大学,2011(12):82.
[8] 杨秀国,张筱筠.新闻教育改革当务之急是“拆墙”[J].新闻战线,2007(11):12.
[9] 胡毓智.谈跨学科跨专业平台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30):23.
G214
A
2017-5-12
曹梦辰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