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2017-02-13管晓霞
[摘要]由托德·海因斯执导的电影《卡罗尔》改编自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匿名发表的女同小说《盐的代价》。在基本忠实于原著风格特征的前提下,编剧对小说的情节、人物进行细微调整,扩大了主题内涵,并借助视听手段完成对小说的改编,使它从保守时代下的禁忌之爱转变为一段内涵丰富的爱情故事。本文试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等方面对原著和电影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二者的异同之处,以加深对影片主题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理解。
[关键词]《卡罗尔》;《盐的代价》;同性;改编
2015年上映的电影《卡罗尔》改编自美国著名犯罪小说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匿名发表的中篇女同小说《盐的代价》,影片主要讲述少女特芮斯和优雅贵妇卡罗尔之间的情感纠葛,再现20世纪50年代压抑的美国社会,赞扬女性为追逐真爱而突破禁忌的勇敢。同原著一样,电影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夺得2015年影评人协会四大奖项,并荣获包括“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本改编”在内的六项奥斯卡奖项提名,一跃成为同性电影的经典之作。
电影是一门直观艺术,借助镜头和音乐展现人物形象。而小说则是语言艺术,通过语言符号唤起读者脑海中的意识,从而获得形象的感知。小说因其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改编成电影提供可能性。从理论上讲,“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分为移植型、再解释型和再构思型”[1]。毫无疑问,电影《卡罗尔》对原著的改编是再解释型,编剧“在把握原著风格特征和内在气质的基础上,对可视性因素进行提取和锤炼,并运用强有力的视听手段将其呈现出来”[2]。同时,他又对原著中部分人物和情节进行适当改编,使其成为一个情节紧凑、具有时代气息的爱情故事。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以加深对影片主题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理解。
一、人物形象的改编
舞台设计师特芮斯是小说主人公,小说以其情感经历为主要线索。她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售货员,虽有男友但并不喜欢。在与卡罗尔的感情中,特芮斯比较主动,她对卡罗尔一见倾心,主动寄祝福贺卡,为给卡罗尔买圣诞礼物,低价当掉男友送的贵重项链。特芮斯迅速远离男友,走近卡罗尔的世界。但凡卡罗尔的邀请,她从不拒绝,无论多忙都要赴约。特芮斯不止一次地赞美卡罗尔,主动向卡罗尔告白。由此可见,小说中的特芮斯是主动方,从一开始寄卡片,到后来西部旅行,再到结尾主动选择卡罗尔。特芮斯如同一个寻找爱情的女孩,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自己的爱人后,便放弃一切和她在一起。
电影中的特芮斯则是弱势一方,成为女配角。她不再是小说中寻找爱的女孩,而是被动地接受卡罗尔给她安排的一切。初次见面时,特芮斯站在装满洋娃娃的橱窗前,故作镇定地看卡罗尔;第一次约会时,特芮斯局促不安,不敢直视卡罗尔的眼睛;而当卡罗尔将她抛弃时,她失魂落魄,对着电话听筒诉说思念。但在整部电影中,特芮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角色,从开始的被动到恰当地接受再到最后的独立选择,人物形象逐渐丰满。
小说中的卡罗尔是一个美丽优雅的贵妇,她自信且内敛,温柔但坚定,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无尽魅力,让特芮斯无法自拔。与特芮斯相遇时,卡罗尔正处在离婚的痛苦中。她感受到特芮斯腼腆的爱意,并温柔地回应她。卡罗尔善解人意,在特芮斯落魄时,给她提供物质帮助,并在特芮斯与男友吵架后,不厌其烦地安慰她。卡罗尔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她追求自我,不愿委屈自己迎合丈夫。同性恋情曝光后,卡罗尔失去女儿的抚养权。但她没有同丈夫争吵,而是默默地接受,搬出家门,与特芮斯生活在一起。
电影中的卡罗尔在外貌上与小说中描写的完全一致,微卷的金发,灰色的眼睛,性感的声音,眼角的皱纹。但是性格却发生了细微变化,她在二人的感情中变得积极主动。卡罗尔在玩具店里与特芮斯谈话时,深情地望着特芮斯,充满挑逗。而后她故意将手套留在柜台上,为再次相见创造机会。得知特芮斯喜欢摄影后,她买来照相机和胶卷送给特芮斯。卡罗尔不止一次地夸赞特芮斯的纯洁美丽,并先后四次揽住她的肩膀,甚至后来主动告白,与她同眠。而在母亲角色上,影片中的卡罗尔显然更称职,她不是因为二人恋情的曝光而失去女儿的抚养权,而是主动放弃,因为她不想让女儿受到更多伤害。由此可见,电影中的卡罗尔更主动,也更具有母性光芒。
除了对主要人物进行重新塑造外,电影对次要人物也进行相应的改编。小说中的艾比是卡罗尔的挚友,也是卡罗尔婚姻失败的导火索,卡罗尔的丈夫哈吉因难以忍受二人的感情而提出离婚。艾比嫉妒特芮斯,与特芮斯单独吃饭时气氛十分紧张。电影中的艾比则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十岁时便与卡罗尔相识。艾比希望卡罗尔过得幸福,并给年轻的特芮斯忠告。她不再是卡罗尔婚姻破坏的根源,而是夫妻双方共同的朋友。小说中特芮斯的男友理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电影中他则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电影还简化了特芮斯的交际圈,删掉她的同事罗比谢克太太等人,同时也相应的减少了卡罗尔丈夫和女儿的戏份,借此来凸显爱情主题。
二、故事情节的改编
(一)删改爱情细节
小说以特芮斯的情感经历为主线,侧重对人物情感的描摹,但忽略对爱情过程的把握。在改编过程中,编剧删改一些细节,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流畅自然。初次相遇,特芮斯不再主动联系卡罗尔,而是卡罗尔故意丢下手套。两人的圣诞节礼物也发生变化,特芮斯送给卡罗尔的不再是昂贵的手提包,而是更具文艺气质的唱片。而卡罗尔送给特芮斯的礼物也从行李箱变成实用的照相机和胶卷。同时,特芮斯从舞台设计师变成摄影师,她借助照相机捕捉卡罗尔瞬间的美丽。这些细节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说感情线索的缺失,使整个爱情故事更真实自然。
(二)大胆床戏代替温柔告白
迫于社会压力,派翠西亚·海史密斯一直都用隐晦的语言描写二人的亲密接触。小说中的特芮斯不爱男友,曾与他有过两次失败的性爱体验。而电影中特芮斯并没有和男友发生关系,她的第一次献给了卡罗尔,更凸显出特芮斯的纯洁。小说中,二人在滑铁卢的旅馆里深情告白。忙碌一天的特芮斯十分疲惫,但她还坚持望着卡罗尔。卡罗尔走近,搂住她的肩膀,吻她的双唇,仿佛她们在之前已经吻过千万次。然后,卡罗尔深情地说:“你不知道我爱你吗?”[3]但电影中的尺度显然很大,二人感情表达得十分直接,相互告白后,卡罗尔便解去睡袍带子,低头吻特芮斯,吻之前的暧昧情欲呼之欲出。这段床戏十分大胆,也非常唯美。观众可以感受到二人的激情,但也明白这并不是情欲的发泄,而是爱的自然绽放。
(三)细致摄影弥补心理描写的缺失
作为女性作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用细腻的文笔展现主人公微妙的情感变化。如特芮斯在百货大楼里的压抑空虚,初见卡罗尔时的激动喜悦,二人举手投足间的温柔对望,沉默无言地了然于心。小说作者借助文字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电影只能靠图像塑造人物形象,很难将人物的心理世界展现出来。但影片中的细致拍摄弥补了心理描写的缺失。摄影师艾德·拉赫曼使用16毫米胶片进行拍摄,使画面具有老照片的复古美,也更容易表达人物复杂的心情。电影中很少出现宏大场面,更多的是局部特写,这更容易唤起观众的共鸣。如开头特芮斯离开卡罗尔,坐在朋友的车上,她透过车窗看到一对夫妻走过,感慨万分。诸如此类的镜头还有很多,它们同文字一样,为观众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开头和叙述顺序的变化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依据时间发展顺序记叙二人的爱情经历,这种简洁明了的叙事策略更有助于读者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电影则采用倒叙,开头并不是对特芮斯基本生活状态的介绍,而是久别重逢的特芮斯与卡罗尔的最后抉择,特芮斯拒绝卡罗尔与朋友离开,她在汽车中沉默不语,回忆初见卡罗尔的情景。而结尾照应开头,特芮斯离开宴会,坚定地走向卡罗尔。影片开头制造悬念,在结尾走向高潮。与原著相比,这样的开头更具戏剧性,也更容易吸引读者。
三、内涵主题的改编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十分保守,同性恋被视为精神病。而派翠西亚·海史密斯也处于人生低谷,迫于生计不得不去做售货员。她对身穿貂皮大衣的女顾客一见钟情,以此为原型创作了《盐的代价》,并将对社会的批判蕴含其中。
一方面,小说展现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才华横溢的特芮斯找不到舞台设计的工作,不得不到百货大楼售卖洋娃娃,她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觉得自己仿佛生活在监狱中。绕行的玩具火车正是她的象征,看似不断前行,却永远行驶在早已安排的轨迹上,周而复始,直至死亡。特芮斯的男朋友理查也是如此,他喜爱绘画,但因缺乏天赋而被周围人轻视,最后不得不按照父亲的意愿做生意。另一方面,作者肯定女同性恋者敢于突破禁忌、追逐爱情的精神。当时的社会家庭伦理观念极为严重,同性恋被整个社会所鄙视。卡罗尔因与艾比过于亲密,便被丈夫抛弃。而当丈夫将偷拍的录音公开时,卡罗尔失去了女儿的抚养权。小说的题目是“盐的代价”,盐代指女性的情欲,没有爱情的人生正如没有盐的肉,卡罗尔因追逐爱情失去女儿,这是她所付出的代价。但作者肯定她突破社会禁忌、追求真爱的勇敢,让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些主题都在电影中得到深刻的体现,但电影并没有拘泥于同性恋情,而是结合时代背景,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使电影主题更加丰富。
首先,影片反映了现代人的孤独。卡罗尔和哈吉沟通困难,婚姻并不幸福。哈吉从不顾及妻子的真实想法,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丈夫的傲慢让卡罗尔十分不满,她只能独自一人在家中抽烟发呆。失去女儿的抚养权后,她独自站在玻璃窗后,此时窗外行人的身影也映在玻璃窗上,卡罗尔的影子与熙熙攘攘的行人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但这只是一种错觉,卡罗尔依旧孤身一人。特芮斯工作的地方热闹无比,但她很少和其他同事聊天说笑。这种孤独很能够反映当代人的生存悖论,科技的发达带来通讯设备的革新,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人的内心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孤独。
其次,对女性成长的反思。特芮斯从一个纯洁少女成长为一位独立女性。影片一开始,特芮斯戴着圣诞帽和一大堆洋娃娃站在一起,眼里充满好奇。她面对卡罗尔的爱情攻势不知所措,只能被动接受。与卡罗尔在一起时,特芮斯刻意模仿她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但后来,当卡罗尔为争夺女儿抚养权而放弃特芮斯时,她开始坚强,用繁忙的工作消除失恋的苦闷,在孤独中思考生活的意义。特芮斯的衣着打扮也开始成熟,眼神中流露出自信和坚强。当卡罗尔询问她是否愿意和自己同住时,她勇敢地拒绝。而在参加宴会时,她明白自己内心的感受,义无反顾地回头去找卡罗尔。编剧借特芮斯的感情经历向观众传达对女性成长的独特体会。女性的成长不只是外在的成熟,而是懂得为将来思考,敢于正视内心真实的情感。
四、结语
由于影像艺术和文字艺术在叙述手法上的不同,创作者在社会背景、艺术理念上存在差异,电影不是原著的完全复制品,而是基于原著的二次创作。小说《盐的代价》借助文字再现保守时代下的禁忌之爱,而电影《卡罗尔》则依靠光影和声音让个人欲望冲出时代舞台,反思当代人的孤独和女性的成长。毋庸置疑,电影《卡罗尔》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影片从内涵主题、情节安排到人物设置、摄影音乐都达到了极致,从而完成了对原著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学与英美文学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9).
[2] 王效峰.改编:从小说到电影的美学转换[D].西安:西北大学,2005.
[3] [美]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盐的代价[M].李延辉,译.台北:木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205.
[作者简介] 管晓霞(1980—),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