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与写作

2017-02-13庞炜婷李秋�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交圈写作能力微信

庞炜婷++李秋�オ�

摘要:现如今互联网和各类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多方面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微信“朋友圈”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虚拟移动社交圈之一,无论是在素材积累还是语言积累上都对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写作能力

微信,作为当下最火的网络社交软件之一,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个多功能免费应用程序。其不仅支持通过网络向他人发送文字、图片、语音信息和视频,还具有“朋友圈”、“公众平台”、“摇一摇”等服务功能。而其中的“朋友圈”作为微信重要功能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日常分享平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从局限于熟人且私密性强发展成一个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且开放性强的社交圈。在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下,微信“朋友圈”在以它独特的方式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朱熹亦言:“圣贤之道,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

首先是材料的积累。材料是写作之源,其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万千世界,无奇不有,写作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在写作时,我们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说到底,还是平时观察太少,材料积累太少。那么,我们又是如何通过微信“朋友圈”来积累材料呢?果戈理曾说:“作家身边应常备纸和笔,必须把他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画家创造了画,而作家则从中创造出了作品中的场景;一切都应取之于生活,而不是用无用的幻想臆造出来的。现如今我们随身携带纸笔出门的人有却不多,但微信“朋友圈”相比于普通的纸笔,作为一个用户群极大的手机社交软件,在这个广泛普及智能手机的时代,成为了人们日常出门的必备品。只要有网络流量或者WIFI,就可以无尽且随时随地记载分享,并且所有的信息都存在一个账户中,即使换了手机也不影响我们去翻阅查询。例如,你在2015年7月12日分享了一篇文章,过了一年换了新的手机,想重新找出那篇文章,只需要登录账号,进入自己的主页面往下刷寻找到具体日期就能找到文章。

同时,发展越来越广泛开放的“朋友圈”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积极将身边的小事大事记载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动分享的一方,我们既记载自身的观察感想,也能看到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人的信息,以文章、音乐、新闻热事、八卦杂谈等多样形式呈现,其中有原创,也有来自于不同的网络平台的转发,例如知乎、微博、网易、百度等。在浏览“朋友圈”的过程中,我们既了解了不同人所经历的事,也看到了各地发生的大事小事。同时在他人转载中不乏有优秀的文章,例如来自于知乎的“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从一个个小故事出发探讨人生哲理问题,不但不枯燥反而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当然也有很多热门且流传性极广的话题。例如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圈”大火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流电影《湄公河行动》,最初我们可能只是好奇以及众多的“安利”才去看它,但是在看完后我们除了满腔的爱国情怀,也更清楚了解到了2011年的“湄公河事件”。这些何尝不是材料的积累呢?长此以往,我们自然能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时文思泉涌。

其次是语言的积累。亚里士多德有言:“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而能准确运用语言的前提就要求我们有自己的一本“语言词典”,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积累语言也是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骤。“朋友圈”中不同的人都有其独特的个人语言风格,有人喜欢开门见山,想到什么说什么;而有些人则惯于旁征博引,拐着弯地表达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点点滴滴也许都能在我们写作时成为我们文章的一部分,长久下来也帮助我们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朋友圈”中“赞”与“评论”的功能也在互动中促使了我们去运用语言,在实践中更加能加深对于语言的印象。但是在积累过程中,我们不该什么都往回搬,例如:“TMD(他妈的)”这类不文明的口头用语以及“甄嬛体(这真真是极好的)”这类不规范用语,这些网络语言可以帮助我们紧追潮流但仅仅只适用于开玩笑而非以正式形式呈现在书面上。

总之,从社会以及个人对写作能力的需求出发,我们要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使其在写作能力培养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挥。在此基础上,激发个人兴趣,积极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写作材料与语言的积累更上一层楼,最终帮助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猜你喜欢

社交圈写作能力微信
新语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基于社交圈的信息分享策略研究*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