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媒资管理现状及增值方向探析
2017-02-13杨松吟
杨松吟
摘 要 社会网络化、数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加快,媒体资产管理理念日益发展创新,媒资管理的技术日趋成熟。各大媒体陆续开展了媒资系统建设,旨在对媒体资源提供有效的、全面的整合和管理。文章结合山西音像资料馆在媒资管理工作上的探索,分析媒资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产业化增值的方向,寻求媒资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 媒资管理;媒资现状;资产增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056-02
从近几年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发展来看,媒资产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不仅增速快,而且种类多,价值不断被挖掘,因此媒资管理方式创新非常必要。刘薇在《大数据时代的媒资之变》中认为,媒资大数据企业要从思维方式、管理、人才等方面同时着手,建立大数据战略,实现全面数据化;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变数据为黄金,进行诸如提供预警等方面的产品创新①。
广义的媒体资产是指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积累的有价值的各种数字化信息和内容。本文中所讨论的媒体资产特指广电行业数字化的音视频资料。对媒体资产进行数据存储、切分编目、提供检索和查询、提供转码和发布服务等全面管理的系统统称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目前国内媒体资产的存储和使用均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使用,并没有充分扩大它的使用范围,要使媒体资产价值最大化,必须对媒体资产的进行产业化运营,即对媒体资产进行市场化开发,充分发掘媒体资产的市场价值,在其生命周期内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媒资系统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应站在市场战略性层面,对其核心竞争力和自身优势进行分析规划,使其更好的发展。
1 国内外媒体资产行业的发展现状
媒体内容具有巨大的价值意义,在国外,媒体资源产生的增值占媒体收入的比重相当可观。据统计,②在法国每年约有20亿元的开发收入,英国则高达4亿英镑,日本每年收入有19.6亿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IBM、惠普等一些知名国外IT公司为了满足媒资有效管理和重新利用,开发利用IT技术实现对媒体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在1999年,CNN就已经建立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我国的媒资管理发展要晚于国外,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的建立为标志,我国成立了专业的媒资管理部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各大电视台相继引进媒资管理系统,逐步将媒体资料的存储由有形的媒体资产转为无形的媒体资产,极大的得提高了媒体内容的保存、管理和使用效率。
2 当前媒资管理面临的问题
1)媒资储存具有封闭性,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传统媒体制作出的音视频资料,这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财产,需要进行完整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与再利用。但是,由于各大媒体的现状及地域因素,媒资管理系统仅仅只提供内部使用,并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有的电视台栏目与栏目之间、频道与频道之间甚至不能达到共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对历史资料的抢救工作不到位。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资产越来越应该得到保护和重视。作为广电行业,应将保护文化资源、尊重文化创作、合法使用人文成果作为行业理念。但是在媒资管理方面一直以来都面临一个巨大困惑,就是历史资料的抢救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媒体并没有投入相对应的力量来攻克这一难题。同时对历史资料的保护观念意识还不够深刻,也阻碍了对人文、历史资料的抢救进度。
3)媒资管理的服务性能尚未完全开发。媒资管理按照不同的需求可分为生产服务型、资源管理型。生产服务型与电视台制作节目相联系,为节目的生产、制作、播出提供服务,可以为节目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管理型类似图书馆的功能,对音视频内容进行保存、归档、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对媒资的理解误以为是一个功能更加全面的存储系统,仅仅把素材存储与数据交换当作首要问题,并没有将其作为资产来看待,因此媒资管理理念认识不到位也对其发展产生了阻碍。
3 媒资管理增值、产业化的意义
1)媒资产业化发展潜力大。国内媒体资产的增值方式过于单一,与国际差距很大,不过,这也预示着国内媒资管理的发展空间相当具有潜力。现有媒资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广电的编辑记者,对外单位开展业务的凤毛麟角,立足现有的资源,打造专业化团队,提高数据化服务质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打造品牌化媒资管理内容。媒资依托媒体的传播力,对自身内容进行品牌化管理,可与新媒体融合,打造独立品牌。例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常规板块节目——《难忘的中国之声》,创办于2009年,时至今日这个节目一直持续,节目中不断反复使用的音频资料勾起受众的回忆,记录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成为了岁月经典。这就是媒资系统价值化的体现。
3)资源交互使用,紧跟新媒体发展脚步。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竞争的过程中,网络媒体独占鳌头。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定向关系,从新媒体发展趋势上看,受众更乐意接受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为了满足受众需求,与社交媒体建立连接,势必会吸引受众,增加广电媒体自身魅力,吸引更多新用户。
4 媒体资产增值、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高芳芳认为,媒体资产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发挥其潜能并且创造出比商业价值更有价值的社会价值,从长远来看,媒体资产社会化进程为媒体资产跨区域合作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传播
效率③。
1)企事业单位文化产品开发。媒资不仅仅着眼于广播电视行业内的资源共享和支持,更应该放眼于社会中各行各业。通过将现有媒体资产与企事业单位在音视频合作、素材提供等文化活动方面进行合作。通过跨行业、跨地区的服务,不断对媒资资源进行增值,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开展企事业单位的视频合作项目。基于海量的媒体资源,拥有专业化的制作团队和设备,我们可以与社会上其他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拍摄宣传片、文化片、广告片、纪录片等。例如,在2014年,我们与我省水利部门合作,从选题策划、到素材的收集拍摄、再到配音非线性编辑等环节,全程主导,借助庞大的数字化媒体资源,制作出了山西首部反映生态建设的水文化纪录片《晋祠问泉》。
3)素材的整理及营销。对于专业从事媒体资产管理的团队来说,如何将媒体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探索的道路。通过对素材进行整理,再次编辑,将单个的素材归整出具有新的联系模式的数据,将现有的素材信息进行整合,制作出可以满足市场上新的节目制作、广告制作、会展宣传等多方面的应用要求。例如,对旧的资料进行归整,结合多年来山西省广电村村通工程发展历程,对原有素材进行分析和分类,编辑整理出反映全省村村通工程工作纪实片,为广电发展史献上一部记录翔实的影像资料。
4)大力组织文化活动。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馆藏的内容,参与到社会单位的文化活动中,带动文化活动交流,提升媒体的公众形象。在这方面,山西音像资料馆积极与社会机构联合,将珍藏的音像资料与各界共享。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些动画片,赋涵浓烈的革命气息,经过对原素材的再次编辑制作成光碟后提供给部分单位团体放映。这些都是我们在文化活动方面的尝试和探索,通过这些尝试让这些魅力无穷的音像资料为更多的人知道。
5)依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定制化服务。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制作专门定制的产品。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社会团体提供基于各种场合、事件以及内参片的制作服务。如山西音像资料馆在这方面不断探索改进,已经为省政府、各厅局拍摄并制作了多部学习教育专题片,不仅兼顾了资讯信息的汇总,而且为学习课堂量身打造了音视频教材。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媒体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是市场所趋、时代之需。媒资管理系统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技术上的简单改变,而是要求转变发展思路,不断创新理念,用新的管理体制代替旧的管理体制,从而实现根本上的改变。
注释
①刘薇.大数据时代的媒资之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78-80.
②陈坚白.媒资内容产业化开发与增值方向浅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2).
③高芳芳.媒体资产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化环境中的媒体资产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信息资料工作委员会.广播电视信息资料论文集(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232-235.
参考文献
[1]秦涛.构建面向多屏融合的媒资管理系统[J].电视技术,2013(2):83-87.
[2]郑少俊.浅谈媒体资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15.
[3]黄河.我国电视媒体资产管理现状考察闭[J].电视研究,2009(6):11-13.
[4]王恒,郑科鹏.现代媒体资产管理的发展和规划探讨[J].电视技术,201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