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课:小学科学课的有效探析
2017-02-13沈芳
沈芳
小学科学课程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为基础,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量,而科学探究是一个变量,所以下课铃声不能是科学探究的终结。如果下课铃响了,而学生的头脑中却仍有许多的问号、省略号或是惊叹号……也许,这比画上一个句号更重要,也更有价值。科学课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知识的问题,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只是一个起点,每一个发现只是一个个站台,科学探究没有终点。
现象描述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是继“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这一课主要从液体的角度来研究。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马铃薯在一大一小两个烧杯中,一个沉、一个浮,为什么呢?经过猜想、设计实验(放在金属勺中用火烧一烧)、验证(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水烧过以后,金属片上有一些白色的粉末),这些白色的晶体是什么呢?是食盐吗?从科学的角度无法确定,即使到最后制作一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以后,这杯是不是盐水还是无法确定。下课以后,许多学生都问我:“老师,这杯到底是什么水?”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留给学生思考。
问题诊断
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课首先应体现科学性,教知识,教方法,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具有准确性、精确性、严密性的特征。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应要求他们具有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决不能是“大概”“应该是”等模糊概念。这些白色的晶体是什么呢?从科学的角度无法确定。到最后学生制作了一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原来这杯是不是盐水呢?还是无法确定,这正是科学性的体现。
很多时候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讲解的内容也会受限,就像《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学生制作了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之后,已经接近下课了,没有更多的时间小结。如果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用食盐,用白糖或味精能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课的结尾如果能加上这样的环节,学生就会明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液体轻重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食盐“独特的本领”,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局限于“这杯水是不是盐水”了。
学生对这杯水的好奇引起了笔者思考,科学探究究竟应将学生引向何方,科学探究的目标定位又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分为八个方面,其中“思考与结论”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为:“①能尝试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②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③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科学探究需要思维活动,需要学生与老师的思考,对自己的探究过程与解释进行反思。这使笔者对科学课的结尾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科学课堂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探究已成为大多数科学教师的共同追求,但分析一些教学事实不难发现,课堂上不少的探究仅仅是处在“动动手”的层次上,在“热闹”的背后学生缺乏一些理性的思考,课堂的小结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教学对策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文章有这样的要求,那么一堂课如何让它有内涵,有深度,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乐趣的同时能更有思考,这就需要在课堂的结尾形成一个有力的“豹尾”。科学课堂需要怎样才能形成这样的“豹尾”呢?科学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并给予时间上的保证,给科学课一个有思考、有深度的结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不同形式的结课:
归纳式的结课 在一节课或单元学习的最后对本节课或本单元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生把整个单元的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图示,这就是建构概念图。
开放式的结课 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目标和学习方式,处于核心地位,追求“开放性”极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观念应渗透到我们的每一次教学中,如何在探究学习中实施开放性教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学习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等一系列活动,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吗?这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在课的结尾,需要我们经常问一问:“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研究什么?”通过这样的结尾,将课堂的研究向课外延伸。
问题式的结课 如五年级《摆的研究》一课,学生在研究了摆长、摆锤与摆动快慢的关系之后,发现了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摆的摆动速度与摆锤重量无关。在课的最后设计了两个摆绳长短一样,但摆锤的长短不同的摆,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摆动快慢不一样。课的结尾抛出一个问题,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新的质疑和继续探究的兴趣,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