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风口,电视又成看客?

2017-02-14任陇婵

视听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短消息风口短板

短视频风口,电视又成看客?

2016年,几经波折忽冷忽热的短视频行业,终于还是火了。今日头条、微博、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短视频,拼补贴又拼流量,成千上万的创作者跃跃欲试,人和钱一下子都涌向了短视频,新的风口便形成了,然而,电视业这回似乎又成了“看客”。

视频技术最早是从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条件下的电视系统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电影是最早的视频内容产品,电视节目、电视剧则是电视系统的视频技术普及条件下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系列视频内容产品。当下炙手可热的短视频则是计算机系统的互联网、4G技术语境下的概念,目前业界学界都还没有在学理层面形成严谨的定义,电视新闻中的短消息规定时长不能超过1.5分钟,各类电视广告片更是以秒计,姑且都可算作最初的短视频。2012年末国外推出的Vine 开启了短视频社交的先河,该APP将短视频拍摄的时间仅限于6秒,Instagram也只提供15秒视频,后来国内的美拍、秒拍将拍摄时间延长到60秒,这意味着这种微视频内容产品已渐趋成型,也使其盈利模式发生了改变与媒体价值凸显,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新品发布、电影预告、个人才艺秀、广告、活动、引发话题等各类营销活动中。

短视频能成为互联网新媒体市场上新的风口并非偶然,除了智能手机普及、移动网络升级、上网资费下降等技术原因,更与其自身的短小精悍、快捷、适合移动端播出和去中心化分发等特质密切相关,再加上其超强的吸流量能力,如:微博短视频流量爆发式增长,2016年二季度的日均视频播放量是第一季度的3.3倍;今日头条的短视频播放量上半年增长260%,超过了图文内容;短视频对新闻信息媒体广告的贡献率在所有渠道中增长最快。总之,流量在哪儿,内容生产者和广告商就会朝哪儿蠢动,短视频流量井喷必然会引发内容生产者和投资方的聚集。

业内外曾几乎一致认为,电视业在视频内容生产方面具有别人无法匹敌的优势,各级电视台内分散着庞大的节目制作力量,还有多年累积下的巨量节目库,通过深加工制成适合不同新媒体平台播出的制式样式,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事。前些年,与电视强关联的IPTV、CMMC、车载电视、户外电视等新媒体样式火爆时,它们一直是做电视内容的“搬运工”,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视频内容是制约这些新媒体运营的最大一块短板,如今都等到“花也谢了”(如CMMC已半死不活了),这块短板仍未能补上。随着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工具应用普及,开启了以“微小、快捷和分享”为特征的微传播时代,各个平台上除了每时每刻都在生成的UGC(用户生成内容),也更需要海量的PGC(专业生产内容,即专业化新媒体内容),其中短视频无疑是最重要的新媒体内容。

然而,原本可以成为大视频内容产业的引领者与王者的电视业,却成了短视频等新媒体内容的“看客”,主要原因:一是电视行政部门致力于“守土”,各级电视台终日忙于“内战”,各卫视比拼收视的赛场上就是电视剧、几类热门综艺节目那几条狭窄的“赛道”,无暇他顾。二是电视人几乎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总觉得电视节目在视频内容中是殿堂级的,短视频等微内容都是不入流的,既不肯做也不屑做。近年来电视新闻中的短消息不论数量或质量都是短板,电视新闻人都喜欢做长消息或系列节目,连短消息都不愿做了,哪里还会做什么短视频?三是电视业仍在用电视思维去办新媒体,其新媒体业务发展缓慢,对新技术新产品本能地反应慢,加之短视频产品的样式、模式还不太成熟,这些年来又处于“试验”状态,重装备的电视正规军去做短视频,不是牛刀杀鸡、小题大做么?当然只能由草莽中的“山寨人”来做。可等到市场上的短视频产品成型成熟了,电视人想做也没机会了。

猜你喜欢

短消息风口短板
“地产+露营”新“风口”来临?
补齐短板中的短板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活力美妆可能是下一个风口
基于北斗通信终端的数据转发控制器设计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移动网短消息业务流程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