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危害及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的现状

2017-02-13梁燕芳

考试周刊 2016年105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教育

梁燕芳

摘 要: 小学生是乙肝易发群体,但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在我国还很滞后,并没有在全国真正实施。因此本文提出应加强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避免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缺失或不规范。

关键词: 小学阶段 乙肝防治 教育

乙型肝炎是由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HBV)引起的。人类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病毒家族,其感染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易感宿主局限于人及黑猩猩等高级灵长类动物,且只对肝脏“情有独钟”,引起以肝组织为主的损害。

1.乙肝危害及小学阶段乙肝的发病特点

乙肝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1.1乙肝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3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国占1亿人,且每年新增患者3000万以上。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调查,中国有6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1.2亿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2000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人,每年有28万人死于乙肝方面的肝病[1]。更为严重的是,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其婴儿;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为慢性带毒者[2]。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药物消除乙肝病毒。我国是乙肝高发区,近几年来,乙肝发病率位居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之首,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了人们结婚、升学、入伍、出国、就业等日常生活,还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1.2小学阶段乙肝的发病特点

近年来学校乙肝的发病率同全国形势一样有上升趋势[3]。与其他患此类病症的人群比较而言,小学学校乙肝发病特点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好处在乙肝好发年龄组内。目前,我国各级在校学生年龄一般在7~25岁之间,乙肝易感人群的年龄段为5~14岁这个年龄段。在校学生是一个人口流动性很大的群体,每年有大批来自农村或偏远城镇的新生入校;由于环境改变,他们进入学校后,对各种疾病的免疫水平可能降低。第二,小学生健康保健意识淡薄,有较多不良卫生习惯。如共用牙杯、牙刷、食具、剃须刀等常带有微量血液或体液的用具[4]。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促使多数学生埋头苦读而忽视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大多数小学生身体素质欠佳,容易被病毒侵害。第三,小学生多处在生长发育期,体内代谢和内分泌发生很大变化,免疫功能很不稳定,患乙肝的概率相应增加。

2.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的意义

鉴于我国乙肝现状的严峻形势,而小学阶段又刚好处在乙肝好发年龄组内,是乙肝防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乙肝防治教育意义重大。

2.1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教育与儿童学习及健康成长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学校健康服务专家委员会专家早在1950年就提出,“儿童要想学习好就必须有健康的身体”的结论[5]。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其认知水平有限,因此自我保护意识较薄,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通过乙肝防治教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还可以使其正确认识乙肝、科学防治乙肝,从而减少被乙肝感染的机会[6]。这样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进步,知道怎样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处。

2.2利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在小学开展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生活、行为方式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还能让家庭、社区和国家受益。

病毒性肝炎涉及亿万民众与家庭,对维持社会稳定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是关系我国民族素质的大事,对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7]。小学阶段的乙肝防治教育更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解决我国乙肝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卫生部有关“到2010年,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要降至7%以下,到2050年,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要降到1%以下”的目标[8]。

3.我国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生“肝炎健康教育”项目只在少数省市展开,主要是北京、甘肃、宁夏[9]。这些项目进行期间,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专家对学校老师进行一定的乙肝知识培训,然后老师通过健康教育课传授给当地小学生。此外,各校通过春季赛跑、绘画比赛、文艺表演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宣传乙肝防治知识。宁夏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芮建国说:“这一项目的开展能帮助当地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肝炎防治意识,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肝炎防治水平。”但是,我国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小学阶段相应的乙肝防治教育还没有得到全面实施,尤其偏远农村地区;第二,实施方式极不规范,缺乏指导性与针对性。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乙肝的危害性和小学阶段发病特点,提出在小学阶段进行乙肝防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参考文献:

[1]绪波.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http://jk.scol.com.cn/09/0515/09/O67H754D5R0YK3S3.htm.人民网,2009年5月25日.

[2]邱霞,周霄雯.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及预防[J].交流园地,2006,3(11):105.

[3]李士清,刘艳秋,张其忠.济宁市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2.

[4]林聪顺,吴健明,黄庆坤.学校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11:36.

[5]王建平.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6]“肝胆相照”论坛.战胜乙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56.

[7]宋岩.2010年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新华网[EB/OL].http://www.gov.cn/jrzg/2006-02/13/content_ 187853.htm.2009年1月4日.

[8]周婷玉.我国启动“小学生肝炎健康教育”项目[EB/OL].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809/30/t20080930_ 16965408.shtml.新华网?.2009年2月11日.

[9]admin.什么是乙型肝炎(二对半、大三阳、小三阳)?http://www.hbver.com/Article/ygfz/ygzs/200511/4413.html.央视国际.2009年4月5日.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