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下琵琶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2017-02-13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张 蕊(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使用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等手段,通过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从而获取一定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的新媒体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琵琶艺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被传播是其基本属性和发展的基础。当今传统的传播手段主要是在课堂上、在茶馆里、在剧院里,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或者是停留在学术、报刊等平面媒体的宣传与理论研究中。这样不仅让琵琶艺术的传播空间变得狭小,而且传播速度较慢、时效性差,以至于传播范围较小。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新媒体对琵琶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关系的研究。
■新媒体对琵琶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一、数字化技术让传播覆盖面更广
当下,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量庞大,移动电视普遍应用,为琵琶艺术的新媒体传播打开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团体都较为重视传统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也在探寻更为有效的方法。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琵琶经典曲目放到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琵琶乐曲、看到琵琶演奏、了解琵琶艺术。
二、新媒体传播更便捷、更丰富。
琵琶艺术的原始传播由于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影响,其传播往往需要通过掌握高超技艺的艺人才能实现,而且主要是口口相传、面对面传授。可见,从事琵琶艺术的艺人是琵琶艺术传播的主要来源。另外,琵琶艺术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过程中,鉴于大众传媒机构对信息源及传播媒介的控制,让琵琶艺术的传播呈现出较为单一的状态。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让传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让资源更加共享开放,让访问也更加高效便捷。尤其是便携式智能移动终端的普遍应用,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海量的琵琶艺术宝库。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强,受众也就越来越多。这种新的传播方式,让琵琶艺术可以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新媒体传播形式更多样、更加立体。
传统的琵琶艺术传播内容主要以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像等形式独立存在,或者是依存度不高的组合形式出现。然而,通过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琵琶艺术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更加多样的、依存度更高的形式和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数字化技术手段,让琵琶艺术和各种信息形式相互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内容和形式。如电音琵琶、水晶琵琶在形制和展现方式上的革新和创造。琵琶艺术与信息化、数字化的相互结合将改变琵琶艺术传播内容的组合形式,为琵琶艺术的创新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琵琶艺术的再度创作提供条件。这就使得琵琶艺术的传播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
四、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让沟通更加及时、更加充分。
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过程不需要像常规的那样经历制作、播出或者印刷、出版和发行等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琵琶艺术传播的速度。同时,琵琶艺术的数字化传播效率更高。传播者可以在琵琶艺术信息产生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传播,而受众也可以几乎同时获取有关琵琶艺术的最新动态信息,还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个人评价。
■新媒体对琵琶艺术传播与发展的特点
一、能够让传播受众具备 “第一视角”。
图像学理论学家研究表明,观赏者在观看图像之前,其脑海中已经以记忆、想象等方式储存了许多的图像,在观看一个物理图像时形成的心理图像,实际上是与自己脑海中的图像库进行相互比较的结果,是一个筛选、匹配、忽略、转移、投射的过程。但是,在整个艺术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观赏者思维体现出的主动性、交互性并不明显。由此可见,在传统媒体时代的艺术传播过程中,审美者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自主选择,也不能及时反馈个人感受,更不用说参与其中。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样的情况。琵琶艺术的传播对象不仅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琵琶艺术信息,还可以与琵琶作品、演奏者、创作者之间产生互动。
这是一个信息量巨大、信息渠道多样的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一言堂”的局面必将结束,人们对“统一标准”的对与错,都会在庞杂的信息中找寻自己的方向,对事物做出个人的判断。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让受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与手法感兴趣的艺术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其他人传播这些信息,从而兼具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自媒体让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变成了“点到点”的一种传播,改变了“精英群体”对一般大众的单向把控,打开了艺术传播的局面。比如,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琵琶演奏视频,也可以通过微信文章了解别人的琵琶演奏技巧和心得,而且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更多的对比素材。同时,也可以对他人发布的琵琶演奏视频发表意见。
这种琵琶艺术传播受众的“第一视觉”可以促使琵琶艺术传播与创作的交融。通过网络交互技术,受众可以与创作者、琵琶乐曲作品产生互动,可以实现艺术创作和艺术体验的双向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琵琶演奏家、创作家。
可见,在新媒体视野下,琵琶艺术的传播可能形成了一种“多对多”的循环可逆的传播模式,彻底打破传统媒介“一对多”的单向不可逆传播模式。新媒体对琵琶艺术的传播是一种全新的“当下”创造,是一种直观性的、介入性的审美方式,从而形成了一种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动态艺术传播过程。
二、能够让传播内容、方式呈现多维化
受众身份的多元化促使琵琶艺术传播由“创作中心论”“作品中心论”逐步走向“受众中心论”。在当今这样一个来去匆匆的现代社会,如何最大化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娱乐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尤其是随着手持移动终端的普及,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很好地解决。拿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直播来说,很多琵琶演奏家都在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分享琵琶教学心得和演奏技巧。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琵琶基础知识、学习琵琶演奏技术、分享琵琶演奏心得等等。
当然,琵琶艺术传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方式。不同的时代有着千差万别的媒介传播手段,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听觉语境,形成了不同的视觉机制和视觉经验。从而,琵琶艺术作品的创作及其传播形式势必也应该符合这种新的视觉机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的感知经验更加丰富。深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播载体影响的现代人,其视觉经验中充满了跳跃感、瞬间感、流动感,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画框式”的静态传播模式,对新的视觉模式下所形成的视觉文化的传播很乏力。可见,琵琶艺术的传播必定从静态的(旁观型)冷传播走向动态的(互动型)热传播。
另外,琵琶艺术的传播还有从平面传播向立体传播发展的趋势。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可能不再满足于对某一个琵琶作品的一瞥式了解,而是希望能够获取更多的咨询,包括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演奏技巧以及作品所蕴含的其他元素,从而对琵琶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自身的琵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有效搜索某一件作品的全部信息,更主要的是非专业人士也很难在海量信息中精准选择有用的信息。据此,针对这种探索的需要,琵琶艺术展览的引导变得非常必要。带有引导性质的展览在图像的基础上增加了文献资料,形成了一个图像展和文献展的立体传播。这种传播可以进一步融入新媒体手段,设置二维码标签,供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扫描,让受众能够获取更多信息,也就实现了网络虚拟展览与实地展览立体式的传播。
三、能够让传播打破时空局限
传统的琵琶艺术传播手段渠道较为单一,宣传投入大(主要是演奏会),而且宣传效果不好、传播范围狭窄(一般都只有琵琶圈内人感兴趣)。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播范围,实现了跨区域、跨时空的传播。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移动互联网的逐步普及,让个体受众摆脱了阅读报刊、收看电视的时空限制,而且富有个性化的智能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查询历史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博客、网络直播、微博、微信、网络日志、视频分享网站及论坛、BBS等网络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宽了琵琶艺术的传播范围,让琵琶艺术作品被不断地分享、下载、复制和模仿,更大程度地实现了琵琶艺术传播的随时随地性。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形成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时暂停、随时继续的琵琶艺术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这是琵琶专业课堂教学、个人音乐会等形式无法实现了的。
由此可见,新媒体让琵琶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更加丰富,从一个立体的传播渠道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让受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始琵琶艺术的学习和鉴赏。
■新媒体对琵琶艺术传播与发展的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以数字新媒体、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为主。高度融合的信息网络是各种新媒体依托的基础。移动终端则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以后可能往可穿戴设备发展。数字技术是各类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琵琶艺术的新媒体传播途径主要还是借助于网络媒体、数字电视、SNS网站、自媒体等媒介。
1.琵琶艺术网站。琵琶艺术网站是报道介绍、展示欣赏琵琶艺术的传播平台。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大众的多元文化需求不断拓展,一些机构开始酝酿构建琵琶艺术网站,综合介绍琵琶艺术(如琵琶文化网站),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这些琵琶艺术网站多由民间团体或非政府性质的专业组织搭建而成。虽然各琵琶艺术网站各有侧重,但基本栏目大同小异,大都包括琵琶艺术信息、琵琶艺术传承、琵琶艺术欣赏(文字、图片、视频等),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琵琶艺术信息资源,也拓宽了琵琶艺术广阔的传播天地。显然,琵琶艺术网站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为受众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艺术空间,使琵琶艺术的媒介传播更加立体,满足了受众对各类琵琶艺术信息的需求。
2.SNS网站。SNS(SocialNetwork Service),即社交网络服务。依据人际交往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传播多向互动,即时反馈。在SNS网站,注册参与用户传授一体化,他们既是信息传播的传播者,也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与旁观者。在这个人脉关系搭建的平台上,各类信息通过人际传播而扩散,最终实现了群体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路径。加之身在其中的用户多是年轻人,参与度和卷入度都比较高,可以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一是举办琵琶艺术主题活动。如公开征选琵琶艺术节的logo设计,商家赞助SNS网站开辟琵琶艺术栏目等。二是在SNS网站的广告、游戏、视频和通信等背景设计和制作中植入琵琶艺术元素。有一些备受用户青睐的游戏,可在游戏背景画面、音乐、道具、冠名等上面加入琵琶艺术元素。这样,用户不会感到枯燥,从而自发关注且乐在其中,达到了在游戏的潜移默化中传播琵琶艺术的效果。
3.手机APP。APP指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应用开发可以积聚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受众,同时还可以获取大众流量和定向流量,被看作移动互联网最有前景的方向。就琵琶艺术传播而言,可将传统琵琶技艺与当今高科技高度融合,使琵琶艺术元素在新时期得到创新和发展。可通过两种路径进行传播:一是自主研发相关琵琶艺术主题新闻客户端和APP应用,让用户通过手机APP便可以了解琵琶艺术的最新咨询、收看琵琶曲目等。这种形式的研发既可以灵活设计交互界面、优化用户体验,同时又能在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和互动,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其中。二是借助成熟的平台在既有资讯类APP里加入琵琶艺术主题的订阅源,直接覆盖已经存在的庞大用户群,如网易、CAJ及百度云阅读等。
4.自媒体传播。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微博、博客、视频直播、个人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自媒体以其传播者的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已然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新兴舆论场和最活跃的主体。在新浪微博上,除了官方微博介绍、报道一些琵琶艺术信息外,还有相当多的琵琶艺术传承者、琵琶艺术研究者、琵琶艺术爱好者以及琵琶艺术品经营者注册的微博ID,个别微博ID的“粉丝”数量、更新频率及影响力相当突出。但是,琵琶艺术自媒体经营还不够理想,今后应深入挖掘、用心经营,才有可能从数以亿计的自媒体用户中脱颖而出。首先,话题选择紧扣热点,即把握琵琶艺术这个中心点,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创建和转发讯息,从而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其次,内容编写力求多样化。除了较为严肃的新闻外,可以“粉丝”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诙谐、“卖萌”等多样化风格。尤其是个人ID,将图片、音频、视频、flash等媒体形式综合运用,不但加大了信息量,而且增强了传播的可视感和现场感。最后,互动交流常态化。加强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沟通,注重点评和转发工作,从而维系固定“粉丝”群体,进一步扩大琵琶艺术的传播覆盖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博、QQ、网络直播、微信等微传播所暴发和呈现出的媒介公信力和影响力,会越来越显著,在聚合力量、表达碎片化思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微电影。微电影通俗地讲就是视频短片,但它有完整的策划和系统的制作体系,拍摄的故事也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微电影专门在各种新媒体上播放,尤其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以其“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及短小、精练和灵活的形式风靡中国互联网。微电影可来自各种相机、DV、手机,是真正源自于生活的艺术,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一般来说,微电影的片长在8~15分钟,制作周期1~7天或几周,投资数额小(仅数千或万元),这种相对灵活且易于制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受众中赢得广泛好评。创作以琵琶艺术为主题的微电影,可以避免传统的传播形式给受众带来的疲劳感。这种“草根”的、民间的微电影,拥有短、平、快的媒介特质,它借助手机平台和网络平台,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在短暂休闲时间内快速浏览的需求,而且能够对各种各样的琵琶艺术形式进行接触、了解和品鉴评述。
6.数字博物馆。琵琶艺术数字博物馆就是琵琶艺术数字数据库,它是运用数字化新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和互动娱乐技术,将实体存在的博物馆三维立体地呈现于网络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内部信息网络架构,将琵琶艺术传播内容与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可供用户自由浏览、欣赏和互动的琵琶艺术信息传播桥梁。显然,实体博物馆收藏品的数字化陈列突破了以实物为核心的传统展览方式、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参观,也使收藏品以多维度展现,不仅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远程检索与查询,传播速度得到了提高,而且信息的利用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7.线上线下互动。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线上线下互动,不仅让新媒体用户感觉自由和便利,而且也符合当下人们使用媒体的习惯,特别是这样的互动方式特别容易形成热点话题,激发公众参与琵琶艺术活动的热情,在话题讨论、艺术欣赏中主动感受中国琵琶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琵琶艺术的传播深度。在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可以举办琵琶艺术知识竞赛、琵琶工艺品展示、琵琶微电影制作活动等,提高广大网友参与琵琶艺术征集、介绍、宣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展示、研究、传播和弘扬中国琵琶艺术。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发展作为依托,琵琶艺术作为我国传统器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琵琶艺术的发展需要以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利用新媒体传播面广、受众数量庞大的特点去发展琵琶艺术,有助于琵琶艺术的创新性传播。新媒体对琵琶艺术具体行为的直观形象的传播,不仅突破了时代和领域的限制,而且极易在受众心中留下更为生动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琵琶艺术共享。因此,在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应更好地将琵琶艺术与多媒体技术对接,从而实现琵琶艺术在新时期的创新传播和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视觉、听觉概念和话语体系,从而形成不同的视听感受机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切合了现代人对事物的视听感受模式。琵琶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将更广泛地依托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紧密的结合,让琵琶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进入到一个更加互动化、沉浸化、全息化与多元化的艺术传播时代。
参考文献:
[1]许珈慧.新媒体艺术的市场化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3.
[2]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传媒大学,2012:10.
[3]王晓宇.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交互主体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2.
[4]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148~154.
[6]程丽.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5.
[7]许珈慧.新媒体艺术的市场化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3.
[8]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传媒大学,2012:10.
[9]王晓宇.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交互主体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2.
[10]刘畅.试论: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1]刘然. 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2]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148~154.